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遍全网的“多车串联掉头”是他发明的

央广网重庆6月21日消息(记者王海)近日,一段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显示重庆市沙坪坝区黄桷园路口多台车辆“同时掉头”的壮观景象。这一革新举措,源自沙坪坝区公安分局交巡警支队秩序大队副大队长刘辉的“多车串联掉头”系统。该系统让原本只能排队掉头的车辆,实现了“肩并肩”一齐掉头,有效提升了交通效率。
图片
刘辉与同事分析数据(央广网发 沙坪坝区公安分局供图)
加装护栏 引发“掉头堵车”
2021年,为解决小龙坎正街交通拥堵问题,交巡警支队在道路中间加装了隔离护栏。然而,此举却导致路口掉头需求猛增,引发新的拥堵问题。刘辉通过现场观察和统计发现,早晚高峰时段,沿途多个路口有数十台车辆需要掉头。
反复试验 “多车串联掉头”落地
为解决这一问题,刘辉深入研究“多车串联掉头”理论,并通过软件测算车辆转弯半径、反复试验和上千次测试,最终确定了最准确的转弯半径和车位间距等数据。2021年下半年,“多车串联掉头”在小龙坎正街石碾盘路口试点成功,随后在沙坪坝区多个路口推广应用。
图片
刘辉开发的管控系统(央广网发 沙坪坝区公安分局供图)
智能预警系统 防止下穿道淹车
除“多车串联掉头”外,刘辉还创新开发了城市下穿道(隧道)积水智能预警及联动管控系统。该系统通过水位感应器和交通指示灯,实时显示下穿道积水情况,有效防止了车辆被困水中的情况发生。目前,该系统已推出2.0版本,并获得重庆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和市公安局通报表扬。
从基层来 服务群众
刘辉自2011年入警以来,一直在基层一线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交通管理和服务群众经验。调入秩序大队后,他凭借多年的基层经验和创新思维,成功解决了红岩文化景区和南开下穿道等处的交通拥堵和安全隐患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