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正面回应:俄罗斯疑似迁都?选址竟在中国边界!究竟是利是弊

全文2442字, 阅读约需7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日回应了民间关于迁都的讨论,表示俄罗斯可以考虑建立第三首都,但必须依靠地区资源来吸引经济自动转移。

02由于欧洲制裁的影响,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日益紧张,部分俄罗斯高层和民众认为将首都继续留在东欧已无异议。

03然而,迁都俄罗斯远东地区面临诸多挑战,如经济发展条件差、基建设施落后、人口稀少等。

04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三首都的有力竞争者主要是海参崴和伯力,若俄罗斯成功开发此地,将大幅促进与中国往来。

05中国对俄罗斯远东合作持积极开放态度,中俄远东开发被视为历史性机遇。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2024年6月12日,美国财政部发动了新一轮对俄制裁,包括限制俄军工基地利用美国软件信息技术获益的能力、加大俄战争经济相关的外国金融机构受到二级制裁风险,以及对俄罗斯境内外300多个实体和个人实施制裁。
俄乌冲突的爆发,极大限制了俄罗斯和西方的经济往来,“迁都”二字随之成为了俄罗斯民间与政府激烈热议的话题。
对于内部此起彼伏的进谏,普京总统终于在近日回应了此事,俄罗斯究竟是否有可能在临近中国的远东地区建设一个新首都?如此实现了,对于中国又将利弊几何?
图片
俄罗斯破灭的欧洲情怀
俄罗斯实际上有两大中心首都,第一是名义首都莫斯科总面积2511平方公里,位于东欧平原中部,是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工业与交通中心。1147年,莫斯科建市,并于13世纪荣升都城,俄国人依此为中心,步步为营统一了整个国家,因此对于俄罗斯人来说,莫斯科不仅承担着国家核心的角色,更具备着无与伦比的精神价值。
第二都市是圣彼得堡总面积1439平方公里,在1712年~1918年长达两个世纪的光阴中,都是俄罗斯的政治文化中心。即使在今天,圣彼得堡依然是俄罗斯至关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工业核心城市,因地理位置靠北,又被称之为俄罗斯北部首都。
图片
从两大核心都市的地理位置就可以看出,俄罗斯发家于欧洲,也一直将发展中心放在欧洲,其实欧洲情结是俄罗斯人千百年来的不解情怀。
纵观历史,俄罗斯每一个重大变动节点,都是以欧洲为主要参照纬度来考虑俄罗斯未来的发展战略和命运,这种欧洲情结贯穿了俄罗斯几乎每个重大转折中。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很好的概括了这段关系:俄欧关系不仅限于对外政策,它是俄罗斯未来发展道路的基本盘。
向往欧洲是俄罗斯政治精英们的本能选择,从彼得大帝到布尔什维克党再到普京,实则都是欧洲主义者,都在想方设法的积极主动融入欧洲。叶利钦是最为典型的欧洲主义者,即使是普京在最早也曾提出泛欧洲安全条约和欧洲经济新体系,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让俄罗斯回归融入到欧洲之中,但过程中总是充斥着各种困难。
图片
如果说自苏联解体后的二十年间,俄罗斯对于欧洲还抱有些许幻想,那俄乌冲突的全面爆发则彻底给俄罗斯浇了一盆冷水。2014年至今,美西方共计对俄罗斯发动了19282项制裁,其中2022~2024年新实施了16587项,其规模、密度与力度都是空前绝后的。
制裁的发起方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瑞士、欧盟、英国、法国等六大经济体,其中70%的制裁比例是个人,涉及阶级上至总统下至企业家,共有11649人、4645家企业
制裁领域五花八门,主要包括出口管制、能源禁运与金融制裁,手段更是无所不用其极,甚至将俄罗斯直接踢出SWIFT金融体系,导致俄大部分贸易均已脱钩。
图片
