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环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活动”浙江赛区决选在浙江自然博物院举行

6月16日,“2024环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活动”浙江赛区决选在浙江自然博物院安吉馆举行。本次浙江赛区决选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指导,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主办,浙江自然博物院承办,衢州市博物馆、永康市博物馆、舟山博物馆、嘉兴博物馆、兰溪市博物馆、湖州市博物馆、杭州市临平博物馆参与协办。
图片
图片
图片
选手入场
活动前期来自省内各地的237组选手参加预选,最终评出134组选手进入浙江赛区决选,其中展览组111组,表演组23组,20余位行业专家参与评审,决选出一等奖28组,二等奖44组,三等奖62组,同时评出57组优秀选手,代表浙江赛区参加7月的全球总决选。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选手备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评审沟通会
围绕年度主题“谁是谁的谁——自然界中的那些关系”,参赛选手们以展览和表演的形式呈现自己对于主题的理解和思考,展现当下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养。从研究对象看,选手们既有关注身边常见的蜜蜂、蚂蚁、蚯蚓、苔藓等虽不起眼但却对自然环境至关重要的动植物,也有探究潮汐引力、太空垃圾等影响地球生态的现象,从动植物、微生物,到气候变迁、天文地理等,选题囊括自然万千。从展示方式看,既有场景复原、观察报告,也有科学实验、标本模型展示等,形式丰富多样。选手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有选手将海洋生态系统比作一间大饭店,厨房就是自然界中的生产者,普通客房是初级消费者,高级客房是二级消费者,形象生动;有选手将探究内容制作成一本“书”,可供观众翻阅,创意十足;还有选手通过计算机编程技术制作垃圾清理机械臂,展现了科技对生活的改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表演组选手参赛
本届参赛作品也呈现几大特点,一是更加关注当地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如关注天目山森林系统,湖州地区湿地探究,发掘浙江海洋文化等,体现了选手们对家乡自然环境的关心。二是更加关注海洋环境的变化,出现了众多以海洋为探究对象的作品,更加关注海洋环境的破坏问题,海洋生物的生存危机等。三是参赛作品体现了传统文化与自然科学的跨界融合,如寻找苏东坡诗词中的佛手柑,探究南方地区传承千年的鱼桑文化,研究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矿石颜料等。选手们不仅展示了研究成果,也展示了自己的研究过程,展现了当代青少年探索自然科学的研究能力及自主探究能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展览组选手参赛
环球自然日®青少年自然科学知识挑战活动面向全球青少年开展,旨在激发中小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兴趣,并提高其研究、分析和交往能力的一项课外科普教育活动。通过“2位学生+1位老师”团队合作的模式,每年更新年度主题,确定研究项目,展开探究式学习,通过展览或表演的形式表达研究成果。参与过程不仅培养了青少年探索自然的兴趣,还锻炼了青少年自主学习、语言表达、团队合作和创新思维等综合能力,是践行“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抓手,受到学生的热爱和学校、家长等社会各界好评。同时,该活动也推动了博物馆与学校、社会的深度融合,促进了省、市、县各级博物馆的共建合作,较好地发挥了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
活动自2012年在中国举办,2014年设立浙江分赛区,11年来,浙江地区先后有1898支队伍参与,在全球总决选中共荣获一等奖133个,二等奖93个,三等奖66个的好成绩。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