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范长江行动中原行丨香港青年学子寻根老家河南,习练少林功夫

大河网讯 游河南,感知中华文明。6月19日,“2024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中原行”活动继续进行,学子们在新郑市黄帝故里寻根问祖、在嵩山禅武圣地少林寺体验中国功夫。
“黄帝勤政、廉洁、爱民的事迹有详细的历史记载,这些精神也一直影响着我们中国历史的进程。”在地处新郑市的黄帝故里景区,依次穿过故里祠、轩辕桥、黄帝纪念馆,辅修中国历史、对“2024范长江行动中原行”行程中的“参访黄帝故里”早有期待的香港青年学子李卓锋进一步补足了对历史的认知、对黄帝的理解。
图片
寻根黄帝故里
改造自然环境、发展农业生产、创造器物文明……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始祖,同样是原始社会部落联盟首领的黄帝已经有了朦胧的廉政意识,是中国廉政思想的最早开拓者。相传,黄帝虽被尊为天子,但一生辛勤操劳,生活俭朴,这正是后世廉政思想的萌芽。此外,黄帝开始设官分职,建立大监,缔造了中国最初的政治文明。
“很开心看到河南将这么多资源投放在黄帝故里身上,以此纪念炎黄子孙的共同祖先。”面对黄帝纪念馆内伟岸挺拔的黄帝铜像,李卓锋不禁肃然起敬,对历史书本中的轩辕黄帝有了更多敬意,“拜祖仪式非常有意义,能让作为炎黄子孙的中华儿女铭记文化的起源与进展。”结束拜祖仪式,李卓锋对身为炎黄子孙感到由衷的自豪。
图片
轩辕殿前合影留念
新郑黄帝故里是轩辕黄帝的故里、建都之地。河南新郑古为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降于轩辕之丘,定都于有熊,汉代在新郑北关轩辕丘前建有轩辕故里祠。近年来,新郑市多次对黄帝故里进行改造扩建,景区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整体布局突出了“中华民族之根”的主题,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拜祖圣地。中华民族“三月三,拜轩辕”肇始春秋、绵延至今,这项传统的祭祀仪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和凝聚力的体现,已成为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标识。
“少林功夫,中!”蛤蟆功、铁头功……来到坐落在河南登封市西北13公里的中岳嵩山西麓处的少林寺,观看完少林武术表演,香港公开大学青年学子蔡乔恩连连称赞。蔡乔恩告诉记者,家人习练另一类中国武术太极拳,已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此次到访少林寺、欣赏精彩的武术表演则让她领略到闻名世界的少林功夫果真名不虚传。
图片
参观少林寺
沿着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一路游览,豫港青年学子还发现,除了同自己一样来自全国各地的众多游客,还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肤色的面孔。“您来自哪里?为何您选择来少林寺参观游览?”香港城市大学田雪丁充当起临时记者,向两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友人发出疑问。“我们来自俄罗斯,我想带着儿子来到中国,来到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也就是少林寺,看一看真正的中国功夫,亲身感受厚重的中国文化。”俄罗斯游客开心地分享道。
图片
体验少林功夫
“英国、美国、德国、法国……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这与嵩山少林文化的影响力,以及外国游客对功夫、禅宗的喜爱是分不开的。”少林寺延皓师父告诉记者。据了解,为了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少林武术,满足社会上对少林武术的需求,1987年由释永信发起,少林寺成立了少林武术队。1989年,少林武术队正式更名为少林寺武僧团,其职能为通过表演少林武术,达到弘扬传统武术文化、宣传少林禅宗正法的目的。近年来,少林功夫已成为一张文化名片,多次应邀出访,先后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功夫表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欢迎。
从黄帝故里到少林寺,乘着文化的波澜,港豫学子感知炎黄子孙的根与魂,不断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周金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