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的3折图书 养刁了消费者,卖怕了出版商

屏幕中逛不完的会场,愿望里买不够的商品,双手上拿不下的快递……购物,狂欢,一年一度的“618”年中购物盛宴刚刚落幕。上到电器家具,下到抽纸香皂,几乎所有品类都会参加,商家以各种噱头、宣传来吸引流量。可同时,对购物节持观望态度的消费者日益增多,毕竟现在大家对商家诸如调高底价再打折的套路已经谙熟于心。
然而,有一类商品却是特例——图书。图书不同于大多商品的特点是其有明晰的定价,平台无法利用信息差与消费者打心理战,是否真的便宜一眼便知。近年来,图书网购的促销屡屡搅动风云,书友一年一屯,平台赚足眼球,出版商无奈见招拆招。
图片
正版新书打3折
若是商家促销告诉您:正版图书一本8折,那还不够吸引人;5折,觉得可以考虑,那么若是3折呢?
今年“618”,京东购物平台创造了全网图书的最低折扣与最大优惠力度。几乎全种类,全出版社图书,都由其京东自营店参加活动。无论畅销书、专业书籍、典藏书籍,都有满300减50同时可叠加80元优惠券的强大力度。
这样换算下来,300的图书170元即可购买。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在图书平台标价而不是图书定价的基础上进行的优惠,有些书籍在平台的初始标价就已经是定价的5折。
“我今年买了一套《资治通鉴》,定价580,买到手只有170,确实很便宜。”经常网购图书的钱先生说。
无活动不买书
而像这样的一年一度的超大力度活动,现已养成一部分消费者“无活动不买书”的习惯。因为书籍并非快销品,消费频次很低,除了个别买家,大部分读者不需要高频率地购买图书,一年一次基本就能满足需求,且书籍使用周期长,甚至买过一次可能终生使用。
因此,消费者完全有理由,也有耐心做到“无活动不买书”。对比类似抽纸、香皂之类的消耗品,即使没有活动,缺了就需要购买的情况大不相同。
“书不打折就不能买,这是现在很多读者已经形成的认识,原价买不可能,5折买也不赚,大家甚至都这样想了。”钱先生说。
自己的书自己卖
图书对京东来说,只是引流品,像“618”这样的大促节点,京东甚至会牺牲图书利润,以获取更大的流量,去售卖电脑,家电等商品。而图书对于出版商来说却是利润的绝大部分来源,这就让京东大促对出版社的利润形成了巨大威胁,同样的书,同一时间,京东自营就比官方旗舰便宜一两百块钱。
在此情况下,很多出版社都在寻找方法对抗或逃避这样的三折促销。比如,新品不向网购平台供货,只在出版社官方的微店、抖音店铺等售卖。
图片
如上海古籍出版社,自去年就开始将新出的“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系列新品不再上架各大平台,在独家售卖近半年后,才向其他网购平台开放。浙江古籍出版社享誉学界的“浙江文丛”系列,从今年起新出的单品目前也未向平台供货。在自家平台,7.5折便是普遍折扣,达到5折图书只是极个别商品。
虽然定价偏高,但却因为独家渠道,出版社重新掌握定价的话语权,依旧有读者买单。
“7.5折已经很低了啊,这本《林和靖集》,五折?五折不行的,已经很优惠了。”浙江古籍出版社官方直播间直播员小八在直播时说。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