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太原有点“酷” ——太原晚报评论员侃夏至

图片
柔声细语 孙达佳
图片
犀利小哥 宋鹏伟
图片
周到暖男 梁 涛
图片
遛娃厨神 袁剑锋
  气温未必最高,白天正值最长,夏至这么快就到了。夏至年年有,年年不尽相同。夏至处处有,每一处有每一处的过法。在太原,夏至有点“酷”,专治各种不服。这里请来晚报四位评论员梁涛、袁剑锋、宋鹏伟、孙达佳,吃吃瓜、喝喝茶,聊聊太原夏至的各种玩法。
  1  清凉是资源
  梁涛:细心的“小伙伴”会发现,在北方,热浪常在河北、山东、河南翻滚,相邻的山西只有靠南的地方被包了进去,网友就说“太行山脉立大功”,把高温天气挡住了。
  袁剑锋:太原人有句话叫“凉哇哇的”,就是说这儿适合避暑。太原位于北纬37度至38度之间,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东、西、北三面环山,像个向南横扫的簸箕,对流频繁,一有热气,就被扫走了。
  孙达佳:黄土高原嘛,其实我们是住在山上,因为主城区海拔约800米。气象专家说,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太原和石家庄纬度差不多,但气温相差较大。
  宋鹏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长知识了。
  梁涛:所以然的因素还有人。这几年,太原大力开展全域治山、系统治水,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两山披绿、秀水穿城。森林覆盖率提高了,水域面积变大了,空气湿度增加了,对气候的调节作用越来越明显,体感舒适,有口皆碑。今年年初,太原获评“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名副其实。
  袁剑锋:宜居不仅仅是靠天吃饭,清凉是一种难得的资源,应该把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
  孙达佳:对,酷暑时节,难得清凉。清凉可以引客,也可以留客。“文旅+清凉”,给个皇上也不当。骑行、自驾、旅拍、露营、低空飞行……太原是个隐形旅游大市。
  宋鹏伟:有清凉加持,太原如虎添翼,打造特色夜市、推出味美小吃,“清凉夜”带火“夜经济”。在中国的北方,有个悄悄放空自己的地方,让你悄悄地闪闪发光。
  2  蛙鸣夏花开
  孙达佳:夏至是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主题。白天那么长,必须浪一浪。
  宋鹏伟:龙舟赛刚完,“浪”才真正开始。
  梁涛:有个十二中的校友说过一句话,“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
  袁剑锋:有个十二中的校友还说过一句话,“这里的水,多、清、静、柔。”
  孙达佳:记性不错嘛。这是当代著名作家梁衡的散文《晋祠》里的话,1982年入选初中语文课本成为范文,文中描写的就是盛夏时的晋祠。很多人循着梁衡先生的笔触来到了太原,按图索骥,找到晋祠,欣赏晋祠。
  袁剑锋:2019年,以《晋祠》一文做成的碑刻“扎根”晋祠,成为一处景观。
  宋鹏伟:在皇家园林亭台水榭间,走一走、看一看,读美文、赏美景、慢时光、小治愈。
  梁涛:要我说,出门随意走走也是好的。清凉太原,花开半夏。夏至正是太原一年当中植物最繁盛的时候。骑行汾河,访问荷花,听取蛙鸣。荷花一入诗词,便是清凉整夏。邀请三五好友,你看“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淡雅灵动,我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蓬勃鲜活。
  袁剑锋:半夏生,木槿荣。这个时节,木槿花在各大公园绽放,灿烂如霞。
  孙达佳:木槿花是形容女生的。《诗经》说:“有女同车,颜如舜华。”用舜华指代木槿花,喻指女子容颜之美犹如木槿,灿若云霞。但芳华易逝,如果能始终保持旷达的心境,那么每时每刻,都是好时光。
  宋鹏伟:蝉鸣也很有趣哈。蝉鸣声声入耳,好像用尽了气力。后来才知道,原来每只蝉都要经过漫长的修行,才能迎来破土的夏天,哪能不纵情高歌?
  孙达佳:愿每个人怀抱最饱满的光,迎接最美的夏,有惊喜、有偏爱、有例外。
  3  吃面喝羊汤
  袁剑锋:夏至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宋鹏伟:能不能说点我们不知道的。
  袁剑锋: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到达一年的最北端……
  梁涛:等等,这个好像也知道。
  孙达佳:接下来是不是要说:夏至承载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从人文风情到饮食习惯,都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袁剑锋:你看我稿子了?
