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领域 《青岛建议书》发出中国声音

图片
青岛晚报2024年06月21日版面
本报6月20日讯  20日上午,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理事会第二次会议配套活动“殖民背景流失文物保护与返还国际研讨会”在山东青岛召开。研讨会由国家文物局、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27个国家、2个国际组织及中国有关部委、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文博单位的150位代表出席会议。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出席并做主旨报告,山东省副省长邓云锋,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青岛市副市长赵燕,泰国前副总理披尼,洪都拉斯文化、遗产和艺术部部长贝莱斯等致辞。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解冰主持会议。
李群指出,本次研讨会聚焦保护与返还殖民背景或通过其他非正义、非道德方式离开原属国的文物,交流经验、凝聚共识,共同探索破解现有国际公约适用范围之外的历史上流失文物的返还难题,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中国积极响应国际社会去殖民化和推动道德性返还的努力,先后开展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劫掠文物溯源研究、敦煌流失文物数字化复原项目,实现7件圆明园石柱回归原属地,推动国际法学界关注历史上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返还,探索多元争议解决方案。他呼吁国际社会深刻认识并积极纠正殖民掠夺的不公正性,倡导文物原属国与持有国以保障文物安全为前提,以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与保护合作为基础,就返还开展对话,并在信息共享、科学研究、保护修复等方面开展多元长效合作,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研讨会发布了成果文件《关于保护和返还殖民背景下流失或通过其他非正义、非道德方式获取之文物的青岛建议书》。《青岛建议书》鼓励加强对话沟通,开展互动合作,就探索解决此类文物的保护与返还问题,提供公正、科学与可持续的方案。这是我国继2014年主导发布《关于保护和返还非法出境的被盗掘文化财产的敦煌宣言》后,再度在流失文物追索返还领域发出中国声音,为推动历史上流失文物的保护与返还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会议期间,来自英国、美国、挪威、德国和中国相关文博机构负责人与高校专家学者就文物溯源研究、保护与返还国际合作分享了各自的实践和认识。(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贾小飞)
■相关新闻
国家文物局接收子弹库帛书在美国流转物证
在青岛举办的“殖民背景流失文物保护与返还国际研讨会”上,国家文物局接收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移交中方的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帛书第二卷和第三卷在美国流转的物证。
子弹库帛书是现已发现年代最早的帛书,也是在我国发现的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子弹库帛书于1942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遭非法盗掘时出土,1946年流转美国。
北京大学中文系李零教授自1980年起研究子弹库帛书,多次赴美参加子弹库帛书残片的揭剥工作,与美方专家共同开展帛书的保护和修复研究。国际著名汉学家、芝加哥大学夏德安教授,著名考古学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罗泰教授,以及中国艺术史学家、香港中文大学荣休教授苏芳淑对李零开展子弹库帛书研究给予重要帮助,也是帛书回归中国的支持者。
在研讨会上,李零介绍,子弹库帛书包括《四时令》《五行令》《攻守占》,内容属于中国古代方术中数术书中的时令书。时令书与选择术有关,用于选择良辰吉日。中国古代时令书分两种:《四时令》是按四时四分一年十二月,配二十四节气,《五行令》是按五行五分一年十二月,配三十节气。战国秦汉,两种时令曾并行。
李零与夏德安、罗泰、苏芳淑在会上分别介绍了中美两国文博机构和学者合作开展子弹库帛书及其流转过程研究以及合作开展帛书揭剥、保护和修复的情况及成果。   贾小飞
展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城市魅力
青岛寻求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新突破
本报6月20日讯 6月19日至20日,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作为本次会议的举办地,青岛城市底蕴浓厚,文化遗产保护一脉相承,展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城市魅力。
青岛作为中国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滨海度假旅游城市、国际性港口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5万余年的人类活动史、近7000年的农耕文化史。田单火牛阵、田横五百士、秦始皇三巡琅琊、徐福东渡等著名历史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崂山太清宫、天柱山摩崖石刻、八大关等文化胜迹荟萃,康有为、蔡元培、闻一多、老舍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曾在此著书讲学,为青岛的文化底蕴增添了浓重一笔。这里还有胶州秧歌、胶东大鼓、崂山道乐的余音绕梁,胶州剪纸、传统焗艺、即墨花边的巧夺天工。文化遗产在展示城市文化底蕴,提升旅游品质,赋能人民幸福生活中呈现出愈发迷人的光彩。
近年来青岛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努力寻求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新突破。目前,全市共有13条历史文化街区,550处文物保护单位,近20万件(套)可移动文物。市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7项,其中国家级非遗项目16项,省级非遗项目72项。现有市级及以上非遗传承人123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5人,省级非遗传承人38人。
会议期间,特别举办了青岛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举办了非遗技艺体验、文创产品展示活动,邀请与会嘉宾与游客一起感受青岛持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各项实践。“青岛非常美,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风貌,都保存得非常好。”与会的洪都拉斯文化、艺术和遗产部部长贝莱斯分享了自己参观青岛老城区的感受,“青岛对于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所做的工作值得赞赏,希望青岛发展得越来越好。”
此次盛会的举办,是青岛加强与国内先进城市、亚洲各地间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交流与合作的绝佳机遇。青岛也将继续寻求文化遗产传承发展新突破,让文化遗产赋能美好生活,让青岛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城市魅力更加迷人。 (记者 贾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