西方的多面制裁,不断迫使俄罗斯退出欧洲市场,芬兰湾被北约势力层层封锁、圣彼得堡与莫斯科也深陷战略泥潭之中,难道俄罗斯只能向美西方服软称臣吗?对此普京给予了明确回应:只要美国停止向乌克兰提供武器,这场冲突将会在2个月后结束
翻译一下这句话,就是要么停火谈判、要么彻底决战。这份霸气,倒是与我国伟人那句”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为止”颇有几分相似。
图片
俄罗斯的迁都方案
既然对外交涉无法解决问题,那就要从内部改革来适应局势。早在2022年冲突爆发之初,俄罗斯商界就集体提议,在多层封锁制裁之下,要将战略挪至东方寻找新出路,把首都迁往远东地区也是极好的选择。
俄国防部长绍伊古也表态支持将首都从莫斯科迁至西伯利亚,并在此地区建造5座城市为支点。安全委员会成员罗戈津更是明确表示,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引领者,同时也是我们的友好邻邦,亚洲即将成为世界政治经济中心,俄罗斯十分有必要将今后政治经济重心转移至远东。
图片
现如今,俄罗斯绝大多数高层和民众都认为将首都继续留在东欧是无异议的,两大都市长期暴露在北约威胁之下,当地民众去欧洲旅行会被拒签,通商也极度受限,与欧洲的发展眼看已经到达瓶颈,反观远东地区呢?无论是国际局势还是贸易环境,都要优质太多了。
其次迁都还能解决俄罗斯东西部发展失衡问题,俄东部自然资源丰富,但开发程度低,经济发展十分滞后,关键因素就是缺少大型城市的带动。如果开发出莫斯科之类的大型城市,必然会辐射带动整个地区的蓬勃发展。
图片
至于新首都的选址,俄罗斯内部的意见是高度一致,那就是离中国越近越好,像绍伊古、梅德韦杰夫这种克里姆林宫核心圈的关键政治人物,就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因此西伯利亚就成了重点考虑对象,这里能通过北极开发北极航线,还能与中亚、东亚国家进行密切经济往来,具备绝佳开发潜力。
在国内的强烈呼吁下,普京也终于在前不久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回应了对迁都一事的看法,他说:俄罗斯可以考虑建立第三首都,但不能通过政治来推动,而是必须依靠地区资源来吸引经济自动转移。
图片
普京回避迁都,而是指出建立第三首都,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莫斯科地位太高,直接迁都必然会遭受巨大阻力。然而即使是开发第三首都,俄罗斯实际上也面临着巨大挑战,远东地区经济发展条件差、基建设施落后、人口稀少,方方面面都需要投入巨大物力财力来开发升级,这必然涉及到政策倾斜。
但俄政府目前又很难抽出精力去大刀阔斧的开发第三首都,因此普京自身也十分苦恼,只能让各大城市任其发展,等到某座城市脱颖而出后,政府再给予大量政策扶持。退一万步说,即便俄罗斯成功在远东地区开发第三首都,对于中国来说又一定是好事吗
俄罗斯远东地区是指西伯利亚中部与东部领土,总面积621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只有寥寥600多万,经济发展十分落后,但好在煤、金、铁、锡、油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目前远东地区第三首都的有力竞争者主要是海参崴、伯力
图片
这两座城市,工业发达、战略价值巨大,同时伯力与我国黑龙江抚远市隔江相望,十分便于中俄之间的经济交流。俄罗斯若开发此地,能大幅促进与中国往来之紧密,对我国东北振兴战略也有着推进作用,理想情况下,中国东北与俄罗斯远东甚至能成为世界贸易新高地,直接改变世界贸易格局。
但弊端也一样明显,俄罗斯千百年来文化根基始终扎根欧洲,国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必然会倾向西方,冒然在短期内进行转移,对俄罗斯的文化体系会造成剧烈冲击,这是无法规避的问题。
图片
再者,依靠俄罗斯一己之力也无法对远东做到完全开发,毕竟这里人烟稀少、气候恶劣,矿产农业资源开采难度极大,俄罗斯脱离中国的帮扶必然难成大事。但好在我国对于俄罗斯远东合作是持予积极开放态度,外长王毅在与伊尔库茨克州州长会谈时,用“历史性机遇”短短五字概括了中俄远东开发。
那么对于俄罗斯远东迁都一事,你又有何高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