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美深圳”的学术新起点,深圳成立风景园林学会

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助力打造美丽中国和绿美广东典范,推动和促进深圳市风景园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深圳市风景园林学会成立学术大会于2024年6月19日在深圳大学本原楼成功举办。
图片
深圳风景园林事业蓬勃发展,学会将促进行业更大发展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书记钟波涛主持了学会成立仪式。深圳大学副校长徐晨、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黄立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李雄与香港园境师学会会长陈元敬分别发表了致辞。
他们指出,近年来,深圳持续推进 “山海连城 绿美深圳”和“公园城市”建设,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深圳市风景园林学会的成立,将促进深圳市风景园林行业向更广阔领域的发展,推动深圳与国际风景园林行业之间的紧密互动,并预祝本次学术大会圆满成功。
图片
据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黄立新介绍,近年来,深圳持续加强“山海连城绿美深圳”和“公园城市”,打造“一脊一带二十廊”的全市魅力生态骨架,形成蓝绿廊道织网的公园城市总体布局结构。截至目前,全市公园总数达1290个,建成“千园之城”,公园数量、密度和空间布局都已居全国前列;全市绿道总里程达3406公里,“鹏程万里步道”初具规模。同时大力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设置城市露营地、试点消费市集、打造网红书吧、拓展儿童游乐场景,举办公园文化季和绿道欢乐跑等各类文化体育活动,让市民在公园、绿道里留得下、玩得好。
到2025年,深圳预计初步建成全域公园城市体系和全境步道骨干网络,建成各类公园1350个以上、步道网络4000公里以上;到2035年,建成各类公园1500个以上、步道网络5000公里以上,同时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的特色品牌公园和高质量的公园社区,全面建成“山、海、城、园”有机融合、全民共享共惠、充满活力的全域公园城市。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李雄表示,深圳在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走在了全国的前列。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城市品质、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风景园林学科以人为中心,跨界社会、自然、文化、科技既包含物质的构建,也蕴含精神的追求。深圳园林事业也始终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深圳公园城市建设的经验,无疑为全国的同行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深圳风景园林学会的成立,是深圳风景园林事业蓬勃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深圳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香港园境师学会会长陈元敬从深港联动方面发表看法。他表示,去年12月18号,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与港园境师学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多个范畴加强合作。“随着深圳市风景园林学会的成立,我相信香港两地的风景园林专业将有更紧密的合作,共同推动行业正向发展,长远目标为风景园林专业在区域上和国际上开拓等更广阔的领域。”
图片
为深圳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会成员颁发聘书。
大会举行了揭牌仪式,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黄立新为深圳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会成员颁发了聘书,宣布深圳市风景园林学会正式成立。
论坛1+3,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目标解决方案
学术大会以“深圳风景园林前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设有一个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涵盖了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岭南园林传承发展、智慧公园和运营探索等多个方面,共同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目标解决方案。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主席布鲁诺·马奎斯(Bruno Marques)、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建筑与设计创新学院副院长安德烈·布朗(Andre Brown)、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何昉等国内外的权威专家围绕风景园林学科和行业发展、岭南园林、公园城市、粤港澳大湾区风景园林等话题发表了主旨演讲。他们以国际化视野和理性思维,从多维度探讨风景园林行业的前沿话题,为与会人员提供了丰富的学术思考和洞察。
图片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主席布鲁诺·马奎斯(Bruno Marques)。
图片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深圳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何昉。
在6月19日下午,大会同时举办了三场分论坛。分别以“绿美广东理念下的生态实践”“岭南园林的今天和明天”“智慧公园和运营探索”为主题,分享生态文明建设的广东经验和深圳经验;岭南园林的特色与传承发展以及聚焦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并探讨公园可持续运营和管理。
随着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深圳市风景园林学会将持续拓宽专业领域的边界,强化多学科交叉互动,为深圳广大风景园林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研究、专业交流和技术推广的平台,促进风景园林知识的传播和科普教育。深圳市风景园林学会将以专业的技术与服务,为深圳打造生态、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
此次大会由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指导,深圳市风景园林学会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广东省及深圳市多家学会和协会为支持单位,多家单位共同承办。
采写:南都记者黄璐
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