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后旗生物“朋友圈”加入新伙伴 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持续提升

2023年,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落户”科左后旗;2024年,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濒危保护植物大花杓兰……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生物“朋友圈”频频加入新伙伴,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持续提升,摸清生态“家底”取得新进展。
大花杓兰因其形状酷似一个口小肚大的囊袋,又名“大口袋兰”。花体呈紫红色,花朵直径5—6厘米,是中国野生兰花中观赏价值较高的一种,被誉为“中国北方地区最美丽的兰花”。发现大花杓兰的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2.5%,植物超700种,保护区内有灰背隼、狍子、天麻、紫椴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植物16种,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持续增强。
图片
“近年来,保护区采取全年封山、禁止采摘、设立围栏、加大执法力度等多种措施保护动植物资源,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目前,大青沟保护区已启动了野生大花杓兰的保护计划,建立植物观测日志,对大花杓兰的生长状态进行定期的观察和记录,并对野生大花杓兰的生长区域实行了保护管理,为野生大花杓兰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大青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任东华说。
图片
“野生大花杓兰这种珍贵的植物能够绽放在科左后旗,这不仅丰富了我旗物种的多样性,也标志着我们科左后旗生态环境日趋向好,一些曾经一度消失的野生动植物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渐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下一步,我们会加强对大花杓兰等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宣传和管理工作,为我们科左后旗野生动植物提供更好的生长、生存条件,使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科左后旗林草局副局长布仁阿古拉说。
在距离甘旗卡镇12公里的嘎日哈嘎查农田附近,输电高塔上迎风而立着“鸟中国宝”东方白鹳。巢内的鹳宝宝在爸爸妈妈的护佑下,悠闲自在地享用“美味”。附近的水塘、水渠是它们喜爱的生活环境。据当地村民介绍,在附近已发现了至少三窝东方白鹳巢,每窝育两到三只幼鸟。
图片
“我就是附近村的村民,我们这里的生态越来越好了,这鸟来我们这儿已经两年了,我们每次干活儿的时候都能看得见,我们也非常喜欢看这样的鸟。”嘎日哈嘎查村民宝泉说。
据了解,东方白鹳已连续两年在科左后旗育雏,珍稀鸟类的频繁现身,得益于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的持续加强。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左后旗秉承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根据立地条件、地类特点,采取近自然林、综合治沙、封山育林、退耕还林、飞播造林、自然修复、以育代造、森林湿地公园、饲草料基地建设九种模式综合施策,分类治理,统筹推进生态建设。全旗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草原植被平均盖度69.4%。曾经的不稳定沙化土地逐步形成了稳固的生态综合系统,动植物资源种类基本恢复,秃鹫、东方白鹳、赤狐、猪獾、菌类、兰科植物等野生动植物野外种群数量稳中有升。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生态治理工程的实施,曾经不稳定的沙化土地逐步形成了稳固的生态综合系统,动植物资源种类也不断增加。同时我们构建起了更加完善的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通过建立旗、苏木镇、嘎查村三级林长组织体系,搭建智慧林草平台,加强执法监管,强化协同保护等综合治理措施,按照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综合治理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促进森林、沙地、湿地等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整体改善,持续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科左后旗林草局副局长布仁阿古拉说。(郭小军、孙路、王敏、刘宏宇、于派)
来源:科左后旗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