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贬值的年代,什么才是孩子的理想出路?

“高考限定”网红唐尚珺又上热搜了,今年是他参加高考的第16年。考试结束后,他说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想今年去读大学。
不过,很多网友并不买账,因为他并非第一次说出这种话。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他的高考成绩不断提升,从专科到本科,再到211、985,甚至有一年已经达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录取分数线。
然而,他一次又一次地放弃入学,回到高三复读,被媒体称为“中国高考第一人”。
图片
图片来源:“剥洋葱”采访视频
正因如此,许多人觉得,他可能并不想读大学,只是困在高三的“舒适圈”里走不出来,不愿意去更大、更远的地方看看。
对于很多人来说,高考是人生的出路,但对于唐尚珺来说,高考却是一个莫比乌斯环,循环往复,没有终点。
不过,劝他上大学的人,倒是一年比一年少了。因为大家发现,不上大学的唐尚珺,过得好像并不差,反而是那些苦口婆心劝他的人,惊呼“小丑竟是我自己”。
一方面,唐尚珺每次考进名校录取分数线,都会收到复读学校的高额奖学金,从几千元到十万元不等,比很多普通人上班一年挣得都多。
更何况,这些钱可能还只是小头。每到高考季,他都会在直播间分享自己的故事,网友打赏、送礼物,以及平台的流量收益都不低。
当网友们在直播间鼓励他,替他想办法、出主意的时候,殊不知,人家早就已经在高考这条小众赛道上混得如鱼得水、赚得盆丰钵满,无需学历来证明自己。
图片
图片来源:电视剧《二十不惑》
除了唐尚珺,还有一位不需要依靠学历,就足以惊艳众人的“天才少女”姜萍。
在刚刚公布的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决赛晋级名单上,她以93分的成绩,获得了全球第12名,凭借一己之力,让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拥有姓名。
很多人好奇,这样一位数学天才,为什么仅仅是个中专生?到底是因为家庭贫困,还是偏科严重?
没想到的是,姜萍上中专并不是因为成绩不好。相反,她的中考成绩达到了612分,完全可以进入一所不错的高中,却因为喜爱服装设计,选择了现在所学的专业。
这样的选择若是放在竞争激烈的大城市,或者受过良好教育的父母眼里,一定会被看作选错了赛道、赌错了人生,是孩子职业规划的负面典型。
然而,姜萍却独辟蹊径,一边学着自己热爱的服装设计,一边在基础学科上钻研精进,让大家看到了中专女生的无限可能。
图片
图片来源:微博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学历贬值的时代,一边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获得更高的学位,另一边是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学历的要求水涨船高。
根据《2022—2023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2023年北京的研究生毕业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出现本研倒挂的现象。
反映到就业领域,五年前本科生随便进的公司,现在清一色只招研究生;清北博士想去985任教叫“眼高手低”,到双非职高求职才是认清现实。
很多人付出了100分的绝对努力,却只能收获50分的相对竞争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为了更高的学历而压榨当下的快乐,唐尚珺和姜萍却呈现出一种剑走偏锋的松弛感。
一位从20岁考到30岁,看似没工作,却也不愁吃穿;另一位考上重点高中也不去,因为中专有自己的好姐妹,有热爱的专业。
图片
图片来源:电视剧《一起同过窗》
他们的选择一定比不上那些按部就班、勤勤恳恳学习和工作的人吗?其实不然。
俗话说,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并没有什么是一定好的出路。考上名牌大学的孩子不一定能找到工作,上了中专技校的孩子也不至于人生完蛋。
对于孩子来说,人生选择是一个掌握多大话语权的问题;对于成年人就更简单了,无非是各取所需、各司其职。
正如唐尚珺所说的:“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无论复读或者上大学,决定权都在他自己,不在直播间的网友。
同样的,如果孩子擅长学习,父母可以走鸡娃路线;如果孩子文体特长突出,父母可以“曲线救国”,走特招国际化。
像姜萍这种在某个方面特别有天赋、感兴趣的孩子,则需要机会来发挥专长。就算没有进入主流的教育体系,也可以在一些非官方、非正式的场合,找到自己出彩的舞台。
有了互联网、新媒体的加持,孩子也有了更大的平台、更多的机会。
图片
图片来源: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
“学历通胀”源于社会内卷,终于年轻人躺平。越来越多人发现,再卷下去根本没有意义,才会在上班和上学之间选择上香。
内卷到现在进入瓶颈期,我们看惯了别人家的孩子、稳定的人生,开始期待不一样的叙事,探索不一样的出路。
比如一口气参加了16次高考的唐尚珺,又比如不需要用高考来证明自己的姜萍。
他们心中其实都没有多少对于学历的执念,所思所想无非是自己的兴趣爱好、需求和目标。
这其实是一个有益的征兆,说明在“卷又卷不动,躺又躺不舒服”的时候,人们终于开始接受多元化的人生价值了。
消极的一面是,这种接受是被迫的,是人们在追求世俗成功却屡屡碰壁,不得不对生活做出的一种妥协。
积极的意义在于,这种妥协是健康的,它让人们意识到学历不是越高越好,工作不是越稳定越好,每个人都有权为自己的人生注解。
图片
图片来源:电影《走走停停》
所以说,学历贬值的年代,什么才是孩子最理想的出路呢?
是不纠结于天资和分数,对学历没有执念的心态。
是拥有自己的爱好,愿意付出和沉浸其中的热忱。
是充满韧性和活力,不受环境影响和束缚的胸怀。
条条大路向未来,没有最好的出路,只有最可爱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