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本土生物药企与跨国药企“联姻”,武田成亚盛医药第二大股东

医药资本寒冬下,中国本土生物医药企业与跨国药企“联姻”的故事再度发生。
6月21日上午,亚盛医药(06855.HK)宣布,公司已向武田成功配发总共2430.7万股股份,每股价格约24.1港元(约相当于3.09美元),公司也收到了武田7500万美元股权投资款项。
从亚盛医药公布的公告来看,通过这次增发融资,武田成为了亚盛医药的第二大股东。
亚盛医药是中国本土医药企业,聚焦在肿瘤、乙肝及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等治疗领域开发创新药物。2019年10月28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武田是一家总部位于日本的跨国药企,专注于肿瘤、消化、神经科学及罕见病这四大领域。
图片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生物医药资本市场遇冷,且持续到现在,市场何时会转暖,还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这种局面不利于生物医药企业进行融资研发。
2023年12月底,跨国药企阿斯利康打响了收购中国本土生物医药企业亘喜生物第一枪后,相继有诺华收购信瑞诺医药,Nuvation Bio收购葆元医药,Genmab收购普方生物这些交易出现。
区别于前述这些企业被跨国药企并购,亚盛医药则是找到了有实力的跨国药企作为公司股东之一。
武田与亚盛医药的合作,除了股权交易外,双方这几日还签下了一份独家选择权协议。亚盛医药还有望获得更多的现金。
亚盛医药在6月14日发布的公告中表示,公司就第三代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耐立克(奥雷巴替尼)与武田达成独家许可协议。一旦选择权被行使,武田将获得中国之外开发及商业化奥雷巴替尼的全球权利许可。
根据该选择权协议的条款,亚盛医药将于协议签署后收到1亿美元的选择权付款,并有资格获得最高约12亿美元的选择权行使费以及额外的潜在里程碑付款。
奥雷巴替尼是亚盛医药首款,也是唯一一款实现上市销售的药品,已在中国上市,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截至2023年年底,奥雷巴替尼实现上市以来累计含税销售额3.62亿元(含增值税金额)。不过,这样的销售额还无法满足亚盛医药的研发支出。亚盛医药正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及欧洲开展40多项临床试验,其中5项为全球注册三期临床研究。
2022年、2023年,亚盛医药的研发费用分别为7.43亿元、7.07亿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的现金及银行结余是10.94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减少了3.99亿元。
除了上面这些动作外,亚盛医药还在寻找更多的融资渠道,公司在筹划赴美国IPO上市中。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