  宋鹏伟:我就想问一句,夏至有什么风俗习惯和饮食习俗?饭点快到了,聊完了照着食谱去觅食。
  袁剑锋:先说风俗。夏至时值麦收,古代有在这个时候庆祝丰收、祭祀祖先,祈求丰年的习俗。今天,太原有的地方还保留着夏收习俗。
  梁涛:我也说一个。夏至时节,古代女子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物品,用来扇风,散去体热所生浊气,作用都是消夏避伏。
  孙达佳:古人真可怜,也没个电扇、空调,不过女的不用上班,这是我们的优势。
  宋鹏伟: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我就关心,咱啥时候说吃?
  袁剑锋:这不是来了?夏至时节,天气炎热,食欲减弱,在北方流行吃夏至面。新麦刚收上来,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梁涛:太原夏至也吃面,特别是凉面,又叫伏面,是地地道道的夏天美食。
  袁剑锋:做凉面不难。准备黄瓜、萝卜、香菜、小葱、大蒜、芝麻酱,想吃荤的再来点鸡丝或火腿。黄瓜、萝卜切丝,香菜、小葱切碎,大蒜捣成蒜泥,芝麻酱用凉白开稀释后加盐。凉面要和得硬一些,面条煮熟后,先放在凉白开中过一下,再浇上麻酱、放上菜码,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麻酱凉面就齐了。
  孙达佳:袁老师天生有做饭潜质。
  袁剑锋:我听说,太原夏天还有一件怪事,就是喝羊汤。
  宋鹏伟:这个好,先吃面来再喝汤,美得很!
  袁剑锋:据说在古代,夏天的祭祀一般在夏至前后举行,感谢馈赠祈祷丰收。人们煮全羊牺汤,先泼向田地,然后全村享用,这样的风俗一直流传到现在。 
  孙达佳:还是古人豪横。
  袁剑锋:“六月牺汤赛人参”,三伏天喝牺汤,能够驱散积热,排出毒素,起到“冬病夏治”的神奇效果。一碗牺汤下肚,大汗淋漓,神清气爽。
  梁涛:太原这个地方气候养人,景色养眼,美食养胃,不服来战。
  4  演出开始了
  宋鹏伟:说起热来,今年尤其热。热得越来越早、越来越猛。
  梁涛: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夏天到太原来避暑,可还行?
  孙达佳:要聊这个,我可就不困了。
  宋鹏伟:太原夏天的样子在于又热又凉快——温差大,中午虽然温度高,但早晚凉爽,可以充分感受大自然的任性。
  袁剑锋:山西周边省市的游人,无论是坐高铁还是自驾,抬脚就能来太原串门,利用周末两天时间,太原景点集中,足够一网打尽、挨个打卡。
  梁涛:旅游线路很成熟,太山、蒙山、天龙山,相隔不远,各有特色,想玩水,就去晋阳湖、汾河二库、汾河景区,晚上看一场“如梦晋阳”。这情绪价值,不低了哇?
  孙达佳:可以玩在太原,住在太原,辐射周边,大院、寺庙、古城墙,随便转。
  宋鹏伟:没错。无论你是看建筑,还是赏壁画和泥塑,都能感受到跨越千年的震撼。看不够,根本就看不够,而且人还不算太多,建议沉浸式体验。
  孙达佳:还有一些散落在山西各地的古建宝藏,值得发烧友去探索和挖掘,地上文物看山西,应该学习梁思成和林徽因,踏勘踏勘。
  袁剑锋:提个醒哈,太原如今有了新绰号——歌迷之城。这两年,太原迎来了任贤齐、蔡依林等众多一线明星。
  梁涛:夏天就是要出门嗨,就是要出大汗,来太原听一场演唱会,亮着手机喊“演出开始了”。散场后开启“逛吃”模式,“面食之都”名不虚传。嗨歌和碳水,可敌炎夏酷暑。
  宋鹏伟:关键是“价格便宜量又足”,实在想不出不来的道理。这就是宝藏城市啊,我的宝藏同事们!
  本文撰稿:宋鹏伟 梁 涛 袁剑锋 孙达佳
  漫画制图:雷 蕾 陈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