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刚观察|地铁开放个人广告业务,贡献不止“亿点点”

全文2247字, 阅读约需7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广州地铁自今年1月起开放个人广告业务,吸引了众多创意广告投放者。

02广州地铁推出名为“悠悠智投”的小程序,方便投放者选择站点和时间进行广告投放。

03个人广告业务共提供3款产品,包括分时销售电子屏、12封灯箱和全天轮播电子屏,价格从380元到999元不等。

04由于广告收入在地铁全部收入中占比很低,广州地铁推出个人广告业务后能否在营收上有所改观尚不得而知。

05事实上,北京、杭州、成都等地也开通了地铁个人广告投放业务,但广州地铁以简易投放渠道和亲民价格脱颖而出。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地铁上也可以投放个人广告了。
这事发生在广州地铁。今年1月起,广州市民踏进地铁,可能就被平常不起眼的广告栏带来“亿点点”震撼。
比起正儿八经的品牌投放,个人广告的精神状态显得 “美丽”了许多。而广州悄悄成为最大赢家。
01
广州地铁的这一波操作,是被社交平台带火的。
会玩梗的网友们,大开脑洞,拿出了所有的真诚和才艺。
真诚和坦荡,是求职的必杀技。(当然,职场高光时刻也不可少)
图片
▲图源:南方周末
“注意看,这个女孩叫小江。此时,她刚刚踏进地铁站。”从此,朋友社死的画面又多了一帧。
图片
图片
一名法律博主,打起了Better Call Tang(最好打给唐)的口号。乍一看没头没尾,细一看忍俊不禁,他是在模仿《风骚律师》(Better Call Saul)。
图片
这些个人投放的极具创意的广告,在网上激起千层浪。广州地铁,不花一分钱实现了百万级宣传效果。
要在广州地铁投放个人广告并不难。广州地铁开发了一个名为“悠悠智投”的小程序,只需选中心仪的站点和时间,即可线上下单。下单后上传广告图,审核后就能上线。
“悠悠智投”小程序显示,共提供3款个人产品。分别为:
分时销售电子屏,3条地铁线路可供选择,600秒/次,1次/天;
12封灯箱,广泛分布地铁通道、站厅及站台,全天独占画面。
全天轮播电子屏, 3条地铁线路可供选择,全天轮播,播放时间约12小时/天。
价格也不贵,最便宜的分时销售电子屏,380元/3天。12封灯箱其次,666元/5天。全天轮播电子屏最贵,999元/3天。
图片
广州地铁传媒给个人广告业务划分了几大类,分别为“宠、找、炫、谢”系列:宠爱人、宠自己、宠萌宠;找工作、找对象、找粉丝;炫才艺、炫团队、炫家乡;谢家人、谢亲友、谢老师。
可见,推出个人广告前,广州地铁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甚至可能预料到了后续网上舆论的发酵。
所谓的没有意外,都是事先安排。
02
广州地铁此举,很多人从营收角度分析,认为地铁在“搞钱”。
这话不无道理。据广州地铁发布的2023年年报,去年广州地铁经营收入为141.24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092.7万元,比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减少了8.17亿元。
广告收入确实拖了后腿。
中海诚国际在《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2024 年度跟踪评级报告》(下称《报告》)中提到,2023年,广州地铁商业资源经营板块收入分别为 7.83 亿元,同比略有减少。公司商业资源经营业务主要涵盖广告、商贸、通信等方面。其中,广告业务受其他传播平台分流广告客户影响,2023 年收入同比下降 34.19%至3.11 亿元。
广州地铁推出个人广告业务后,能否在营收上有所改观?
尚不得而知。公开的数据是,今年一季度,广州地铁商业资源经营板块收入为2.05 亿元,同比有所回升。
但是,广告收入在地铁全部收入中,占比非常低。去年,包含广告的商业资源经营收入,占广州地铁营业总收入的比例仅为5.55%。
图片
其它城市地铁亦是如此。
比如,北京地铁去年广告服务收入为9.21亿元,占营业总收入4.23%。深圳地铁去年资源开发收入9.07亿元,占营业总收入3.61%。成都2022年广告传媒及资源许可收入3.85亿元,占营业总收入3.27%。
地铁收入的大头,一般有两宗。一宗是票款收入,另一宗是土地开发。不同城市,这二者的比例不太一样。
北京、深圳、成都等城市,都有不错的土地和房地产开发收入,收入占比在一半以上,票款收入占比较低。
北京去年票款收入为68.28亿元,占比31.31%,而房地产开发和土地一级开发收入占比达54.84%。
深圳去年票款收入为62.48亿元,占比只有24.84%,毛利率-50%,且深圳地铁没有运营补贴,主要靠土地开发赚钱。去年深圳地铁站城一体化开发收入达147.23亿元,占总营收的58.53%。
成都2022年地铁运营收入28.7亿元,占比24.32%,而场站综合开发收入占比高达52.95%。
广州不一样。
广州地铁更依赖票款收入和补贴。去年,广州地铁票务收入和票价优惠补贴收入达73.59亿元,占去年营收的52.13%。
其次是行业对外收入。这也是广州地铁相对特殊的一点。行业对外收入主要指地铁设计咨询、监理服务、培训等。这一块收入在去年占比22.67%。
中海诚国际在上述《报告》中指出,广州地铁在推动地铁线网建设的同时,承担着地铁相连区域土地开发整理任务,开发完成后由政府向公司返还相关成本,不产生收入。
虽然土地开发不产生收入,房地产开发仍有利可图。广州地铁以合作开发的方式开展地铁沿线物业业务,平衡轨道建设及运营支出。这部分收入在去年占比14.52%。
《报告》提到,总体上看,“地铁+物业”仍是公司目前和未来的经营重点。
为了增加收入,广州地铁去年9月还调整了票价优惠政策,从原来的“满15次六折”,调整为“一个自然月内,乘坐广州地铁公交累计实际支出票款满80元不满200元部分享受8折优惠;超出200元部分享受5折优惠”。
换言之,广告收入对于每一个地铁公司的营收来说并不那么重要,也不是创收的重点。不过,按照“苍蝇再小也是肉”的想法,能出一份力也是一份力。
利只是最不起眼的收获。
03
广州地铁开放特色鲜明的个人广告业务,赢得好评如潮。
对投放者来说,这一特别的广告方式,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据南方周末,求职者向瑶函在地铁广告发布后,就有400多人添加自己为好友,其中有50多家企业,他面试了约30家。想找灵魂伴侣的00后李嘉宇,广告投放后,共有二三百名女生添加他为好友。
对市民来说,这座城市变得更加亲近,更加有趣。
试想想,在疲惫的上下班路上,广告墙上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不比“端着”的、有距离感的品牌广告,更令人会心一笑?哪怕只是擦身而过,也是经过了世界上另一个人生命里的珍贵瞬间。
这不仅是个人的形象广告,更是城市的形象广告。
每一座城市都由无数个体组成,每一个个体的喜怒哀乐,构成了这座城市的底色。人们对城市的印象,直观上来自接触的人。广州地铁用这种轻而易举的方式,将个体中明亮的、温暖的、有趣的一面放大,何尝不是一种高级的城市营销?这是开放与包容的结果。
很多人都在呼吁自己的城市跟进。事实上,不止广州,北京、杭州、成都等地均开通了地铁个人广告投放业务,只是要么设置了复杂的投放程序,要么价格让人觉得“高不可攀”,最后都没有像广州地铁如此“出圈”。
简易的投放渠道、亲民的价格,能赚多少钱不知道,但广州地铁这次真的“赢麻了”。
【来源:九派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