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富豪们在投什么?瑞银:减持房地产,最青睐人工智能

图片
作者 | 肖望  
编辑 | 王伟凯
出品 | 棱镜·腾讯小满工作室
越来越多的超级富豪们正在通过家族办公室打理巨额财富。在调研全球320位亿万富豪客户后,瑞银在近日发布《2024年全球家族办公室报告》(下称《报告》)。这些客户平均财富净值达到26亿美元(约188亿元),家办平均管理财富达13亿美元(约94亿元)。
6月18日,瑞银在北京举行《2024年全球家族办公室报告》及中国家办行业趋势媒体分享会。
中国富豪更希望子女接班
“改革开放四十年,第一代企业家们现在最关注的问题就是,怎么把这么辛苦创造的事业传给下一代,另外,下一代是不是喜欢这个行业?第一代们辛苦了很久,希望下一代可以过得更舒适更开心。”瑞银财富管理中国区主管吕子杰介绍。
富豪们为什么要成立家办?瑞银财富管理家族咨询北亚区主管卢安悦介绍,北亚区76%的受访客户表示,成立家办是为了支持财富的跨代传承。尤其在大中华区,第一代企业家陆续到了退休的年龄,中国客户首次面临着财富传承的问题。在投资管理之外,家办还是进行家族治理的平台,可以为家族中的二代及其配偶明确在家族中的角色,用家办来团结整个家族。
中国的家办历史较短。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全球家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助理、研究专员许嫘介绍,国内90%以上的家族办公室在2010年后成立,但发展速度很快。
清华大学团队在2018年和2022年分别对国内的单一家族办公室深入调研。在2018年时,国内家办的平均资产管理规模在88亿-100亿元的水平,到2022年增长到250亿元的水平,显示出民间财富积累显著增加。在组织规模上,2018年时单一家族办公室大约有12-13名全职员工进行服务,到2022年这一数字提升到了24名。
家族办公室在海外市场历史悠久。在亚洲地区,其传承多在两代和三代之间,而欧洲甚至有传承十几代的案例。
在瑞银看来,家族企业有四种传承路径:一是在家族二代中寻找接班人继续掌管家族企业;二是在关键业务聘用外部专业人士;三是分割家族企业,每个二代可以分管一块儿业务;四是考虑将公司业务出售,转换为可投资金等,该模式在美国较为流行。
吕子杰介绍,中国乃至亚洲客户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家族企业里就职。而在海外传承多代的家族里,更侧重培养下一代如何做好股东而不是做CEO。
卢安悦也举例提到,德国制药巨头默克公司已传承到第13代,已经没有家族成员在企业管理层。家族成员代表通过董事局控制管理层,但不参与企业日常工作。“下一代可能未必有最好的条件去做家族企业的CEO。他们外聘职业经理人去做CEO,家族则更注重如何传承股权,培养下一代做好股东,挑选最好的管理层。”
减持房地产,最青睐人工智能
《报告》指出,家办们提高了对成熟市场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的配置,从此前的15%提升到19%,幅度为五年来最大。卢安悦表示,这是因为在加息背景下,债券收益率上涨。
同时,房地产配置占比从13%下降到10%,在亿万富豪们看来,房地产在全球都面临着结构性的调整,吸引力有所下降。
此外,在另类投资上,北亚区包括中国客户的家办约34%资产配置在另类投资,全球客户这一比例为42%,而美国客户高达60%。
相较而言,北亚区、大中华区客户持有现金的比例较高,达到14%,全球家办平均为10%,美国客户家办更是仅有6%,这也意味着,大中华区的家办有足够的资金储备寻找新的投资机会。
手握重金的家办们想投什么?在调研中,全球有78%的家办表示对人工智能感兴趣,是未来两到三年的投资主题之一,北亚区家办更是有89%表示会投人工智能,其次是医疗健康(76%)和自动化及机器人(72%)。
重大地缘政治冲突的风险是家办们最关心的问题,无论在近期还是中期。
吕子杰表示,超高净值客户们越来越知道分散投资的重要性,不只是传统投资、另类投资的分散,也越来越重视地域的分散。
平均而言,家族办公室维持北美为最高区域配置(50%),而西欧占比超过四分之一(27%),亚太区或大中华区则为17%。展望未来,北美和亚太区将成为增加配置的热门地区,超过三分之一受访者希望在未来五年内增加对这些地区的配置(分别为38%和 35%)。
瑞银全球家族及机构财富亚太区主管辜良雄表示:随着亚太区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投资热点,近一半的亚太区家族办公室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增加对亚太区的资产配置。
许嫘提到,家族办公室非常能够提供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给一些有前景的初创企业,如瑞典瓦伦堡家族在A轮投资了阿里巴巴、李嘉诚投资了脸书等。在中国经济高质量转型中还会涌现很多优质稀缺投资资源,如果企业家包括家族办公室能够抓住机构,可以达到个人财富和社会发展的双赢。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