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流 | NETSTARS:循迹中国触网路径,借力东京湾区引力

图片
在日本东京市区,距离繁华的银座不到1公里的办公楼中,记者见到了NETSTARS的创始人、CEO李刚。与常人对于技术专家的刻板印象不同,精通物理学与信息科技的李刚幽默风趣,在记者面前捭阖纵横,侃侃而谈。
2009年,李刚创立了NETSTARS并出任CEO。在最开始,公司主要聚焦国际电信网关业务,而后通过与中国互联网大厂合作,开始逐步涉猎游戏、电商和支付等多个领域。
2015年起,NETSTARS全面聚焦于聚合支付业务,如今已发展成为日本市场上最大的聚合支付平台。2023年9月26日,NETSTARS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回望这十来年的创业路,李刚站在会议室的落地大玻璃前,指了指楼下川流不息的车辆和大堂门口转动的水球。他说,东京湾持续流动着的人流、车流背后,是国际化的视野,顶尖人才的集聚。
“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李刚说。
图片
湾区取经:“每个月都去深圳走走”
1999年,新旧世纪交替之际,日本知名IT企业SCSK向刚毕业不久的李刚抛出了橄榄枝,这是他职业生涯的起点。
也是在那一年,中国网民人数突破890万人,位列世界第八;马化腾推出QQ的前身OICQ,马云创立了阿里巴巴。
那时,李刚也未曾想过,10年后他们会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成为并肩的合作伙伴。
2009年,李刚和另外两位同样出身IT业的伙伴创立了NETSTARS。在最开始,他们推出了一个国际电话和短信交互平台——“StarT”,这也是当时日本少数的并非大型电信运营商运营的国际通信产品之一。不久后,NETSTARS开发并推出了日本专用的手机QQ日语版。
自此,NETSTARS正式推开了互联网的大门。
图片
在创业初期,李刚常常往返中日两国,深圳是他最经常去的城市之一。这里是中国互联网企业最聚集的区域之一,李刚每个月都会到粤港澳大湾区“取经”,为的就是学习最新的互联网模式,回到日本大展拳脚。
此后几年间,NETSTARS在日本推出了短视频平台,还将中国收入过亿的游戏《世界Online》引进日本并取得成功。随后,NETSTARS进入电商领域,推出了面向中国市场的跨境电商平台“微购物日本馆”。
初试啼声:联手日本巨头带来支付“新物种”
在互联网领域摸爬滚打几年后,李刚有一次偶然地发现,中国二维码支付已风靡街头,但日本依然处于使用现金和信用卡的时代。
“我们也要在日本做二维码支付。”这样一个想法在李刚脑海中出现。
于是NETSTARS开始筹备,并在2015年与腾讯合作将微信支付引入日本。一时间,万众瞩目,人们都期盼着二维码支付能够在日本这样一个“热爱现金”的国家掀起怎样的浪花。
然而从0到1,总需要筚路蓝缕。
那时,NETSTARS让所有的工作人员到银座“扫街”,挨家挨户“推销”二维码支付,却吃了整整两周的闭门羹——没有任何一家商户愿意使用。
图片
李刚向记者分析道,商户对于二维码支付的担忧来源于对资金的担忧,想要做“钱的生意”,就要有一个强有力的背书。于是,NETSTARS通过与日本最大的通信运营商NTT合作,打开了销路,而后公司又与日本邮政、伊藤忠商事等日本巨头企业合作,一举打破僵局。
“在当时,二维码支付在日本可以说是‘新物种’,甚至当时的日本都没有一个法律适用于它。”李刚回忆,当时他们找了日本最好的金融律师和最好的银行,一起说服了日本金融厅,才得以把微信支付带进日本。
精准预判:见证日本非现金支付爆发式增长
最开始把微信支付带进日本,NETSTARS瞄准的是赴日旅行的中国游客。慢慢地他们发现,要把二维码支付做成一份事业,就要扎根本土,让日本甚至更大范围的消费者用上二维码支付。
“当时我们几个创始人在讨论,预测日本的二维码支付市场什么时候能成型,什么时候能爆发。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并不确定这个时间节点,但是我们知道,按照历史的循环规律,它一定会爆发。”
于是,李刚和创始人们做了一场豪赌——赌日本的二维码支付和附带的生态会在某一天爆发式增长,就如中国曾经一般。
