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史漫笔137】东京精美庭院“山本亭”游客突破200万人

◆《日本华侨报》总主笔 蒋丰
常常有人说,“危机,就是机遇。”也常常听人说,“破坏,带来的就是创新。”从位于东京都葛饰区柴又帝释天的《寅次郎纪念馆》出来,我并没有继续沉浸在日本这位“草根影星”的桩桩往事之中,而是脑海里翻滚着这些话语。因为我知道,这附近的日本式庭院“山本亭”就是在1923年关东大地震后兴建的,其后用了30多年的时间不断地重建、改建、添建,一直保存到了今天。
追根溯源,如今成为东京都观光胜地之一、网红打卡地的“山本亭”,在很早很早以前是“庄屋”铃木家的土地。我们很多人都知道现在东京街头也有许多名为“庄屋”的“居酒屋”,却不知道“庄屋”的真意是什么!我们还经常喜欢说一句调侃的台词,那就是“别拿村长,不当干部”。其实,“庄屋”就是日本江户时代的“村长”。即使今天在中国的城镇,也很难看到街头有以“村长”、“乡绅”冠名的小酒铺,而日本传统农村的“庄屋”依然拥有着、延续着、拓展着市场。不知道我这句话,会不会给中国带来一个新的“创意市场”。
图片
话往回说,当时这里的“庄屋”——铃木“村长”就知道搞乡镇企业了,他在此地兴建了一个造瓦工厂,以适应那个时代的“房地产经济”。到1923年的时候,一场罕见的关东大地震,给东京带来房倒屋塌、火灾四起、人员伤亡惨重,这个工厂也陷入一种“全灭”的状态。于是,铃木村长把瓦厂厂址转卖给照相机零件生产厂家的经营者山本荣之助。那个年代,照相机零件生产厂家应该算是“高科技”创新企业,手头上的票子不会成问题的。如果仅仅是因为有钱,那也没有什么聊的,可聊的是山本荣之助在建设工厂的同时还建设了这样一座和式庭院——“山本亭”,从而让这里“旧貌变新颜”。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日本城市企业家与乡镇企业家的不同。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什么都往“素质”上去靠。
走进“山本亭”,购好门票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脱鞋、存鞋。在迂回、曲折的长廊中,无鞋而行,实际上是在温馨地提示你已经进入了一个静谧之地,以致让人非常自觉地把说话的嗓音放低。而这种静谧带来的“静谧之美”,应该是日本式庭院的共同特点。
或许因为建园者是一位企业家,或者建园的年代是日本积极汲取外来文化的时期,“山本亭”被称为“近代和风建筑”,也就是“日西结合”的建筑风格。难怪在美国发行的《日本庭院》专业杂志也会对它进行介绍。
图片
我轻轻地踏踩着“榻榻米”,穿过那张贴着雪白“和纸”的扇门,拉开一格一格小小玻璃方窗组成的屋门,坐在屋檐下,静静地悠然地欣赏庭院的风景。
这个时候,作为一个中国游客,能够想到的是大宋年间,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苏轼的“深深庭院清明过”,李清照的“晚风庭院落梅初”。满眼皆绿,但绿得是那般错落别致。那修剪得当的松树的深绿,那池塘边叫不出名字的植物的浅绿,那俯身依傍着石塔的枝叶攀缠的多色之绿,那水井边踏痕残留的青苔之绿,都在传递、散发、流溢着难以言喻的“静谧之美”。
退回房间,席地盘腿坐在薄薄的软软的红毡上,穿着和服款款而行的“大和抚子”把白绿相间的一碗抹茶放在矮桌上,那种我们认为土得掉渣的“红配绿”,居然在瞬间,显得是那样的和谐。绿色洗心,红色燃心,我感到洗后再燃的那颗心,会有一种“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冲动。
图片
据说,这座庭院是一座“书院式庭院”。对于我这个拥有“三房”——三个“书房”还嫌不够的人,奢望的是在有生之年再能够增加一、两个“书斋”,希望的是能够不时地到“书院式庭院”踽踽独行、徘徊徜徉……
1988年,也就是我自费来日本留学的那一年,东京都葛饰区政府收购了老朽而无人整修的“山本亭”。1991年,向社会正式开放。那个时候,也正是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的顶端,地方政府也还有钱能够出面做这些“善事”。不过,想一想“山本亭”物几转手的历史,总会让人生发出一些感慨的,其间浸润岁月的味道,也是回味无穷的。新的消息传来:到2024年4月23日,“山本亭”的游客突破了200人次大关。为此,他们还向成为第200万位游客的意大利夫妇赠送了鲜花。
一庭一风景,一院一世界。(2024年6月20日修订于澳大利亚悉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