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咖啡粉、挥拳相向,Manner店员缘何失控?咖啡师揭秘工作内幕,心理专家:可能被“情绪劳动”绑架了

全文2869字, 阅读约需9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知名咖啡品牌Manner因店员在与消费者纠纷中泼咖啡粉并大喊投诉而引发关注。

02有网友质疑店员失控原因,心理专家表示可能受到“情绪劳动”的绑架。

03Manner咖啡师透露,高强度的工作与飞速扩张导致员工压力巨大,薪资水平却无法满足期望。

04然而,仍有许多同行选择加入Manner,因为其底薪已是行业较高水平,加班后能拿到额外薪水奖励。

05专家建议,正确面对和表达情绪,需要认识到情绪的存在,并尊重它们,找到适当的方式和方法来表达。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两则关于知名咖啡品牌“Manner”的视频在网络热传。
6月17日,Manner咖啡上海威海路716号店里,一店员在与消费者产生纠纷的过程中,猛然泼了消费者一脸咖啡粉, 并大喊“你投诉呀”。有目击者透露,当时被泼咖啡粉顾客疑因等不及咖啡的制作而催单,而涉事女店员表示等不及可以给顾客进行退单处理。顾客疑似不满该处理结果,于是两人发生争执。
图片
与此同时,“上海Manner一男店员殴打女顾客”一话题也冲上热搜。流传的视频显示,Manner咖啡上海浦东梅花路门店,一名男性员工与女性顾客疑似因等餐时间发生争执。
图片
上述事件引发了网友对Manner咖啡师的工作情况的关注。
高强度的工作与飞速扩张
据界面新闻报道,在社交平台上现已有许多关于Manner咖啡师工作强度的抱怨。同时,也有顾客反映附近Manner门店的咖啡师变少了,甚至高峰期出现“一员一店”的情况,出餐效率极低。
一位在华东地区的Manner咖啡师向界面新闻透露,“现在,Manner会按照门店业绩分配人手,日营业额5000元以下的,一个店只派一个人,日营业额在6000元及以上的才会派两个人。”
若以一家Manner门店仅有一位咖啡师的情况为例,如果该店能够完成日营业额的上限目标5000元,那么以Manner单杯价格在15元左右计算,该店一个员工一天最多要做333杯咖啡。这位咖啡师还需要同时承担理货、制作咖啡、点单、清洗等全部工作。
此外,Manner为咖啡师规定的上班时间通常是早上7:00至晚上10:00。由此粗略计算,一杯咖啡的制作时间平均需要2.7分钟——在工作中间丝毫不停歇的情况下。
在营业时间之外,Manner后台小程序并不会关闭。也就是说,如果顾客在非营业时间下单,Manner的咖啡师甚至能在早上一开门就看到堆到地上的订单。
“如果中午吃饭的时候有单子来,就需要先处理单子而不吃饭。”上述咖啡师说。
在这样的工作节奏之下,咖啡师还要避免被顾客投诉。
“总部对客诉的处理方式令员工承压。”该咖啡师向界面新闻透露,Manner对顾客投诉的第一处理方式就是直接退单,造成投诉的员工会被总部“开单子”,规定称,累计够三张单子就会被辞退。
“它不会帮着合作伙伴(即员工)说话,反而会责怪,不会在顾客身上找原因,所以有种说法,只要你一直投诉,就一直有免费的Manner可以喝。”
更关键的是,从任职的员工角度,这样的工作强度却并没能换来理想的薪资水平。
据上述Manner受访咖啡师透露,即便是一线城市,Manner的咖啡师月薪也基本约在5000元,例外情况是员工疯狂加班、舍弃双休,才能拿到额外薪水奖励。同时员工需要随时听从公司派遣去往任意门店工作,排班时长也是公司掌握绝对主导权。
“如果明天你本来要休息,但公司突然排一个班给你去上,不能拒绝,一旦拒绝就会把全勤给扣掉。”他说。
但依然有许多同行前赴后继选择Manner,是因为Manner为员工开出的底薪已是行业较高水平,而舍命加班后能拿到的数字,在这个行业内也已算是天花板。
与之相对应的,是Manner拓店的步伐。 官网显示,Manner coffee于2015年在上海成立,该品牌隶属于上海茵赫实业有限公司,主打产品有拿铁咖啡,浓缩咖啡,意式咖啡,产品价格主要集中在15-25元。基于上海本土COFFEE文化向全国辐射,发展至今已是中国最大的精品咖啡连锁品牌之一。2023年10月30日,Manner在上海北外滩迎来第1000家直营门店,提前完成了当年的门店扩张目标。一天后,Manner宣布第1100家店时代即将到来,一个月后又表示将迎来全国第1200家店,抓紧在年底跑马圈地,进一步提升门店规模。另据南方都市报报道,截至6月10日,Manner在全国拥有1295家直营门店,其中上海市门店数量最多,为544家,其次为广东省,189家。
心理专家谈manner店员失控
