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执法背后的情与理:从瓜农愤怒砸瓜看人性化执法的重要性

6月19日,山西太原。一则视频登上了热点。疑似西瓜商贩凌晨占道经营影响交通遭群众举报,城管多次劝阻无果,执法拉走西瓜,商贩们集体情绪爆发,竟将西瓜摔了一地,现场一片狼藉,后续被破坏道路已由环卫工人进行了清洁打扫!
图片
看到这个热点新闻,自然的想到之前给市城管执法大队中队长以上做的减压课,视频在那,不做过多的评述,先说说泄愤举动的瓜农们。
瓜农们这个泄愤的举动,登上了热点,苦了我们的环卫工人,他们行为的背后可能有哪些心理因素呢?
瓜农在面对城管按规执法时,可能感受到了强烈的挫折和无助。当一个人感到被外界力量所控制,而自己又无法改变这种状况时,愤怒是常见的情绪反应。人们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会采用不同的应对机制。瓜农砸瓜的行为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情绪宣泄的方式。这种应对机制虽然无法解决问题,但在当时可能是他唯一能够想到的、能让自己情绪得到释放的方法。
瓜农可能感到被不公平对待。对于他来说,在凌晨占道经营可能是为了生计,在他们的意识里并没有影响到交通,而执法人员的强硬态度和严格按规执法让他觉得自己的辛勤劳动被无视和否定。这种感知到的不公平会激发强烈的负面情绪,导致他采取极端行为来抗议。
农民的生活往往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经济压力。凌晨摆摊可能是他们维持生计的重要手段。当这一渠道被切断时,他们面临的生活压力可能会瞬间爆发。尤其是当他的商品被强行拉走时,当下瓜农们感到失控和无助,这种无助感会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砸瓜是一种试图重新获得某种程度控制感的行为,即使这种行为并不能真正改善他的处境。
在了解了瓜农泄愤行为背后的可能的心理因素后,我这里来谈谈我们的城管执法队伍如何更人性化,带着同理心来依规执法。
首先我们的城管执法人员应该加强专业性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法律,同时也能更好地处理与市民之间的关系。在培训中,可以加强对于人性化执法的理念和方法的培训,让城管执法人员更加注重人的尊严和权利,更加注重与市民的沟通和交流。
我们在执行任务时,应该尽可能地与市民进行沟通,了解市民的需求和意见,并尽可能地满足市民的合理要求。在与市民沟通时,城管执法人员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平和、理性的语言,避免使用过激、冷酷的语言,以免引起市民的反感和不满。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地注重市民的感受和需求,多些同理心,尽可能地满足市民的合理要求。这样一定就能更好地赢得市民的信任和支持。
最后城管执法人员应该注重自身形象和素质的提升。在执行任务时,他们应该尽可能地保持良好的形象和素质,避免出现不良的行为和言语。在与市民交流时,城管执法人员应该尽可能地保持礼貌、友好,以赢得我们市民的尊重和信任。
带着同理心,合法合规符合流程的执法,我相信在任何镜头下,我们都是鼓掌欢迎的。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点赞和转发。
也欢迎您的随时联系,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您对这次摔瓜事件,怎么看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聊聊!希望能看到您的看法。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