AI时代的首批失业者:60多人采编团队被开 留下一个与AI合作

划重点:
  • 1

    AI技术被引入文案创作,改变了整个工作流程,引发行业变革,导致许多员工被辞退。

  • 2

    尽管AI技术发展迅速,但人类创作者的直觉和创造力仍不可或缺。

  • 3

    行业人士对AI的态度各异,有的拥抱变化,有的担忧未来,反映出技术进步带来的复杂情感。

  • 4

    AI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有复杂性和局限性,自由写作平台仍需要人工应对人工智能检测器。

图片
腾讯科技讯 6月19日消息,国外媒体日前撰文指出,如果有人对人工智能将如何塑造自己的职业未来感到忧虑,文案创作界的变迁或许能为他们揭示一些未来的端倪。
2023年初,作家本杰明·米勒(Benjamin Miller)正处于他职业生涯的高峰。他带领着一个由60多名作者和编辑组成的团队,为一家科技公司撰写博客文章和专栏,该公司专注于打包并转售包括房地产和二手车在内的各类数据。米勒说:“这确实是一份极具吸引力的工作。”它不仅让他充分发挥创造力,还有机会与各领域专家深入合作。然而,有一天,米勒的上司向他介绍了一个新的项目:“他们打算利用人工智能来降低成本。”
一个月后,公司推出了一套自动化系统。米勒的上司只需在在线表格中输入文章标题,人工智能模型就会据此生成大纲,米勒的电脑随即会收到提示。他的团队成员不再独立构思创意,而是根据这些大纲撰写文章,米勒则在文章发布前进行最终校对。米勒只有几个月的时间来适应这种变化,然后他得知了第二波自动化的消息。从此,ChatGPT将全面接管文章撰写工作,大部分团队成员相继被裁撤。留下的少数人承担起一项更枯燥的任务:编辑ChatGPT生成的平庸文本,使其更具人性化。
到了2024年,公司裁撤了米勒团队的所有其他成员,只留下他一人。米勒说:“突然之间,我不得不承担起所有人的工作。”他日复一日地审阅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档,修正程序化错误,完成过去需要数十人团队协作的工作。
米勒表示:“我目前的主要工作是整理和润色内容,删除过于正式或过分热情的措辞,让文章读起来更加自然流畅。这比我与人类作者合作时的编辑工作要多,但需要完成的是相同类型的编辑工作。真正的问题是,这个过程过于重复和乏味,我开始感觉自己像是在流水线上机械式地工作。”
01 AI浪潮下的职业起伏
图片
米勒的经历映射出一个更广泛的趋势。在众多行业中,人工智能正被用来完成那些曾经只有人类大脑才能完成的工作。人工智能通常比人工成本更低,但早期采用者很快就意识到它并不总能达到相同的水平。如今,像米勒这样的人发现自己被要求与那些正在抢走他们工作的机器人合作,给算法增添一些人性化——他们都是隐匿的工作者,让人工智能看起来比实际更加出色。如果人工智能的性能大幅提升,这种合作可能只是权宜之计。如果不是,米勒的经历可能是其他行业即将面临的未来的缩影。
人工智能会抢走我们的工作吗?这很难说。一些专家警告说,我们正处在一个令人不安的十字路口,超级智能机器人很快将取代大部分人类工作,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技术可能永远无法达到那个水平。还有一些人认为,我们正朝着人工智能与人类合作而非竞争的未来迈进。
但在更小的规模上,一些工作者已经面临令人不安的后果。如果说由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大语言模型能做什么,那就是把单词和段落串联起来,让一些文字创造者成为首当其冲受影响的人。对人工智能写作工具抢走工作的恐惧,是导致去年美国编剧罢工的主要问题之一。其他创意产业也对随着能够从头开始生成图像、音频和视频的人工智能工具的到来,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类似的担忧。
在广告文案和商业内容创作领域,人工智能的影响已在悄然显现。对一些文案创作者而言,人工智能犹如天赐之福。作为一款高效的工具,它不仅加速了工作流程,还激发了创意思维。然而,对那些初出茅庐的文案新手来说,人工智能却成了求职路上的拦路虎。
与此同时,市场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工作岗位,不过薪酬微薄:对人工智能生成的粗糙内容进行修改。“我们的任务是给文字赋予人性,但往往这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发展性编辑,”拥有编辑人工智能文本经验的美国肯塔基州列克星敦的文案创作者卡特里娜·考沃特(Catrina Cowart)说。“人工智能文本中的语法和用词常常显得怪异。你总是要删除那些在非正式写作中格格不入的华丽辞藻,比如‘因此’(therefore)和‘然而’(nevertheless)。此外,你还得对整篇文章进行事实核查,因为人工智能有时会编造内容,这既耗时又费力。此外,人工智能在生成文本时,会在一些看似不重要的句子中插入一些随意的细节,这些细节可能在阅读时不易被察觉。”
考沃特指出,让人工智能写作更贴近人类风格的过程,往往比从头开始创作一篇文章还要耗时,但报酬却更低。“在那些提供此类工作机会的平台上,写作工作的报酬最高能达到一个字10美分(约合人民币千字730元)。但当从事的是编辑工作时,通常只能得到约千字70至350元人民币的报酬。”
02 人机协作开启新篇章
图片
“这是一份枯燥且令人沮丧的工作,而且报酬微乎其微,”考沃特坦言。其他行业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低薪的人类劳动力在背后默默支撑着机器的运转,从协助自动化点餐系统到为训练人工智能视觉系统所用的图像进行标注,这些工作往往不为人知。
