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纪念潘金莲开窗950周年”很可笑

□郭元鹏
近年来,“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纪念张飞诞辰1855周年”等“纪念古人”的会议多次冲上热搜,引发社会关注。一些地方为了打造文旅IP,纷纷选择从古人“下手”。在相关“纪念古人”会议带动下,不少自媒体还炮制出“纪念潘金莲开窗950周年”“纪念孙悟空诞生1000周年”等会议事件。(6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
自媒体炮制出的“纪念潘金莲开窗950周年”“纪念孙悟空诞生1000周年”等会议事件,是不是很低级,是不是很可笑。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是,自媒体为何会炮制这些乱七八糟的会议名称?其实,这就是对乱七八糟的“纪念古人”会议的“用脚投票”。
而实际上,一些具有官方色彩的“纪念古人会议”同样很可笑。比如,因为网络质疑声浪很高而流产的“纪念刘备托孤1800周年研讨会”。要不是引发了舆情,2023年就差点举办了。正如专家指出的那样:“刘备托孤”作为历史典故本身有一定讨论价值,但硬要从中挖掘“文化意蕴”“现代价值”,进而上升到“政治格局”“人才思想”,不免牵强附会、过度阐释。最终没有举办,也算是明智的。而问题在于,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做出明智选择,非要举办乱七八糟的“纪念古人”会议的地方大有人在。
事实上,类似的“纪念古人”会议是排山倒海,是彩旗飘飘。刘备、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司马懿等历史人物,在各地均举办过相关纪念大会,甚至就连潘金莲、西门庆也有人开会纪念。
不能让乱七八糟的“纪念古人”会议毁了地方形象。不管是为了发展地方文旅,还是为了蹭点流量,应该说,胡乱召开“纪念古人”会议都是不理智的。地方文旅能否火起来,能指望开几次“纪念古人”的会议?地方能不能有知名度,能指望上潘金莲和西门庆?
最关键的是,“历史人物”中的“历史事件”未必都是真的,很多只能属于“历史传说”,甚至是“戏说历史”。你拿出所谓的“历史典故”进行研讨,其价值不大。而且,还有很多所谓的“历史人物”“历史典故”本身就是杜撰出来的,你拿出来像模像样的研讨,岂不贻笑大方?即便“历史故事”是真的,有的也不适合拿出来纪念,比如秦桧,比如潘金莲和西门庆。
不少“纪念古人”会议打着打造地方品牌、推动文旅发展的旗帜,其实实际上价值不大。“纪念古人”会议不能羞煞了老祖宗,别打着“纪念古人”的名义乱开会。治理文山会海,别忘了限制一下乱七八糟的“纪念古人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