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盒子”,让艺术之花在校园绽放,“向美而行·以艺润心——江苏省美术馆与公众艺术零距离”项目启动

让艺术之花在校园里绽放,让美育之光照亮孩子们的心灵。6月21日,“向美而行·以艺润心——江苏省美术馆与公众艺术零距离”项目启动仪式暨馆校合作签约仪式在南京市宁海中学分校举行。
图片
现场,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朱斌为“江苏省美术馆美育教育实践基地”揭牌。江苏省美术馆书记、馆长王法与宁海中学分校党总支书记钟丽萍共同签订馆校合作协议。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二级调研员罗拥军,南京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副处长姚敏,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副局长耿燕等嘉宾参加启动仪式。
图片
“向美而行·以艺润心”项目,是江苏省美术馆今年重点打造的党建与美育深度融合的特色品牌,通过定向开展系列公共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推动全民文化艺术普及,提升大众审美素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该项目主要面向中小学师生群体,机关、企业、军营、医院等单位人员,核心理念是让艺术走进大众的日常学习和生活,通过美术馆与公众的互动,促进大众与优秀文化艺术的零距离接触。
本次在宁海中学分校开展的“新金陵画派”艺术科普首展,是基于江苏省美术馆丰富的藏品资源,通过公教专家的策划、梳理,设计制作成适合广大学生理解认知的“艺术盒子”。灵活可变的展览形式,十分便捷地解决了大部分中小学校园缺少艺术展示与欣赏空间的问题。记者在现场看到,作为可折叠的“艺术盒子”,展开后就是一个小型展厅,精心设计的展陈形式令人耳目一新。其中,既有“新金陵画派”代表人物如傅抱石、钱松喦、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名家的生平简介,又展示了这些名家大师的一幅幅代表作,让学生们可以近距离观看艺术经典的风采。
同时,展览还展出了“新金陵画派”在历史上留下的黑白影像照片,让大家更直观地了解这段美术史上的峥嵘岁月。现场的展柜中,陈列着《历代名家经典画石皴法》等普及内容,通过丰富的展陈形式,营造了艺术科普的浓郁氛围,为孩子们打开了艺术的大门。
图片
图片
江苏省美术馆馆长王法表示,美术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是全民性、多样性美育的主要供给者之一,也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延伸和有益补充。“向美而行·以艺润心”项目致力于充分发挥省美术馆的“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重要服务职能,其中,馆校合作旨在推动青少年美育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力促学校美育与社会美育相互融合、共建共享,共同助力美育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相信美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和品格的塑造。”宁海中学分校钟丽萍书记表示,期待通过这次合作,能充分利用省美术馆丰富的艺术资源,为孩子们提供更加广阔的艺术学习空间和更高层次的艺术熏陶,让艺术真正走进校园,浸润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让艺术教育照亮孩子们的心田,启迪他们的智慧。
据悉,除了宁海中学分校外,接下来,江苏省美术馆还将陆续把该项目送至“南京市美育浸润课程基地学校书画共同体学校”的另外八所校园,并定期组织专家、志愿者为师生们开展讲解服务。
此外,还计划开展红领巾讲解员、观后感征文等系列活动,为青少年群体搭建展示自身文化素养、促进文化交流的舞台。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新金陵画派”艺术家们“其命惟新”的精神,激发他们创新思维和创作灵感,陶冶情操、塑造心灵、增强文化自信。
图片
未来,江苏省美术馆将继续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持续为广大学生群体、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丰富的社会美育实践,用高品质服务拉近艺术与公众的距离,更好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承。
校对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