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付费大盘连跌超10天:原生端与IAA模式正侵蚀投流池

全文2442字, 阅读约需7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短剧热度大盘连续下跌超过10天,引发业内人士担忧,短剧市场是否真的掉了?

02业内人士表示,短剧大盘数据下滑可能与原生端和小程序投流分流有关,同时受到618、高考等外部因素影响。

03另一方面,免费剧模式的兴起分流了IAP付费市场份额,使得短剧市场面临更多挑战。

04尽管如此,短剧市场正经历阵痛期,渠道变迁为内容创作者带来更多机会。

05乐观来看,短剧渠道的变迁能激发新的商业思考,等待做好内容产品的创作者有更多机会。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新腕儿洞察
根据短剧行业数据公司WeTrue一点查剧显示,短短半个月内,短剧热度大盘总量从7500万量级下滑到6000万,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担忧。
毕竟,在当前的内容市场,短剧被看做新增量的未来,牵动着数万从业者们的命运。
短剧大盘是否真的掉了?又因何而掉?新腕儿对此进行了一番调研。
热度值不代表真实消耗,仅反映短剧热度情况,具备一定参考性,但不代表全貌。
大家焦虑了
6月20日早上八点,新腕儿日常发布日榜,标题中的热度值,唤醒了群友们的焦虑。
6月19日当天,短剧大盘热度值只有6086万。
这是什么概念?
新腕儿专程梳理了最近20天内短剧热度值大盘走势,感受下过山车般的刺激。
图片
从6月1日至6月10日期间,短剧热度值大盘基本还游走在7000万以上。
6月1日、6月2日都稳定在7500万,后来三天一次性跌去500万上下,待6月6日、6月7日、6月8日三天再回弹到7500万上下,短剧大盘总量便一路向下。
6月9日、6月10日,短剧大盘总量还在7225万、7014万,到6月11日大盘正式跌至7000万以下,6973万、6744万、6666万、6564万……6086万。
6月前10天还在挣扎,后来的10日内开始逐步走低。
短剧社群从业者们开始焦虑了。
「快跌破6000万了。」
「是短剧的风口期过了吗?」
「被品牌+免费短剧冲击的?」
其实这场集体焦虑来得并不突然。
大家都应该注意到了,在最近一段时间,日榜榜一来回变换,每天的榜一剧都不同,鲜少有剧能蝉联榜一,而且榜一与榜二热度值相差并不大,而且大都低于500万了。
也常有人吐槽最近上榜剧都不好看。
这一内容迹象证明短剧市场正处于波动期。整个行业内容风向和数据极不稳定,背后折射出各家主体的战略思路和市场投入方向,正面临着调整。
6月,是分级备案新政官宣的月份,对行业产生的影响分为两个方面。
一个方面是,很多剧都在备案,市场剧集数量减少,自然造成大盘数据萎缩。
另一方面,在备案新政的压力下,平台们也在观望备案审查的尺度,同时抖音和快手也在关注国家政策,很多剧制作完成的剧,还没有上线,大家都很谨慎。
同时,这个月份,恰逢高考、暑假、618大促,各项外部因素对短剧投流大盘数据造成挤压。
做什么内容,可能都没想好。
大家是有些慌了。
原生端分流
短剧大盘日渐萎靡之时,从业者们是否会选择离场?大家如何认知这场数据滑坡?
新腕儿这两天联系了不同产业端的从业者,整体心态还算稳定。
「免费涨了, 跟最近大量下架剧也有关系,很多剧审核后都被干掉了,不过整体还行。」某投流公司创始人表示,这家公司前段时间刚做出一部爆款剧,剧质量受好评。
也有人否定了大盘数据下滑的现象,表示消耗量都跑到原生端了。
「大盘数据下降仅代表小程序剧场的消耗下降,抖音迟早有一天会去中心化,让内容方更好的变现,所以原生端的流量增长是趋势,而大部分数据平台是不能抓取抖音内部数据的。」某MCN负责人表示。