在文案创作界,人工智能的到来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如何接纳它,以及个人在职业道路上的进展。一些创作者认为,把人工智能工具融入创作流程,甚至能够提升他们的工作成果。为自由撰稿人提供培训和资源的组织美国作家与艺术家协会(AWAI),为会员开设了多种关于人工智能的课程。该协会会长丽贝卡·马特(Rebecca Matter)表示,人工智能课程已成为该机构最受欢迎的课程。她认为:“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工具。对于以文案创作为职业的人而言,真正的挑战不在于人工智能取代他们的工作,而在于他们必须适应这种变化。这可能让人感到不适,但我认为这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马特指出,她所熟知的大多数作家在向人工智能辅助创作的过渡过程都相当顺利。实际上,人工智能已成为文案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许多作家在自己的专业网站上添加了个人“人工智能使用政策”条款,解释他们如何应用人工智能技术。
拥有9年行业经验的文案创作者丽贝卡·杜加斯(Rebecca Dugas)表示,人工智能对她而言如同“神赐”,让她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创作出同样高质量的作品。她表示:“只要我的客户对此表示认可,我就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无论是开展头脑风暴、市场调研,还是当我遇到创作瓶颈时重构段落,人工智能都成为了我难以置信的共创伙伴。”
不过杜加斯深知客户对这项技术可能存有疑虑。她在个人人工智能使用政策中明确表示,对于倾向于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客户,她愿意放弃使用该技术--但相应地,客户需要支付更高的费用。因为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脑力,她的这些项目标价自然更高。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日益成熟,杜加斯预计一些企业可能会选择ChatGPT等工具来满足写作需求,不再雇佣人类文案创作者。“但我认为,即便是现在,我们也正逐步认识到,如果你不理解文案创作,你就无法评判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的有效性,”她指出。杜加斯相信,这意味着有才华、经验丰富的创作者总会有高薪酬的工作机会。
03 挑战与机遇并存
然而,处于职业初期的文案创作者可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目前,许多处于这一阶段的人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系列现代特有的矛盾之中。大量文案工作源自希望提升网站流量的业主。但是,谷歌去年宣布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包括在从搜索结果中移除“无用”内容。这引发了人们对于谷歌可能会对依靠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网站进行惩罚的担忧。谷歌坚称,只要内容质量高,人工智能写作是可以接受的,但这些保证并未完全消除人们的担忧。因此,在文案创作界的某些领域,使用人工智能检测软件检查文本已成为一种常规做法。过去一年中,一些作家甚至表示,他们因人工智能检测器的误判而失去了工作。
考沃特指出,许多自由写作平台在部署人工智能检测软件的同时,也在聘用人员编辑由聊天机器人生成的内容。这意味着在文案创作生态圈的某些角落,几乎所有事情都围绕着如何避免被误判为人工智能创作的内容而展开。
“他们一边销售人工智能内容,一边向人类员工付费修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同时又发邮件告诉你如何写作以避免触发他们的人工智能检测器,”考沃特说。“这种做法真是令人感到侮辱。”更糟糕的是,这些检测器会定期更新,以适应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开发者的持续变化,这意味着判断是否由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标准也在不断变化。“这让人感到沮丧,因为在英语中,同一件事有无数种表达方式,但哪一种更像人类写作?我不喜欢这种猜测游戏,”她表示。
米勒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审校工作戛然而止。在经历了数月枯燥的编辑任务后,他突然被召集参加一次会议,却意外地得知了自己被裁员的消息。公司认为,米勒的角色已不再必要,成为了可以被自动化替代的一环。“我感觉自己基本上就是被机器取代了,”米勒无奈地说。幸运的是,米勒很快就找到了新工作,不过这份工作听起来有些讽刺。他加入了开发软件让人工智能写作更难以被识别的Undetectable AI公司。
Undetectable AI的首席技术官巴斯·尤哈茨(Bars Juhasz)表示,像他公司开发的这类工具肯定会对劳动市场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他对未来的工作持乐观态度。“当汽车首次在马车时代推出时,人们认为这是世界末日的到来。但社会总是能够适应,”尤哈茨说。“我认为我们将看到很多工作被取代,自由职业者将受到最大的冲击。我确实同情他们。但那些靠着让人工智能能人性化而获得报酬的人是绝佳的机会主义者。虽然这可能不是一份理想的的工作,但他们已有效地在生产力重新定义的时刻找到了新的立足点。学会使用这项新技术的人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米勒并不怀念他之前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人性化编辑的工作。“我之前生成了充斥互联网并破坏它的大量垃圾内容,”他说。“当我离开的时候,甚至没有人读这些内容,因为它们都只是垃圾。”最终,米勒认为前东家可能会简单地撤下他参与编辑的人工智能生成文章。“就像它们从未存在过一样,”他说。(编译/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