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生用假冒狂犬免疫球蛋白给人注射,博罗卫健局:责令辞退

近日,网络上流传的一份关于博罗县人民医院医生张某违规使用药品的信息引起了社会关注。市民反映称,医生张某涉嫌用氯化钠注射液冒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对病人进行注射,并使用第三方企业(机构)收款二维码收款等。
针对这一事件,博罗县卫生健康局介入调查,并公布了处理结果。对张某作出了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行政处罚,并将其涉嫌犯罪线索移交公安部门进一步查处。同时,责令博罗县人民医院对张某作辞退处理,对医院分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一并作出相应处分,并针对存在的管理漏洞等问题立即进行整改。
图片
患者现场揭发了涉事医生行为
近日,一则关于博罗县人民医院医生张某违规使用药品的信息在网络刷屏。事件发生于2023年10月4日,惠州市博罗县一名市民因被猫咬伤手指前往博罗县人民医院急诊外科就诊,接诊医生为张某。在接种了第一针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后,患者发现医生张某私自使用氯化钠注射液代替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进行注射,并通过第三方平台的个人账号生成缴费二维码私下收费。随后,患者现场揭发了这一行为。
图片
记者了解到,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属于被动免疫的一种,并非所有患者都能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如果存在药物禁忌症,通常不能使用该药物。在接种狂犬疫苗后,一周内人体就会产生抗体,此时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并非必要。
当事人已产生保护性抗体
南都记者了解到,事件发生后,博罗县人民医院党委第一时间对当事医生作出停职、停处方权处理,并立即成立工作专班,与当事人及其家属保持良好沟通和心理疏导。
事发后,当事医生立刻自行缴费,到医院急诊药房取得7支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给当事人完成伤口周围浸润注射。此后,当事人先后于2023年10月11日、10月25日在县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规范注射完第二针和第三针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
2023年11月14日、11月16日,医院工作人员先后陪同当事人及其家属前往国内权威检测机构进行狂犬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均显示:狂犬病病毒抗体阳性,当事人已产生保护性抗体。
责令医院对涉事医生作辞退处理,整改管理漏洞等问题
日前,南都记者就此事向博罗县卫生健康局求证,该局表示已于6月20日在官网发布《关于网传“博罗县人民医院用假药、卫健局偏袒”言论的核实情况通报》。
博罗县卫生健康局解释称,2023年10月31日,接到当事网友的信访投诉后,第一时间派出专项调查组进驻医院调查核实。经查证,已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当事医生张某作出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等行政处罚,并将其涉嫌犯罪线索移交公安部门进一步查处。同时,责令博罗县人民医院对其作辞退处理,对医院分管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一并作出相应处分,针对存在管理漏洞等问题立即整改。
事件发生后,博罗县人民医院迅速开展自查,完善监管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博罗县卫生健康局迅速在全县卫生健康系统组织深入排查并开展相关培训和警示教育。博罗县卫生健康局表示,将吸取此次事件的教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培训考核,对违法行为绝不偏袒包庇纵容,并接受广大网友监督。
采写:南都记者 李晓慧 见习记者 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