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举行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

图片
图说:复旦大学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举行 采访对象提供(下同)
6月20日,复旦大学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在正大体育馆举行,一万余名复旦学子作别校园,奔赴世界各地,开启人生新征程。
上午9点,复旦大学2024届本科生毕业典礼举行。校领导、教师代表,校友代表毕业生家长代表等共同送别3702名2024届全体本科毕业生。
复旦校长金力在题为《让创新成为生活方式》的讲话中指出,创新者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复旦人将来无论做什么,都应该不懈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数学中心首席教授数学科学学院教授沈维孝送给毕业生们两句话。第一句话,沿着看准的目标前进,勇往直前。他勉励同学们,抵御“热点”领域的诱惑,坚持自己的道路。1991年沈维孝上大学期间,数学是冷门学科,社会对数学不热情,数学自身发展似乎也没有亮眼的成果。现在,数学学科得到高度重视,数学难题的研究也屡获突破。“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通过不懈努力,攀登属于自己的高峰。”保持自信,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沈维孝在研究生阶段读第一篇论文的进展缓慢,有时一句话要花两个星期才能搞清楚,他坚持了下来。第二句话,永远不要忽略当下必须要做的事情。读硕士时,找不到合适的研究课题,感觉自己离牛顿、黎曼越来越远,沈维孝也曾迷茫,即使如此,他给自己设立合理的学习计划,每天按计划完成。20多年后的今天,他成为卓越的数学研究工作者。“人的精力有限,但只要找到自己热爱并擅长的领域,全力以赴,便已足够。”
毕业生送给母校的毕业纪念礼物是“‘卓越有趣’的‘复旦特质’积木”。受“乐高思维”和AI4S启发,毕业生代表主要利用MOSS大模型,搜集分析了毕业生入学以来的新闻报道,得到100个与复旦学生相关的关键词。毕业生将这些关键词做成100种乐高积木块;选择了代表祝福毕业生“666”的6种颜色;制作了拼乐高专属小程序。在毕业典礼暖场环节,全体本科毕业生通过小程序,挑选了自己喜欢的乐高积木块和颜色。接下来,通过AI程序,用全体本科毕业生的积木块,生成复旦地标的像素模型。
图片
随着积木块缓缓落下,光华楼的乐高像素图案在大屏幕上逐渐形成。代表着全体学生本科生活的共同回忆,也代表了全体复旦人齐心协力的团结精神。毕业生代表邀请党委书记裘新老师将“卓越”和“有趣”两块乐高积木板拼上模型,完成最后一步的拼装,与2024届本科毕业生共同完成了这份毕业纪念品。
下午2点,复旦大学2024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举行。
“我听到的复旦校园很美丽,有鸟鸣、瀑布声,还有人们跟我打招呼。”复旦首位盲人研究生朱苓君在毕业纪念片中讲述了她听到的复旦校园。
校长金力以《用创新写好自己的“无字之书”》为题,勉励毕业生通过持续创新书写自己的“无字之书”,不断拓展知识的边疆、认识的边界,努力塑造出独一无二的人生体验和创新生活。
临别之际,2024届全体毕业研究生向母校送上特别的礼物——“百廿光华 复旦再相聚”。整幅作品由同学们自主绘图设计,用近10万块拼图拼接组成。各院系的吉祥物欢聚在相辉堂、简公堂、奕柱堂等复旦源主体建筑前,代表全体毕业生在复旦的珍贵记忆。从学生转变为校友,同学们期待着“复旦源”建筑群的全新亮相,希望明年母校120周年校庆时能走进新的校史馆、博物馆、艺术馆。“借由这幅作品,代表我们这一批最年轻的校友,向全球复旦校友发出邀请,让我们‘百廿光华,复旦再相聚’!”
新民晚报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