跟另一家江苏的短剧公司负责人交流时,对方也是类似的观点,「总体没有降,量都到别的渠道了,大家焦虑只是不知道情况。」
该公司的短剧不做投流,主要是原生流量。公司自制的短剧直接跟抖音、B站等平台合作,自持版权,授权平台播出一定时间,赚取看剧收入。
负责人表示,他们这种原生流量与投流,完全是两种流量逻辑。
原生流量是平台自然流量,而投流数据是通过资金和素材投资后,换取的野生流量,后者为竖屏短剧最原始经典的玩法,风险大,收益也高,相对来讲,原生流量的路径更显保守。
据了解,原生端和小程序投流构成的双发逻辑,正成为短剧行业的普遍做法,大家的短剧运营思路更加灵活。
从上述MCN负责人了解到,最近找他合作「视频号、影视号要求改成剧场号」的类似合作需求很多。
剧场一般会自己买一些影视账号改成剧场号投放自己的剧。
与上述两位负责人沟通后可以得知,短剧的渠道正变得越发多样化,高成本、专业且玄学的投流已不再是短剧变现的唯一渠道,原生端渠道的补充,保证了一部短剧上能高举,下能兜底。
短剧IAA分流IAP
如果说客观意义上的原生端渠道,分流了短剧原本大盘总量,那么时下所处的节点,也是致使短剧大盘数据走入谷底的另一项原因所在。
「618的影响,好多因素吧。」投流平台负责人说。
其他人也有类似的认为。「恰好是618电商节,高考,各方加大投流,流量价格上升,很多剧投流会更加克制。」
当然,各项外部因素的夹杂下,让短剧难上加难,真正让短剧投流大盘数据滑坡的原因,很可能是免费剧。
自短剧风靡,关于IAA「广告解锁免费观看」和IAP「用户付费观看」模式的讨论就没有中断过。
有人说,「一部分流量跑到拼多多的免费短剧广告解锁了。」
其实,据新腕儿跟字节内部人士了解到,从今年年初开始,字节就加大了IAA流量池,给予IAA业务战略上的支持和助力,而对于拼多多的广告解锁短剧,他们似乎并没有太大的感知。
也就是说,今年IAA免费模式将逐步崛起,分流IAP付费市场份额。
消息人士透露,目前光IAA大盘日数据已经增长到2300万,还有进一步上涨的趋势。自此,短剧不再是单一的投流渠道,它可以做原生端付费,待成为二轮剧、三轮剧后,还可以做IAA模式,短剧生命力和价值得以延长。
图片
字节旗下的免费短剧APP红果发布了5月分账战报,数据惊人,已经首发过的短剧在红果迎来第二春。
消息人士透露,红果短剧目前日活已经超过2000万。
还是字节狠,卷起来连自己人都打。左手巨量付费短剧咔咔赚钱,右手免费短剧吸引用户关注,此消彼长,肉都烂在了自己锅里。
从人性来看,不掏钱看剧是符合人性的。利用信息差和时间差的付费模式可能很快要走到尽头。
短剧已然进入一个新阶段,后来者几乎没有机会,站在台上的选手们只能卷自己。
新腕儿从多个渠道获得的信息显示,虽然付费大盘稍有下跌,但其他类似IAA的短剧收入模式在兴起,说不定以后就会有首发短剧直接免费观看,各位一定要密切关注赛道动向。
一位横屏剧从业者跟新腕儿聊起近况,他说竖屏剧大盘热度会牵动横屏业务的投资量,去年还有很多投资人找他们拍竖屏,「我要是拒绝了,他还说我看不起他,但今年明显少了很多。」
现在的资方只会和已经有成功数据的团队合作了。
他现在也很焦虑,可焦虑也没什么用:
「嗯。年底的时候再看看,如果实在做的不太好,就要改改年计划了。」
短剧市场正经历阵痛期,抛开618、高考等客观因素不谈,乐观来讲,短剧渠道的变迁,一定是机会所在。
竖屏付费短剧的商业模型与消费品很像,但也不一样。后者没有前者如此重人力,而前者比后者的变现链路要短得多。
这场渠道的变迁,很像消费品界所发生过的变迁,每一场渠道变现来袭时,总能激发出新的商业思考,更巧妙的切入机会。
在这种时期,越是做好内容产品,耐心等待,就意味着更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