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韩国视为国宝的500年历史印玺,上面的文字却证实是中国的恩赐

最近韩国国立故宫博物馆向媒体公开展示了部分地下库房珍贵藏品,其中包括一枚朝鲜王室印玺,据韩国国立故宫博物馆称,这枚朝鲜王室印玺历史超过500年,被韩国政府认定为国宝级文物。
图片
从照片中可以看出这枚印玺是乌龟造型,如果熟悉中国历史的人应该都知道,这种造型的印玺一般都是中国古代皇帝赐给藩王的印玺。
没错,韩国国立故宫博物馆展示的这枚被他们当作是国宝级文物的朝鲜王室印玺就是当初中国皇帝赐予他们的。
中国明朝时期,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时,朝鲜李氏王朝太祖李成桂消灭了高丽王朝统一了朝鲜半岛,但是李成桂需要给自己找一个强有力的靠山保护,于是李成桂主动向中国大明王朝称臣纳贡,并请明太祖朱元璋为朝鲜半岛钦定国号。
图片
李成桂当时选了两个国号,一个是朝鲜,这个名字的原因是在古代时,中国古代商朝时期,商纣王的叔叔箕子在商朝灭亡后东渡朝鲜半岛,建立了箕子朝鲜,是朝鲜半岛的最早古国称呼。
除了朝鲜的国号,李成桂还选取了另一个名为和宁的国号,和宁是蒙古人武力占据朝鲜之后建立的一个地区,李成桂在此地出生。
朝鲜与和宁,一个是古国称号,一个是李成桂出生地,李成桂都很喜欢,因此选了这两个国号请朱元璋决定。
图片
最后朱元璋选定朝鲜为国号,下圣旨称:东夷之号,惟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本其名而祖之。体天牧民,永昌后嗣。
朱元璋这意思就是说东夷(指朝鲜人)的国号中,就属朝鲜的称呼最美好,而且这个称呼历史悠久,应该遵循先人定的朝鲜称号,这样先人才能保佑你们。
于是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时,李成桂正式对外宣布钦奉大明王朝圣旨,定国号为朝鲜,律法实行《大明律》,就这样朝鲜的称呼一直流传至今。
在明朝时期,朝鲜王国的正式对外称呼是有明朝鲜国,强调自己是中国大明王朝的藩属国,直到明朝灭亡之后,清太宗皇太极虽然武力征服了朝鲜,但朝鲜是口服心不服,对外从不像对明朝时期那样称皇清朝鲜国,只称朝鲜王国,直到清末时期,日本侵占朝鲜半岛后,朝鲜在日本的操控下脱离清朝,改称大朝鲜国,而且朝鲜王的称号也从原来的王变成了皇帝。
图片
李成桂向明朝称臣纳贡之后,朱元璋就给李成桂家族作为朝鲜王世袭家族颁赐礼服和印玺,朱元璋规定朝鲜王享受郡王待遇,所以李成桂只能穿四爪龙袍,如果李成桂在朝鲜敢穿五爪龙袍,那朱元璋就有理由打他了。
不过到了朱元璋的继承人建文帝朱允炆时期,朝鲜国王的待遇有了提高,因为朱允炆的叔叔明成祖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叔侄二人争位,所以在这一时期朱允炆为了笼络朝鲜,特意下旨允许朝鲜王以郡王身份享受亲王待遇,即朝鲜王可以穿亲王才能穿的五爪龙袍。
此后朱棣夺位成功也跟着默认了朱允炆的做法,因此朝鲜王从朱允炆之后都可以穿五爪龙袍,只不过朝鲜王的五爪龙袍必须是赤色即朱红色,不能穿明黄色的五爪龙袍,且不能有日月的图案,否则明朝就又有理由打它了。
因此如果爱看韩国历史剧的人可以仔细观察一下,但凡是演绎明清时期背景的韩国历史剧,在剧中朝鲜国王的龙袍都是朱红色,如果当时朝鲜国王敢穿黄色的龙袍,被明朝或者后来的清朝知道了,那是百分百得挨打的。
图片
再接着说朱元璋赐给朝鲜王室的印玺,按照身份规矩礼仪,朝鲜王作为郡王,那就只能享用郡王级别的印玺,按照明朝礼制,亲王的印玺为龙生九子之一的赑屃,即龙首龟身印,郡王的印玺就是乌龟印。
乌龟在中国古人眼中象征长寿吉祥、坚韧有智慧,所以皇帝用龙形印玺,亲王、郡王就用龟身印玺。
而韩国国立故宫博物馆展示的这枚印玺正是明太祖朱元璋赐给他们的乌龟印,从韩国展示的这枚乌龟印上文字可以看出来,这是中国古代自宋朝以来到明朝时期都非常流行的九叠篆。
图片
这个文字签盖出来的名称就是用中文九叠篆撰写的“王世孙印”字样,看到这里有人会问了,这不是韩国出土的印玺嘛,为啥不是用的韩国文字而用中文呢?
