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写了什么信,让主席甩下八个字: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作者:相忘于江湖
声明:兵说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洗稿搬运必究
1946年9月20日,绥远《奋斗日报》刊登了一封公开电。
这封公开的电文,是第12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给延安主席的。第12战区,主要包括绥蒙、天津、东北三大区。时年51岁的傅作义,在公开电中有些得意。
当你们溃退的前一天,延安广播宣布本战区国军被你们完全包围、完全击溃、完全歼灭,但次日的事实立刻给了一个无情的证明,被包围击溃的不是国军,而是你们自夸所谓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贺龙所部、聂荣臻所部,以及张宗逊、陈正湘、姚喆等全部主力。
可以想见,我华北贺、聂麾下诸多将领会有多么难堪。
远在延安的主席读了此信,甩下八个字:不报此仇,誓不为人。
朱老总看罢,特将全文转发晋绥、晋察冀两大解放区将士。.
大同、集宁战役,是解放战争初期我军少有的失利。贺老总、聂帅强强联手,却在与傅作义的交手中吃了亏。经此两战,傅作义逼走我军三员开国上将。
图片
【傅作义(左)】
1946年春夏之交,中原、华中、华北黑云压顶。
南京方面对这年初签订的《停战协议》弃之不顾,纠集重兵合围解放区。除30万大军四面围困中原解放区以外,还调集33万重兵威逼华北解放区,其中包括山西阎锡山第2战区,冀中孙连仲11战区,绥远傅作义12战区。
此外,还有热河东北保安司令杜聿明的13军、93军。
中原突围爆发后,军委制定夺取“三路四城”的反击计划:
晋察冀热辽主力对付热河及平津军主力(平汉路),以一部协助贺、李对付傅作义及夺取同蒲北线,以一部协助刘、邓、薄夺取正太线。四城,是保定、石家庄、太原和大同。
战役开始后,晋绥军区许光达独2旅、顿星云独4旅连克塑县、宁武县,切断同蒲铁路。与此同时,晋察冀军区4纵拿下山阴县、繁峙县、代县,但是多次强攻应县不克。
7月6日,晋绥军区副司令员周士第指挥独2旅、独4旅、雁门军区,晋察冀11旅、冀晋一二分区,一鼓作气拿下崞县,五台、定襄守军弃城而逃,但是两次强攻,忻县不克。
图片
鉴于大同方向的战斗已经展开,遂结束晋北战役。
晋北战役打通了晋察冀与晋绥的联系,大同孤立。
大同即古云中,地处晋察绥三省交界,是平绥、同蒲铁路交汇点,还是阴山、燕山、吕梁山、太行山的交叉通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城高沟深,翻倍森严,粮弹充足。
大同守军1.9万人,包括东北挺进军新编骑5师、骑6师。
大同前线指挥部,由晋绥张宗逊、晋察冀的罗瑞卿和杨成武组成。但是,由于我军协同不力,大同外围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的计划落空,让敌军大部得以收缩城内。
强攻大同受挫以后,傅作义12战区部队东来增援。
大同前线指挥部调整部署,杨成武指挥3纵、4纵10旅等部继续围困大同,张宗逊、罗瑞卿率358旅北上集宁强化打援,陈正湘4纵主力、2纵4旅、教导旅卓资山阻援。
南京蒋校长难得清醒一回,把大同从2战区划归12战区。
傅作义一面派代表和我军谈判“和平解决”,一面集中35军、暂3军、新编骑4师等3万余人,兵分3路奔袭集宁。董其武中路军2个师,一举突破卓资山晋绥独1旅阵地。
此时,我军集中25个团优势兵力在集宁准备打援。
图片
【聂帅】
董其武中路军被合围在集宁西南山坡,情势危急。
关键时刻,敌35军101师逼近大同。张宗逊、罗瑞卿留下11旅监视守敌,主力西出围歼101师。结果,两头兼顾分散兵力,敌35军101师和董其武都缓过气来。
9月13日下午,傅作义6个师齐聚集宁城郊。
我军在兵力上陷入劣势,当晚,放弃集宁向东北方向转移。在傅作义优势兵力下,杨成武的围城部队也撤围开回根据地休整。至此,大同集宁战役以遗憾的方式结束。
傅作义“围魏救赵”打集宁,让我军运动歼敌、分割包围和围点打援战术统统失效。集宁失守,让晋察冀首府张家口暴露在傅作义的炮口下,保卫战失利。
大同集宁失利,是造成张家口保卫战失利的主因。
我军缺少重炮,装备简陋,攻城经验不足,两军协同、战役保障不力,不适应大兵团作战要求。傅作义的瞒天过海,也让我军潜伏在敌军高层的超级卧底耳目失灵。
图片
【彭总和张宗逊在一起】
我军失利的原因很多,此战带来的后遗症也多。
此战,让傅作义信心大增,还间接地逼走了聂帅麾下的三员上将。
第一位上将,是晋绥军区的副司令员张宗逊。
围攻大同以晋察冀为主,所以贺老总派副手张宗逊驰援聂帅。战后,张宗逊调离晋绥,到了陕北的西野辅佐彭总。
第二位上将,是保卫张家口失利的萧克。
大同集宁战役后,晋察冀野战军萧克、罗瑞卿保卫张家口。
尽管4个纵队司令杨得志、郭天民、杨成武、陈正湘都很能打,无奈蒋校长故伎重施,再次把张家口划归傅作义。这一招让傅作义和中央军联起手来,萧克等部失利。
1947年5月,朱老总亲自给晋察冀把脉后,简拔“外来户”杨得志任野战军司令员,罗瑞卿、杨成武任政委。原野战军司令员萧克,则调回晋察冀军区主持后方工作。
1948年5月,萧克离开晋察冀,任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
第三位上将,是脾气火爆的晋察冀2纵司令员郭天民。
出身黄埔六期的郭天民,在会议上批评过度裁军,后来调到晋冀鲁豫军区4纵搭档陈赓。
图片
【杨成武、杨得志、罗瑞卿等人】
大同、集宁战役,一度让蒋校长欣喜万分。
1947年初,蒋校长在一次会议上宣称:关内敌军只有四大股,如今聂、贺已无大能为。如陈、刘两股一举击灭,则中原大局可早安定。
可是,让蒋校长做梦也没想到的是,华东野战军陈粟、晋冀鲁豫野战军刘邓,在解放战争第一年歼敌无数,并在第二年掀起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
而经过朱老总整合的晋察冀野战军,也在1947年下半年逐渐磨合成型,1947年10月、11月接连打下清风店、石家庄,将大同、集宁失利的阴霾一扫而光。
参考资料:
1、《集宁战役》,任致中著,军事科学出版社;
2、《华北野战部队征战纪实》,李涛著,作家出版社。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