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联动!何小鹏与马斯克商业互吹,智驾技术又将大升级?

全文2927字, 阅读约需9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社交平台表示计划测评特斯拉最新版的FSD,并希望与特斯拉FSD和小鹏XNGP进行对比。

02特斯拉CEO马斯克回应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应指小鹏)是迄今为止最有竞争力的。

03为此,小鹏官方直接向马斯克借试驾车,并用后续提供新车试驾的机会来交换。

04另一方面,特斯拉FSD尚未进入中国市场,但已有多条线索表示特斯拉FSD很快将进入中国。

05中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迅速扩大,特斯拉FSD入华将对中国车企产生压力和动力。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日前,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社交平台发布的一则信息,吸引了小通的注意。
何小鹏表示,因公出差美国的同时打算测评一下特斯拉最新版的FSD,并且后续想做特斯拉FSD和小鹏XNGP的对比,要是能借到一台搭载FSD V12.4.1(内测版本)的特斯拉是最好不过了。
图片
有美国媒体报道了这一消息,令人没想到的是引来了马斯克的关注。马斯克回帖表示,“中国汽车制造商(应该特指小鹏)是迄今为止最有竞争力的”。得到竞争对手认可之后,小鹏官方更是直接向马斯克借试驾车,并用后续提供新车试驾的机会来交换。
图片
类似的“商业互吹”在汽车圈内其实并不少见,但放在小鹏和特斯拉之间,却显得有些违和。
2019年,特斯拉和小鹏汽车就以剽窃代码一案对簿公堂,同年年底,当海外媒体发布了“小鹏汽车自主研发自动驾驶技术让其维持低价”的文章后,马斯克直接阴阳“自主研发”这一用词,疑似指责小鹏汽车抄袭,后续类似的开怼也是层出不穷;
图片
何小鹏本人也丝毫不虚,直言“西方的某人用pigu发声”,更自信表示“在中国的自动驾驶你要有思想准备被我们打得找不着东”,而且“会在国际相遇”。
图片
殊不知,小鹏与特斯拉真在国际相遇之时,本以为又是一场针尖对麦芒的语言对抗,真实情况却是如此一团和气。
马斯克示好是为了中国市场
平心而论,特斯拉和小鹏在自动驾驶领域都有不错的成果。特斯拉早在2021年年底就推出了FSD(Full-Self Driving,全自动驾驶)的10.6.1 Beta版本,虽说FSD暂未被允许进入中国市场,而国内市场曾大规模发展起来的“高精地图+激光雷达”的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在FSD发布半年之后才上线,可见特斯拉在智能驾驶领域的“遥遥领先”。
图片
今年6月初,特斯拉向部分用户推送最新的FSD V12.4.1,体验过的用户表示该系统在操作汽车时与老司机相差无几。马斯克透露,最新版本包含了“大量改动”,甚至应该去掉此前一直存在的“Beta(内部测试)”后缀。随着FSD版本的不断改进,马斯克声称“一旦已知问题得到解决,用户在一年内或许都遇不到一次需要接管车辆的情况”。
图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已经获得很高的新能源市场地位,除此之外,中国市场对智能驾驶领域的接受度,放眼全球市场应该是数一数二的水准。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全球及中国自动驾驶行业深度研究报告》,我国自动驾驶市场规模已经从2018年的893亿元增至2023年的3301亿元,并预计今年将达到3832亿元。
图片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制作:电车通
特斯拉FSD虽未进入国内市场,但多个线索表示,特斯拉FSD很快进入国内市场。今年年初,马斯克表示将积极推进FSD在华落地,而且在4月底公布的《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一批)》中,特斯拉是唯一一家通过国家权威车辆数据检测的海外品牌。与此同时,各地陆续传出解除此前对特斯拉车型在部分场合地点的禁行禁停限制。
图片
毫无疑问,何小鹏提前体验特斯拉最新FSD,无疑是为未来的高阶智能驾驶竞争做准备。而站在马斯克的角度,何小鹏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领军人物之一,此举体验FSD无疑能在中国市场起到可观的“宣传作用”,因此化干戈为玉帛也就顺理成章。
