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县:打好度汛“主动仗” 织密防汛“安全网”

保定晚报讯(记者刘亚辉 通讯员杨瀰)6月19日,高阳县在潴龙河千里堤团丁庄险工组织2024年防汛应急演练。这是该县打好度汛“主动仗”,织密防汛“安全网”的有力举措之一。
据了解,作为雄安新区南大门的高阳县,肩负保京津、保雄安政治责任,境内有孝义河、潴龙河、小白河3条河流穿境入淀,包含马棚淀蓄滞洪区、淀南新堤蓄滞洪区和四门堤蓄滞洪区,涉及7镇88村7.4万户19.5万人。正值汛期,为确保安全度汛,高阳县各部门多点发力,积极作为,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该县调整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充实防汛专家队伍,组织各镇街把老水利员和有抗洪实战经验的党员群众加入到县乡村三级指挥部;完善县包镇、镇包村、村包户机制,压实包保责任,确定各级主要分包责任人174人,明确堤防巡查、险工险段、蓄滞洪区各类责任人员313人。该县出台《气象预警和应急响应联动工作意见》,突出临灾预警,做好点对点精准预报和滚动更新,强化预警指向性,落实直达基层防汛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确保一旦发生险情,抢险指令在最短时间直达基层。
为保证险情突发时群众清楚怎么转移、转移到哪,该县修订完善《受洪涝威胁区域清单》《受洪涝威胁人员转移清单》《防汛避险人员转移预案》“两清单一预案”,组织专题学习《河北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各级各部门分别组织宣传培训会议,并通过“两微一端”、乡村广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发放宣传明白纸5.2万份、《条例》手册1万册。全县3个蓄滞洪区涉及的所有村镇,分批组织开展防汛避险人员转移和抢险演练,各镇街干部群众针对《防汛抗旱预案》开展专题培训,有效增强大家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围绕潴龙河行洪河道,该县实施总投资9.62亿元的千里堤加固工程和潴龙河治理工程。两个工程已于4月30日开工,正在加快建设。该县持续开展防汛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对发现的问题逐项建立台账,逐项整改落实,并就整改情况进行全程督办,确保整改质量和效果,坚决把隐患消灭在萌芽之时、致灾之前。针对防汛现状,该县重点储备编织袋、桩木、钢管、快艇、帐篷等抢险、救援物资,今年还安排专项资金,将河道堤防抢险物资作为补充重点,补充编织袋、桩木、钢管等防汛物资,保证应急时调得出、用得上、数量足,同时,对卫星电话、监控网络、预警系统等进行全面检查、维护保养,保障通讯畅通、信息灵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