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里,长沙有群永不“离线”的守护者丨凌晨的长沙样范

图片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舒元臻
  狂风、暴雨、电闪、雷鸣……6月,主汛期的夜晚,当居民大多已进入梦乡,有一群永不“离线”的城市“守夜人”却彻夜值守在各个角落,默默地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平安。
图片
“神经中枢” 一天上百个电话调度防汛
  6月18日零时,伴着风雨,记者走进长沙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这里正灯火通明。“你先坐一会,我把这个电话打完……”见记者进门,正在电话调度的防汛抗旱处处长鄢波平侧过头招呼示意。
  “强降雨云团回波缓慢东移北上,凌晨2时左右将影响我市,密切关注天气形势,加强戒备,加强值班值守,确保安全……”刚跟气象局会商完,随后和同事讨论雷达回波图、过去1小时降水数据、未来天气预判后,鄢波平又电话调度相关部门加强值班值守。
  “启动应急响应后,一天下来上百个电话都是关于调度。”鄢波平告诉记者,市防办承担市防指日常工作,负责组织防汛抗旱会商和日常调度,收集汇总并报告雨水情、灾情和抢险救灾进展等,提出防汛抗旱救灾方案及建议,还有协调、督促市防指各成员单位参与防汛抗旱应急处置工作,做好防汛抗旱预警预报发布等,堪称长沙防汛的“神经中枢”“最强大脑”。
  “我们主要起到一个牵头抓总的作用。”鄢波平说,“汛期1名防汛加强班,强降雨期间2名,启动应急响应期间市防办全体人员‘两班倒’,我基本上是24小时在岗在位。昨晚已经搞了一个通宵,两天没离开这里、没洗澡了。我们‘连轴转’很正常,天数要看天气情况。”
图片
最大愿望 看到“波平月上万家安”
  老家在岳阳的鄢波平2020年11月从长沙市应急管理局的另一个处室调到防汛抗旱处。防汛抗旱处除了组织协调水旱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外,还需协调指导重要江河湖泊和重要水工程实施防御洪水抗御旱灾调度和应急水量调度,组织协调台风防御工作等。
  采访期间,应急指挥中心、总值班室、办公室、防汛物资仓库……鄢波平穿梭忙碌着,时不时地还要打开电脑查看气象云图。
  “您对天气分析也有研究?”记者问道。
  “我毕业于大连海军舰艇学院,学过气象学。”鄢波平自豪地告诉记者,“领导说,‘搞过海军的怕什么!’我就这么来的防汛抗旱处。”
  “我们干应急的人都希望风调雨顺,就像我名字寓意的那样‘波平月上万家安’。”已到凌晨1时,雨已停,鄢波平看着雨后静谧的城市和深邃的天空说。他介绍,目前防汛抗旱处9名同志中,还有较真的老胡、敬业的老杨、随和的老余、老刘、踏实的陈诚、帅气的邵洪、开朗的剑锋和网名“蜗牛快跑”但做事严谨的慢性子老周,在防汛抗旱方面都算得上“老口子”。
  “高度警惕来自西南方向的强回波云团,晚上一场硬仗恶仗,坚决打赢!”这是17日白天鄢波平的调度提醒。18日凌晨2时后,预计的“硬仗恶仗”没有来,鄢波平暂时松了口气。
  真正是“怕它来,又怕它不来”,3时52分、4时31分、5时30分……鄢波平持续关注雷达回波图,并做了圈注,在微信群及时做了提醒。
  这个群叫“长沙市防汛抗旱工作群”,记者看到,群里有184人,鄢波平是管理员,“群友”是来自长沙很多单位的“应急”同仁,包括气象、水文、水利、消防、资规、住建、城管、交警等成员单位以及各区县(市)应急防汛人。“防汛应急响应预案启动后,各部门各司其职,如果遇到部门与部门之间需要协调,我们就会第一时间处置。”鄢波平告诉记者。
  鄢波平和同事们在指挥中心运筹帷幄,“群友们”同样通宵达旦,在长沙城的四面八方镇守。数据为证:在此轮强降雨过程中,城防办出动车辆设备455台次、人员1395人次处置内涝积水;水利部门调度水库腾库迎洪3110万方,出动巡查人员7216人次;资规部门开展“挪床行动”208户416人,组织避险转移235户542人,发生地质灾害2起均实现成功避险;城管部门出动车辆设备514台次、人员1194人次,对长沙桥隧进行巡查处置;交通部门巡查道路6000公里,处置隐患点75处;交警部门出动警力407人,对积水区域采取有效管控措施。
  凌晨近3时,记者走出市应急管理局办公大楼,雨后的长沙清新而迷人。车流飞驰而过,总有穿着不同制服的人在路上疾行,他们都是如鄢波平一样的长沙守夜人。
  “强降雨云团擦肩而过完美避开咱们长沙!”6时37分,鄢波平在微信群中发布,新的一天的工作又开始了。
  20日20时起,全市解除防汛四级应急响应。“你今晚回家了吗?”20日晚10时,记者发稿时问鄢波平。
  “16、17、18、19号晚上都没回,今晚回去了。”他回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