小鹏的XNGP现在已经处于高阶智能驾驶领域的第一梯队,但对于FSD入华,何小鹏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特别欢迎FSD进入中国市场”,而且认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和品牌,并表示多个技术和品牌的引入,才能促进车市的良性竞争,消费者也能选到更适合自身的产品。
图片
只不过从技术路线来说,小鹏的XNGP和特斯拉FSD完全走的是两条路线,各有自身的技术优劣,而且小鹏即将面临的这位竞争对手,实力可能远超想象。
顶峰相见,两大智驾各有优劣
FSD没有采用国内市场主流的激光雷达方案,而是“纯视觉方案”,从机器视觉到驱动决策都交给神经网络控制,仅用摄像头进行感知,甚至完全摒弃毫米波雷达等非摄像头传感器。
图片
纯视觉方案的优势在于降低硬件成本,但需要更加复杂的算法和模型,开发和维护的成本比较高。不过,特斯拉FSD的最新版本,被数百万个视频片段训练过,取代了超过30万行代码,大幅度降低车机系统对代码的依赖,同时也让智驾系统的决策更接近人类司机。
一直以来,特斯拉对FSD非常自信,但过高的订阅价格劝退了不少消费者。值得留意的是,截至4月6日,FSD实际测试里程仅为10亿英里,但要想满足全球监管机构的要求,马斯克预计FSD的测试里程达到60亿英里。为了尽可能吸引更多消费者使用FSD,收集更多的道路测试里程,降价是特斯拉唯一的道路:从1.5万美元降至8000美元,单月订阅费直接腰斩,从原来的199美元降至99美元。
图片
老实说,这一价格还是比较昂贵,毕竟国内的高阶智能驾驶价格一般在2万元-3万元之间,换算下来也就2754美元-4131美元之间,仅为FSD的50%左右。
小鹏汽车对智能驾驶领域尤为重视,一直在摸索适合自身的智驾技术路线,从一开始的“激光雷达+高精地图”,到现在的“激光雷达+轻地图”,如今已经实现全国城市智驾能力。
图片
激光雷达是目前小鹏XNGP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小鹏汽车在算法和架构上也进行了加强,全新的XNet 2.0具备行业最高精度的纯视觉占据网络,从而提高XNGP系统的避障能力,随着大模型和具备拟人化博弈能力的XPlanner架构的引入,小鹏也逐步降低雷达的使用,未来将采用“轻雷达方案”。
小通认为,高阶智能驾驶还没有达到“最终形态”,特斯拉的FSD在算法和架构方面持续迭代,而小鹏XNGP的迭代速度也很快,而且似乎没有完全坚守“纯视觉派”或者“激光雷达派”,在保证智能驾驶技术的前提下不断降低硬件成本才是小鹏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的基本准则。
然而,何小鹏设想的“XNGP vs FSD”很可能分不出高下。原因在于,智驾系统具有强烈的地域限制,能用FSD的地方(北美地区)无法使用小鹏XNGP,对应的小鹏XNGP适用的中国市场FSD却无法使用,关公战秦琼没有太大意义。
从单纯的技术路线来看,特斯拉FSD可能会占一定的优势,但小鹏XNGP也马上更新支持“端到端”的版本,和FSD之间的技术代差正在快速缩小。
FSD入华在即,中国车企压力动力并存
除了小鹏汽车之外,鸿蒙智行也已经完成了“全国都能开”的成就,与此同时多家品牌已经官宣将在今年实现全国地区的高阶智能驾驶,比如广汽比亚迪极越等品牌。
特斯拉FSD拥有更强的技术实力,但在国内市场有这么多竞争对手,而且考虑到FSD的订阅价格,不一定快速被国内消费者买单。但值得留意的是,近期曝光的消息可能会让其他竞争对手感到汗颜。
图片
日前,马斯克透露了下一代车载计算平台AI5的信息,算力相比现款HW4.0提升了10倍,而功耗整体提高4-5倍,并将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官方未透露HW4.0的算力,只是表示“HW3.0”的5倍,根据简单计算得知,HW4.0的算力在300TOPS-500TOPS之间,也就是说AI5的算力可能来到3000TOPS-5000TOPS。
作为参考,国内市场支持城市NOA方案的算力平台,不过在200TOPS-300TOPS之间。很难想象,基于AI5平台推出的特斯拉车型,在高阶智能驾驶领域会是怎样的水准,但真要达到这一水准,特斯拉FSD可能会呈现“碾压”的态势。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毕竟特斯拉FSD入华之后,还需要针对中国市场进行本土化适配,从而适应中国的交通环境、驾驶习惯以及导航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就像何小鹏说的如果特斯拉FSD在华表现足够优秀,那么的确有机会起到“鲶鱼效应”,进而推动中国自主品牌的智驾技术迈上新的台阶。
对此小通并不怀疑,因为在FSD没有进入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中国车企的确从中得到了不少灵感,技术路线的借鉴痕迹不能说不明显。以中国车企的“狼性”基因和市场竞争条件来看,未来特斯拉FSD和国产智驾之间必有一场大战,而这一天不会太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