与其说是赌博,不如说是李刚基于长期对中国市场观察得出的精准预判。2016年,LINE风靡日韩,LINE Pay旋即诞生——2018年,LINE Pay接入了NETSTARS的支付解决方案“StarPay”。这成为NETSTARS开拓日本本土消费市场鸣起的第一枪。同年4月,LINE Pay成为NETSTARS的股东,双方开始了深度的业务合作。
不久后,大量的日本企业开始入局二维码支付,NETSTARS也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据李刚介绍,2015年,日本的无现金支付比例只有约20%,发展到2023年,已经达到了39.3%,接近翻倍。而其中二维码支付占比从0增长到8.6%,成为日本仅次于信用卡的第二大无现金支付手段,可以说二维码支付的发展推动了日本无现金支付的发展。日本政府还定下了一个无现金支付的KPI:要把无现金支付的比例提升到80%。
“这意味着我们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数字化给一个国家带来的变革也同样是翻天覆地的。”李刚表示,非现金支付能够减少国家的印钞成本,同时数字化的推行也会提升经济运行的速率。
图片
公开数据显示,NETSTARS的聚合型支付平台“StarPay”在2023年的年交易金额流水达到了1.31兆日元,服务覆盖超过45万家商户。目前“StarPay”已链接包括二维码支付、信用卡、积分和IC卡等主流支付方式和超过50家日本及国际的支付品牌。
除了支付业务,NETSTARS还助力客户的数字化转型,推出了小程序开发产品“StarPay-mini”和店铺自助点单产品“StarPay-Order”,为餐饮、零售、娱乐设施和银行等行业的众多知名企业提供服务。
两张底牌:中国触网路径与东京湾区引力
从取经中国市场,聚焦二维码支付,到上市成为日本最大的聚合支付平台,到如今走向世界,NETSTARS的快速发展值得作为一个样本剖析。
在李刚看来,NETSTARS能够在日本全新的领域开疆拓土,从0到1,有两张不可或缺的牌——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路径,与日本东京湾区的强劲吸引力。
“目前日本最缺的就是技术人才,而我们做的,恰恰就是从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来到东京。”李刚说,作为一个管理资金流动的平台,系统的稳定度、安全度对使用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NETSTARS通过向全球招聘顶级的支付行业技术人才,搭建了十分稳固健康的人才架构,目前公司技术人员占比约为50%,其中有许多来自中国的互联网人才。
“这也离不开日本对人才的高度开放。”李刚说,日本对于人才的态度十分积极开放。对于创业的人才来说,能够申请到不同类目的政府补助。对于大企业来说,吸纳人才的壁垒低,日本会在签证、福利待遇等方面给予优待。
据李刚介绍,目前NETSTARS搭建的支付系统的可用性稳定保持在99.99%以上,在日本业内属于顶尖水平。由于这种超强的科技实力与系统稳定性,目前NETSTARS也被日本经济产业省选为了日本国家支付用统一标准二维码“JPQR”的唯一国际交换技术支持方。
图片
走向全球:促进中日两国初创企业齐头并进
循着中国的路径往前,李刚不只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更想成为巨人本身。
“我们想把这种模式从中国带到日本来,再以日本为中心铺向全球。”李刚说,NETSTARS综合了中、日、美三国国籍的团队,在5年前,他们就确定了这样一个战略。
李刚向记者剖析了它们的思路:从互联网的发展先进度来说,中国已经遥遥领先于日本,两国之间互联网发展的进度大概差了4-5年。这样的时间差,让他们有机会以他山之石攻玉。与此同时,日本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信誉度,在铺开全球化时,这一点能够提供助益。
在确定全球化战略后,NETSTARS与包括伊藤忠商事在内的日本巨头企业合作,迅速向全球扩张。
NETSTARS现已成为一家基于日本,影响全球的企业,在新加坡和越南设立了子公司,并快速拓展到中东和东南亚市场。作为日本政府指定的唯一国际交换技术支持方,未来NETSTARS将助力日本支付链接世界,搭建新的国际支付网络。
文|羊城晚报特派东京记者 孙绮曼 孙晶 羊城晚报记者 王丹阳
图、视频|羊城晚报特派东京记者 严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