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大观区:擦亮古城安庆始源之地名片 文旅深融阔步拥抱“大黄山”

大皖新闻讯  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是安徽省委、省政府着眼推进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安庆市大观区作为“大黄山”28县(市、区)之一,区位条件优越、资源禀赋独特。日前出炉的《大观区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实施方案》显示,该区将推动以独秀园景区为核心的集贤关文化旅游片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
古韵今风:历史积淀与文旅创新交响
大观,向以古城安庆始源之地著称于世,拥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孕育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先机,更见证了无数名人大家的辉煌足迹。
从蒸汽机的轰鸣到黄梅戏的婉转,每一块青砖古瓦下都埋藏着故事,每一片绿水青山间都流淌着文化。在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第一艘机动船、第一部电话,创办了安徽第一所大学、第一条商业街,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安徽省老工业基地、皖西南商埠重镇,京剧鼻祖程长庚、黄梅戏宗师严凤英、书法家邓石如等名人均在大观留下印迹。
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熠熠生辉,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陈独秀在这里从事革命活动,姜高琦、周肇基在“六·二”学潮中发出“醒皖第一声”,第一个城市党支部建立、“安徽的曙光”从濮家老屋升起,安庆第一师范学校(现安庆一中)走出了陈延年、陈乔年等革命烈士,共青团安庆地委、中共安徽地委均秘密设立于此。
境内有大观亭遗址、独秀园、安庆谯楼等百余处的历史景观遗迹,菱湖风景区、狮子山公园、七里湖、八里湖等地生态宜人。
除了历史积淀深厚,大观资源禀赋独特。目前空铁水陆立体交通网络基础成熟,坐拥28公里长江黄金岸线,沪渝、济广、岳武、合安等高速贯穿全境,距安庆机场、安庆高铁站均在15分钟内车程,与武汉、合肥、南京、杭州、南昌等省会城市构成2小时交通圈。
即将开工建设安庆海口长江大桥、安庆环城高速、G4231南京至九江高速公路穿区而过,更是为旅游业的繁荣铺设了快速通道。同时,该区积极推进皖河、海口、集贤关三大片区建设,可释放近万亩土地,产业形态和效益将进一步得到持续改善、稳定增长,可以为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基础支撑。
图片
集贤时空文创园
未来可期:文创引领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
为推进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推动大黄山建设从“路线图”到“施工图”“实景图”转化。6月13日下午,大观区召开“大黄山”建设推进大会。
据了解,大观区大黄山重点项目共 18 个,总投资 167.23 亿元。从项目类别来看,六大高端服务业重点推进集贤关片区开发、集贤时空文创园、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绿港农产品加工产业园等 7 个项目,总投资 28.44 亿元;基础设施类重点推进大观现代物流园皖河片区建设、独秀园周边提升等 3 个项目,总投资 110.5 亿元;公共服务类重点推进三院医养结合、集贤健身中心等 3 个项目,、总投资 6.11 亿元;生态环保类重点推进皖河口生态治理、长江(海口镇段)生态环境系统整治等 5 个项目,总投资 22.99 亿元。
为发挥重大旅游综合体引领作用。该区将依托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打造世界级历史文化传承创新中心,重点发展文化创新、文化演艺、民俗展示、非遗体验、特色消费、数字化文化体验等业态。依托集贤关文化旅游区,打造文化创意发展聚集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红色研学、娱乐休闲、特色消费等业态。依托皖河口长江文化公园,打造生态文化价值转换高地,重点发展生态研学、生态保护修复、现代农业等业态。依托“菱湖经济圈”文创产业聚集区,打造黄梅戏文化传承发展核心区,以文化创意为核心,大力发展黄梅戏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产品,重点发展数字创意、特色文旅、研学教育、酒店餐饮等业态。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集贤时空文创园项目通过创造性地利用白鳍豚水泥厂的工业遗产,成功实现了由工业废墟到文化绿洲的华丽转变。通过政府收储、文旅投资的方式,将长期闲置的原安庆市白鳍豚水泥厂工业用地规划用途调整为文体娱乐用地,建设安庆集贤时空文创园项目,盘活171亩闲置低效资源,利用工业遗存将废弃的水泥厂打造为工业文化展示区、休闲旅游街区。
如今的集贤时空文创园,以1972年建成的原白鳍豚水泥厂现有建筑风格及周边自然山水为基础,以非遗文化、艺术展示为核心,结合集贤关片区的历史文化元素,打造的文旅创意项目。这一园区不仅保留了70年代的独特风貌,还巧妙融入了现代艺术元素,形成了一座兼具怀旧风情与创意活力的城市文化地标,成为产业升级和文创新生的生动范例。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
编辑 张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