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国 运载千秋 | 大运河文物主题游径,带你品味运河千年文化

交汇点讯 6月22日为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10周年,近日,江苏省公布第一批文物主题游径,共有10条,其中第三条为“‘运载千秋’大运河文物主题游径”,以大运河沿线淮安、扬州、宿迁三市水工、漕运相关文物为主线,一路穿闸越堰、行水循城,在运河故道上感受沿线城市特色、人文风情的交汇交融,领略大运河作为流动文化、活态遗产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那么这条游径包括哪些文物点?有着怎样的特色?
据了解,大运河文物主题游径共涉及34处文物点,其中,漕运公署、水闸枢纽等,多与漕运相关。
淮安地处大运河和淮河的交汇处,因运河而兴。“位于淮安区新城以北翔宇大道南侧的古末口遗址,可以说是这座城市崛起与繁荣的原点。”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委会会员、淮安市政协特聘文史专家戴甫青介绍,春秋末期,吴王夫差开挖邗沟,沟通长江和淮河,邗沟与淮河的连接处因为在邗沟末端,所以称之“末口”。从此,历朝历代无论如何拓展运河,末口连接江淮这个中心原点始终没动。
图片
古末口位置示意图
直到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年),明朝水利专家陈瑄开凿了清江浦,从此南北行驶的船只,包括漕运的粮船就很少经过末口了。明朝中期以后,末口逐渐被废弃。
陈瑄是明朝第一任漕运总兵官,永乐元年(1403年)总督海上漕运。为了保证京师的供应和漕运的安全,永乐十三年,明成祖决定停止海运,改走内河漕运,仍由陈瑄负责。他在沿运河各处,特别是在淮安,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
戴甫青告诉记者,永乐十三年,陈瑄在清江浦上北向南依次修建了新庄、福兴、清江、移风四座水闸。次年,他又在移风闸东南修建了板闸,五闸联合运用,调节水位。从此,漕船可从改为里运河过清口入黄河继续北上,南北漕运畅通。
“清江大闸是大运河上仅存的维护得很好的一座古闸。”戴甫青说。清江闸是漕粮所必经之咽喉要道,明末清初诗人吴梅村描绘清江闸时有“岸束穿流怒,帆迟几日程。石高三板浸,鼓急万夫争”的诗句,可以想象当年的繁荣景象。
图片
大运河板闸遗址公园 贺敬华/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板闸遗址则是在2014至2015年被发掘的。淮安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张荣鑫介绍,遗址揭示出明代闸体及附属设施,发现水闸、古河道、码头、堤坝等遗迹,并出土了大量与运河有关的遗物。2023年,大运河板闸遗址公园地面景观对外开放。
扬州高邮的平津堰,一说是唐代时任淮南节度使的李吉甫所建,现存的平津堰遗址由陈瑄在原平津堰的基础上,用条石砌成的石堤,是为了抵御洪水泛滥而建。
在此主题游径中,淮安市清江浦的“陈潘二公祠”也在其中,是为了纪念陈瑄和另一位水利专家潘季驯。
图片
潘季驯画像
潘季驯明朝中期官员、水利学家。嘉靖、万历年间,他先后四次总理河道,主持治理黄河和运河,前后持续27年,是明代治河诸臣中在官最长者。
为了保证漕运畅通,潘季驯实施的“蓄清刷黄”治运方略对后世影响深远。戴青甫解释说:“由于黄河水进入运河后,带来大量的泥沙,致使运河容易堵塞。‘蓄清’指的是在黄河与淮河交汇地区修建堤坝,存储清洁的河水;‘刷黄’则是利用储存的清水对黄河携带的大量泥沙进行冲刷、疏导,减少河床抬高,从而确保大运河上船只顺利通行。”
“蓄清刷黄”的核心工程为高家堰(今洪泽湖大堤),潘季驯主张修筑高家堰,拦蓄淮河的水,利用淮水高于黄水的优势,堵住其他出水口,专从清口出水冲刷黄河的水,达到“蓄清刷黄”的目的。
图片
洪泽湖大堤蜿蜒曲折、色彩斑斓 殷潮/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清代延续了潘季驯的治河方略。洪泽湖大堤被多次加固和延伸,选材严苛、结构科学,展示了中国古代水利建设的高超技艺。而清口枢纽也是中国大运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枢纽工程之一。“三四百年来这里运用了水文学、水力学、河流泥沙学、圬工结构学和工程材料学等多重学科的理论和技术,凝聚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艰辛。”范成泰所著的《黄淮水利笔谈》如此评价清口水利工程枢纽。
图片
清口位置示意图
在明朝以前,历代朝廷都重视运河漕运,但是,漕务并没有常设机构,也没有专职的官员,而是由其他职位的官员兼职,明代开始设专职的漕运官员。
明史专家、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编审马渭源告诉记者,因为漕运广泛牵涉到各省行政、军务,需要做大量的协调工作,不是一个武臣、即漕运总兵官所能办的。在陈瑄去世的18年后,到了明景泰二年(1451年),朝廷又命文官王竑以副都御史为漕运总督,常驻淮安,与武臣一同治理漕运,俗称“文武二院”。明代的漕运总督的全衔并不统一,比如明武宗时有“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等处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明宪宗时有“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等处右副都御史”,但相同的是,总督漕运不仅管辖全国漕运,还兼管其他府与州,而其他职务大多是为漕运服务的。
明代主管全国漕运的最高机构——总督漕运公署设于淮安,清代沿袭明代,在设置漕运总督衙门(总督漕运部院),主要职能就是督察催促漕运事宜,管理南粮北调的筹运工作。如今在总督漕运公署遗址北侧,新建了中国漕运博物馆,讲述着运河之都的传奇故事。
图片
古典园林清晏园 贺敬华/摄 视觉江苏网供图
运河连通了南北,皇帝巡游乘龙舟由此南下。隋炀帝先后三次从洛阳南下扬州,最终葬身于此,2013年被发掘的隋炀帝墓也是游径的文物点之一。宿迁市湖滨新区的龙王庙行宫,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五次驻跸于此,并建亭立碑,所以又有“乾隆行宫”之称。淮安市清江浦区清晏园是河道总督后花园,历史上,康熙乾隆二帝多次下江南巡视治水,每次必经淮安的河道总督府,而清晏园也就成为接驾的行宫。
运河边的驿站、街巷的兴衰也折射出了两岸城市发展的沧桑变化。
大运河边400多岁的新盛街,建于明神宗万历五年(1577年),取“新兴昌盛”之义,是宿迁市保存较为完整、能够承载城市记忆的老街区。扬州市高邮市盂城驿开设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后不断加建,逐步成为明清时期大运河沿线的古代驿站。
此外,扬州宝应刘堡减水闸 、扬州邵伯船闸、邵伯明清运河故道、高邮明清运河故道等,反映了水利工程中的古代智慧和运河河道的历史变迁;淮安市淮安区文通塔、淮安市清江浦区慈云寺、高邮市镇国寺塔、扬州市重宁寺等不仅是运河边的著名景点,还可见大运河对于南北地区宗教建筑文化的交流传播作用。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杨民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