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儿童性虐待措施涉嫌侵犯隐私?欧盟拿不定主意

据美国媒体6月20日报道,欧盟理事会各成员国代表原定于当天投票决定是否支持欧盟打击“儿童性虐待材料(CSAM)”提案的联合立场,但包括德国、奥地利、波兰、荷兰和捷克在内的许多欧盟国家都表达了对网络安全和隐私问题的担忧,投票因此取消。
近年来,儿童网络性虐待(sexual abuse)与性剥削(sexual exploitation)在全球范围内日趋严重。欧盟委员会在2022年5月的新闻稿中指出,仅在2021年,全球就报告了8500万份涉及儿童性虐待的图片与视频。
这份提案名为《预防和打击儿童性虐待条例》(CSAR),是欧洲内政事务专员伊尔瓦·约翰逊(Ylva Johansson)于2022年5月11日提出的一项欧盟条例。提案的既定目标是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防止网络儿童性虐待,包括建立一个框架,使数字平台对儿童性虐待材料的检测和报告成为欧盟境内的一项法律要求。
2023年3月,该提案的修订版出台,新方案被称为“聊天控制2.0”,提议对加密通信进行扫描。
据半岛电视台6月20日报道,虽然欧盟官员认为此提案将有助于防止儿童性虐待,但是聊天软件公司和隐私权倡导者却激烈反对该提案,并将其比作乔治·奥威尔小说《1984》中的大规模监控。美国“棱镜门”事件泄密者爱德华·斯诺登19日将该法规描述为 “可怕的大规模监控措施”。
欧盟内部也存在不同意见。德国和波兰认为提案将威胁隐私,但爱尔兰和西班牙等国则坚持认为有必要制定一部强有力的法律来监控网络内容。
按照该提案,WhatsApp、Signal和Messenger等使用端到端加密技术的聊天软件也必须遵守相关措施。Signal总裁梅雷迪斯·惠特克(Meredith Whittaker)表示,如果这项立法通过,那么Signal将在欧洲停止运行,因为提案从根本上破坏了隐私。
欧洲议会德国议员帕特里克·布雷耶(Patrick Breyer)表示:“无论加密与否,不加区别的搜索和容易导致错误的私人聊天和私密照片的泄露,都破坏了我们私人通信的基本权利。”
据报道,担任欧盟理事会主席国的比利时将主导谈判直至六月底,一旦欧盟国家就联合立场达成一致,他们仍将继续与欧洲议会和欧盟委员会就该提案的最终版本进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