这里还要再说一下,朝鲜历史上在李成桂建立朝鲜李氏王朝之前一直是没有文字的,朝鲜人当时只有语言,没有完整的文字体系,那时候他们用的文字一直是中文汉字,不管是记录史料,还是编写书籍,全都使用的是中文汉字。
其实古代朝鲜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为了便于记录史料和交流沟通,朝鲜人一般都会学习汉语和汉字,所以在古代的朝鲜半岛,汉语和汉字是通用语言和文字。
一直到李成桂的孙子朝鲜世宗大王李裪在位时期,明朝正统八年(1443年)李裪派人研究创造了朝鲜文字,史称“训民正音”。
图片
但是朝鲜文字表达并不精确,很多词语动态表述不出来,因此朝鲜国历史上凡是记载重大事件的文字内容,比如朝鲜王传位诏书这类的文字内容,都会用朝鲜文字加汉字双语撰写内容,这样才能确保内容表述无误。
朝鲜半岛通用中国的汉字和汉语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北边朝鲜与南面韩国分家,别看两国不对付,但是两国却几乎同时都很默契的宣布废除汉字和汉语,在国内只使用朝鲜语和朝鲜文字。
有意思的是,由于朝鲜和韩国宣布废除了汉字和汉语,在这枚朝鲜王世孙印出土时,很多人都不知道印上的文字内容,最后还是找了多位通晓汉语汉字的专家以及中国方面专家的鉴定确认,才最终确定了这枚印玺为王世孙印。
所以朝鲜王室的印玺当然是用汉字撰写,而且就看这枚印玺属于是王世孙印,它都不是朝鲜王室最高级别的印玺,是属于朝鲜王世孙的印玺,朝鲜王室最高印玺应该是朝鲜国王印。
图片
说起来朝鲜国王印与这枚王世孙印又不同,看图片可以看出来这枚朝鲜王世孙印是大理石材质的,而朝鲜国王印则是纯金打造。
明朝时期朝鲜王室的印玺都是只用汉字,到了清朝时期,由于清朝是中国少数民族满洲人建立的政权,因此清太宗皇太极赐给朝鲜王室的印玺都是满汉双语文字刻印。
其实中国在历史上颁赐给了不光朝鲜王室印玺,中国周边的很多国家,在古代都是中国的附属国,都受到中国皇帝颁赐的印玺,就连日本天皇也曾受过中国皇帝颁赐的印玺。
在现今日本九州福冈市博物馆就收藏着一枚在福冈出土的蛇形“汉倭奴国王印”金印,而这枚倭奴国王印是中国东汉光武帝刘秀赐给日本王室的金印。
图片
按照《汉书》记载,当时日本开始从原始部族社会向封建国家制度转变,当时日本列岛上许许多多的部落都自称为国家,其中有一个较大的国家叫奴国,它想借助大汉帝国的权威凌驾于日本列岛其他诸国之上,于是在东汉建武中元二年(57年)时,派人到中国向东汉光武帝刘秀朝贡称臣。
刘秀通过使臣了解了日本的风土人情,十分感动这么老远老朝贡,因此刘秀特意给其赐名为倭奴国,其中“倭”字代表顺从、恭敬之意,寓意着日本人对东汉的顺从恭敬。于是刘秀还特意为日本人打造了“汉倭奴国王印”的金印颁赐给他们。
这枚“汉倭奴国王印”也证明了中日密切交流可以追溯到光武帝时代,证明了在历史上日本也是中国附属国的地位。
不过日本对出土来自中国赏赐的文物其实一直都比较低调,而韩国的态度则是比较张扬高调,总拿出土的文物来炫耀自身的文化历史,可是韩国人不知道的是他们认为的很多珍贵的国宝级文物都是来自于古代中国对他们的赏赐。
图片
韩国一直企图在淡化在历史上中国对他们的影响,为了淡化中国的影响,他们甚至对自己的历史文明过度自信和吹捧。
比如曾经韩国一档鉴宝类型的综艺节目,有一位韩国小伙自豪且高调的向在场的专家和观众展示了一份传家宝的文书,而这封文书上写的全都是中国汉字,由于韩国人已经都不认识汉字了,所以这位韩国小伙并不知道里面的文字内容。
但这位韩国小伙却无比自豪的跟现场专家和观众称这是朝鲜王室赐给他们家先人的文书,是非常有历史且有荣耀的。结果经现场精通汉字的专家鉴定,这份文书是一份明朝初期,那时候朝鲜没有形成文字时期,这位韩国小伙的祖先走投无路卖身到朝鲜王室为奴的卖身契,真相揭晓之后,这位韩国小伙表现的无比尴尬。
一份当奴隶的卖身契居然被这位韩国小伙当成文物瑰宝还无比自豪的展示,只能说明韩国人莫名且无知的文化自信心越来越膨胀。
图片
韩国对于这个朝鲜王世孙印虽然视其为国宝,但对于这枚印玺的来源却绝口不提,正代表了他们不愿意承认这是中国皇帝赐给他们的印玺,可是现今不管是朝鲜史料还是中国史料都能很充分的证明朝鲜在历史上就是中国的藩属国,而且这枚朝鲜王世孙印的公布反而更加坐实了朝鲜在历史上是中国藩属国的证明。
历史是不容篡改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要尊重历史,就算韩国如何试图掩盖历史,也改变不了其在历史上的真实地位,尊重历史才是对先人最好的纪念和对未来的负责。
参考资料:《汉书》、《明史》
文/小岛知风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