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根留住 阜康阿魏人工驯化22年获成功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盖有军
  6月18日,在阜康市九运街镇八运泉村的阜康阿魏种植园里,村民严焱仔细查看着一株株阿魏的生长变化情况。从2002年试点引种阜康阿魏至今,这个种植园的面积由2亩扩大到15亩,还采收到了珍贵的阜康阿魏种子,这让严焱很欣慰。
  “让阜康阿魏这一濒危野生保护植物留住了‘根’,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严焱说。
图片
5月9日,阜康市九运街镇八运泉村村民严焱(左)与阜康市九运街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农业推广研究员杨国安一起探讨阜康阿魏种植技术。王晓雪摄
  对于种植和研究阜康阿魏,今年37岁的严焱近乎痴迷。
  2002年,在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严焱的父亲从阜康市南部山区的阜康阿魏原产区引种,在自家的责任田里种植了300多株野生阜康阿魏,进行人工驯化试点种植,并协助专家开展技术研究。从那时起,严焱迷上了阜康阿魏这一当地特有的植物物种。几年后,他又全面参与到阜康阿魏人工驯化种植和种源保护工作中,并一直持续至今。
  为何要进行野生阜康阿魏人工驯化种植?
  阜康市九运街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农业推广研究员杨国安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他说,药用野生植物阜康阿魏是新疆特有的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Ⅱ级)的物种,为多年生一次开花结果的草本植物,也是不常见的名贵中药材。“如果不加以保护,这一物种就面临灭绝的危险。”杨国安说。
图片
处于盛花期的阜康阿魏。王晓雪摄
  阿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中医用药历史。阿魏药用部分有两类,一类是用药用阿魏的根茎部提取阿魏酸,这是生产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白细胞减少等病症药品的基本原料;另一类是药用阿魏茎秆分泌物阿魏胶,这是在药用阿魏盛花期,茎秆上分泌出的白色乳液凝固的树脂,入药称之为阿魏胶,中医用来治疗消化不良、胃病、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国内药用阿魏全部依赖进口。1958年在全国中草药调查中,发现了新疆阿魏有20个品种,并有大面积分布。但在我国1985年版的《中国药典》中,药用阿魏的原材料只收录了两种,即新疆阿魏和阜康阿魏两种。新疆阿魏主要分布在新疆伊宁县。阜康阿魏主要分布在新疆阜康市,生长于海拔700米到850米左右的荒漠和带砾石的粘质土坡上。
  新疆发现药用阿魏后,由于无节制地过度采挖,造成这两种被列入药典的阿魏植物濒临灭绝。于是,从2002年开始,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在阜康市建立阜康阿魏人工驯化种植基地,并对阜康阿魏的生长习性进行系统性研究。
  严焱说,经过他多年的观察发现,阜康阿魏大约12年至15年才能开花结籽,此后生命便告终结。一般情况下,阜康阿魏每年3月中下旬萌芽,四五月生长茎叶,到6月初茎叶开始逐渐枯萎,留下根部进入休眠状态。而在开花年份,4月底开始抽花,5月中旬进入盛花期,此时根茎上会分泌出白色乳液状树脂,将其阴干凝固后即为阿魏胶。
  通过多年的人工驯化栽培试验,严焱慢慢摸清了阜康阿魏的生长习性,并采收到了一定数量的阜康阿魏种子。这期间,曾经有人出价每公斤1.2万元,购买严焱采收的阜康阿魏种子,但被他婉拒。然而对于科研机构,严焱从不吝啬,他先后向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等单位免费提供了阜康阿魏种子。
  “能留住阜康阿魏的‘根’,这比我挣多少钱都值得。”严焱说。
  2023年,严焱将他的阜康阿魏种植园面积扩大至15亩,植株达到3.3万棵。“我计划用3年时间,把阜康阿魏的种植面积扩大至100亩,让基地成为新疆最具规模的阜康阿魏驯化种植基地。”严焱说。
  最让严焱欣喜的是,今年阜康市已开始制定规划,将对南部山区的阜康阿魏原始生长环境进行严格保护。
  “如果规划得以实施,我希望能把我种植园里的阜康阿魏迁移到它曾经的原产区去,让它们在更适宜的环境中繁衍生息。”严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