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马英九访陆台青撰文呼吁:“融冰筑桥”,共迎桃李争开两岸芳

参考消息网6月20日报道 台湾《奔腾思潮》网站6月18日刊发台湾成功大学学生、大九学堂三期学员刘秉叡撰写的文章,题为《两岸和平之旅——常怀善意与温情》,摘编如下:
去年7月,在马英九基金会的安排之下,我有幸接待访台的大陆5所高校师生,与他们共度9天8夜的难忘时光。而今年访陆,最期待的行程之一便是到北京大学开展青年交流,重于燕园续写去年盛夏未竟的故事。
北大的丁香葳蕤,一股幽幽淡淡的芬芳扑鼻而来,和着两岸青年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一阵浓郁而幸福的氛围就这样蔓延开来。在这里与故友们重逢,无限的思念寄托在灵魂之窗里,我们只微微一笑,还未开口,仿佛一切想说的话都已心领神会了。
在北大半天,我们尝了点心社制作的精致糕点、参观了家园食堂,并分享了两岸大学的活动与乐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朋友说,在疫情暴发之前,北大和台大的相关社团都会到偏远地区关怀学童,他头一回到台湾地区便是在南投的山区小学做服务。我听完后颇受感动,两岸的优秀青年一同携手开展实践公益、传递善良,这不是很正面的事情吗?我们应当积累更多这样正向的故事,为两岸搭起温厚的桥梁,同心同德,让社会更加温暖。
惜别时,我送给在大陆的好友一张明信片,颤抖地写下了“相见时难别亦难”几个字,细细咀嚼来,有着难以言喻的惆怅。
当天晚上,我收到大陆好友寄来的快递,里面有两盒桃酥。另外同样令人惊喜的,是另一好友从湖南长沙加急寄过来的一大袋“茶颜悦色”礼品和一张手写卡片,信纸上满满的思念,是我们这趟访陆后无法再见而留下的遗憾。
两岸之间的善意,存在彼此真心对待的一言一行中。
两岸同属中华文化圈,使用一样的语言、祭祀一样的祖先、庆祝一样的节日、研读一样的历史。相处起来,本来就不存在太大的歧异。然而时空变迁,因为政治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平沟通的渠道被硬生生扯开,民众之间的隔阂加剧,情绪性的言语在网络上俨然已形成一股战争,在网友的唇枪舌剑之中愈演愈烈。
曾经有一回与大陆教师交谈,他的一席话令我颇有感悟。两岸在现今时代充满了对彼此的误会,台湾地区许多媒体刻意掩盖大陆发展的事实,而对极偏远地区的社会事件却加以大幅报道,以让台湾民众形成“大陆落后”的刻板印象。试想,如果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还不敢勇于发声,两岸隔阂扩大到了彼此互看不顺眼的地步时,将会是中华民族不可承受之重。
此次大陆行,我们都尽力想要理解大陆的善意,并将这份善意带回台湾地区,让两岸民间可以有更多交流、关系可以更加和谐。
11天的行程,不只是游览名胜、品尝美食,更多的是为两岸重新铺出一条和平的道路。纵使冬季再寒再冷,也终会等到春暖花开的一天。如果过去8年是两岸关系的冰点,那我们应该想办法融冰筑桥,让双方再度互递橄榄枝,迎来桃李争开两岸芳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