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面貌改善之后 农家小院的绿化带里种些啥?

封面新闻记者 黄晓庆
6月20日,四川省资中县铁佛镇栢龙村橙果百户大院,一条干净整洁的入户路,从村道分岔后向内延伸,将几个农家小院串联起来。道路两侧,废弃砖块拼凑的绿化带里生机勃勃,瓜果飘香。
图片
航拍
农村面貌改善之前,马路两旁的边坡不仅长满了杂草,而且还成为了村民的垃圾场。
今年初,柏龙村因地制宜实施农村面貌改善行动,在基层党组织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拿出自家的锄头、扫帚、镰刀等工具对道路两旁的枯草杂物、生活垃圾等进行全面清理。
改造后的绿化带种些啥?“为了充分发挥村民主人翁的作用,我们把绿化带分给了对应的村民,让他们自由种植花果蔬菜。” 栢龙村党支部副书记赵彩琴说。
图片
绿化带里种了红檵木和蔬菜
72岁的王开义高兴坏了,两年前,自建新房的时候,他在边坡上种了李子树、桃子树。如今有了绿化带,他赶紧吩咐儿子买来了2000株红檵木栽在树下。这个时节,李子和桃子正当成熟,果实累累的树下郁郁葱葱。
村民唐义华则在绿化带里种上了各种蔬菜,黄瓜、苦瓜沿着藤蔓自由生长,她还特意在支架中间悬挂了一个装了驱蚊药水的矿泉水瓶,瓶身上沾满了小蚊虫。
图片
王开义摘李子
改造远不止于新建绿化带,以前大院周边的水沟乱七八糟,竹林下家禽棚臭气熏天,公共区域空地坑坑洼洼。村干部带领村民整治水沟和畜禽棚舍,粉刷偏杂房,清理残垣断壁改造成微菜园。
王明华家门外有一个空坝曾经杂乱不堪,村里将院坝硬化后,仅保留正中间那棵枝繁叶茂的无花果树,小院变得宽敞明亮。
图片
硬化的院坝保留了无花果树
不远处的小山坡上,原本有一个荒废的大坝,长满了杂草。经过改造,这里成为了村民喜爱的文化广场。为了方便大家伙通行,王开义主动将自家土地里的8棵柑橘树砍了,让出的土地再经过硬化,连接文化广场的道路从80厘米拓宽为了3.5米。
夕阳西下,周边的村民陆陆续续来到文化广场,或饭后消食健身,或围坐在一起聊聊家常,一幅怡然自得的和美乡村画卷令人生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