对于店员失控,网友议论纷纷。有网友认为店员太冲动:“控制不了情绪,就不要干服务行业”“不管怎样都不应该动手”“……也有网友认为店员此举或许事出有因:“感觉是被逼到崩溃了”“求全部视频,讲清楚事情原委”……还有不少网友代入到自己打工人的身份:“当下打工人精神状态一览”“打工人何苦为难打工人”……
据@微博健康,国民心理健康研究院暨社会心理服务产业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特邀讲师、济南大学硕士生导师 @心理罗清军 应 @微博健康 邀请,对此事进行了科普解读。
Manner员工的歇斯底里,可能源于“情绪劳动”过重。
我们总会忽略一种劳动叫做情绪劳动,上班,尤其超长时间的上班对我们最大的影响就是情绪劳动大,就是我们说的可能内耗多。
情绪劳动是我们在工作中,为了更好应对同事的人际关系,维护客户关系,需要管理和调整自己情绪的过程,比如那些难缠的同事、不讲理的客户、画大饼的老板,在适当的工作时间,我们的内心会有一个期待和接受程度。但是随着工作时间增加,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情绪劳动,比如热情、认真、冷静、关心、耐心,甚至假装开心,不断给自己打气、不断内心建设。而情绪作为一种劳动,得到回报理所当然,但是大部分的加班、长时间工作背后的情绪劳动是被忽略的,成了“工作的必然”“必须要做的事情”。在承担更多情绪劳动的时候,不被看见、不被理解、情绪无法安方,才会导致我们更累。
长时间的工作会影响人的智商,也会导致心脏病和中风死亡人数增加,工作时间过长给身体造成的不可逆伤害也在增加。最关键的是过长工作,也在慢慢模糊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导致没有充足时间休息、调整、给身体充电,一直在透支,从未有停歇,会进一步加大负面的情绪,让我们觉得心累、心慌、难受、无法适应。
如果有自己男女朋友,孩子的上班族,在长时间工作,还会有无法照顾家人的愧疚感,也会进一步加深对长时间工作的厌倦。
工作压力如怎样压垮一个人的?
突发的情绪、突然的崩溃,都是情绪压抑久了的结果,情绪不会消失,只会转移。就像心理学鼻祖弗洛伊德说的一句话:“未被表达的情绪永远都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活埋了,有朝一日会以更丑恶的方式爆发出来。”
压抑的情绪,终会爆发。
适当表达情绪,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也可以让他人更好地理解我们。
未被表达的情绪,如同被压抑的火山,一旦爆发,其威力往往超乎想象。这种爆发可能表现为心理上的困扰,如焦虑、抑郁等;也可能表现为行为上的失控,如冲动、攻击等。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平时很温和、不会发脾气、什么时候都自己忍受、宁可自己难受也不愿意让别人不舒服,这类人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压抑情绪,用情绪来伤害和攻击自己,比如一些女性妇科病、一些身体的疼痛、结节,都是情绪压抑的结果。我们也听过一句话“别惹老实人”,“不要激怒老实人”原因也在这里,这部分人平时都可以忍气吞声,也不愿意去攻击别人,甚至他们不会表达需要,但是当外在刺激挤压的时候,比如你的羞辱、你的不讲道理,对方的情绪会瞬间爆发。
明知道压抑情绪不好,我们为什么还会压抑呢?因为情绪压抑是一种潜意识防御机制,人为了保护自己免受痛苦情绪的影响,会将这些情绪隐藏在潜意识中,但是压抑久了的情绪,终究还会造成内心的冲突、身体的不适,看似都是小事,挤压多了,内心早已千疮百孔。最后可能一个很小的事情,成了导火索,这时候我们爆发了情绪,宣泄了不满,也容易让别人在道德层面抨击当事人,指责当事人。因为人总是会疏忽行为背后的情绪,情绪背后的需要,很难真正看到这个人真实的内在,毕竟批评一个人比看到一个人更容易。
如何正确地面对和表达情绪?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情绪的存在,并尊重它们。无论喜悦还是悲伤,都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部分,它们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其次,我们需要找到适当的方式和方法来表达情绪。这可以是通过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也可以是通过艺术、写作等方式,将情绪转化为创造性的表达。
来源:界面新闻、@微博健康、南方都市报、公开报道、网友评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