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丨村干部被指用村民存折套补贴,涉农资金管理不该稀里糊涂

涉农资金不仅关系到老百姓的现实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公正,就该做到公私分明、清清楚楚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罗田县河铺镇严家河村村民严先生反映,村干部疑用村民存折套取补贴款,“我的存折村干部拿去用了,一共有13万元左右的补贴发下来后被他们取走了”。对此,河铺镇纪检部门相关负责人称,此事系农村三资管理问题,已调查并处理,“并没有任何人拿到自己的钱包里去”。
图片
村民所说“存折”,指的是村民接收粮补、低保等资金的涉农存折,俗称“一本通”“一折通”。这个存折按理说应该握在村民自己手里,但在一些农村地区,村上为了办事的方便,可能会“代管”这些存折,用于办理收取、支出公私资金等需求。
至于报道中严先生指认的“13万资金被取走”,即属此类情况。不过,据严家河村现任村支书称,确实用过时任村组长严先生的账户领过补贴款,这些补贴款主要用作村中小型公益性项目支出。因为当时农村好多老人没有卡,就商量用严先生折子走一下账,取出后又发给了村民。此事系农村三资管理问题,纪检部门已处理两人。
也就是说,这一笔笔提现可能不存在冒领贪占、套现私分等情由。然而,纵如此,涉农资金的发放和使用如此公私不分、混乱含糊,公共资金走私人账户,一个私人户头管理多项资金,也令人担忧。
如今农村的事务千头万绪,为了避免“过手剥层皮”,将涉农资金完全走账,不走现金,固然不失为一个有效的办法。只是,即便走账也应采取更清晰、规范的操作办法,而不是任由村干部以私人账户的渠道,来回走账。
或许,在村干部那里,这个事情能够“说得通”“讲得清”,但到了村民那里,多笔资金来来往往,又兼缺乏及时解释说明,时间一长,怕是难以让人信服。
特别是,因为涉农资金往往牵扯甚多,人头多、名目多、标准尺度不一,村民担心一些干部化公为私、徇私舞弊等,也并不让人意外。如果村务公开做得不到位,村民的猜疑就得不到消除。
具体到这起事件,既然13万资金取走后都发放、补贴给村民了,那么不妨公开一下具体去向,一笔一笔向村民公开用途,只要账目对得上,则所有的疑惑自然会烟消云散。有没有装到自己钱包,空口无凭,得拿出有力证据来。
事实上,近年来因村民存折被村干部保管,而导致涉农资金被套取挪用的案例,并不鲜见。对于涉农资金发放,早有明文规定,不准擅自以补贴抵扣任何款项、不准截留挤占和挪用补贴资金、不准村组干部或他人代领补贴等。这些年来,多地都出台了加强农村集体“三资”规范化管理的措施。然而,在部分地方仍时有发生不符合政策和规定的做法,这些理应尽快纳入制度化管理,不能再稀里糊涂了。
说到底,涉农资金不仅关系到老百姓的现实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的公平公正,就该做到公私分明、清清楚楚。这也是基层治理的基本伦理,不能搞“差不多”“马马虎虎”那一套。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龙之朱
编辑 赵瑜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