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青春片扛把子,当之无愧!

全文2562字, 阅读约需8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即将上映的暑期档新片《沙漏》改编自饶雪漫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两个少女在走廊下牵手奔跑的青春故事。

02电影大胆启用新人演员,如邱天、包上恩和黄明昊,展现了青春感十足的角色形象。

03除此之外,《沙漏》在情感处理上展现了新时代性别观念下,创作者对女性观众的尊重和理解。

04电影以沙漏为重要意向,寓意人生无论遇到多少困难,都可以有转机,强调青春的美好和不可重来。

05作为毕业季关联影片,《沙漏》适合与青春时代的重要朋友共同观看,唤起对青春时光的怀念。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到了,每次刷到那些毕业生们或欢欣或感伤或期待的画面及文字,总让我有些感叹。而每年随着新毕业季到来的,还有鏖战的暑期档。暑期档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近年来暑期档总是会出一些爆款、黑马,让我分外期待。
在最近要上映的暑期档新片里,因为一个画面,让我关注到一部新片——
图片
两个少女在走廊下牵手奔跑。阳光洒在她们活力十足的脸上,长发跳跃,笑容灿烂,那种毫不遮掩的青春气息隔着屏幕都打动了我。
查了下,这部电影叫《沙漏》,改编自饶雪漫的同名小说。
我没看过原著,但知道它是本17年前的小说时,不免有些担心。
快20年了,大家的审美趣味也好,性别观念也罢,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如今回过头来把小说影视化,当年看哭得稀里哗啦的点,现在很有可能就变成“你欠我的拿什么来还”,这种有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青春疼痛片。
我就好奇抽空提前审判了下,没想到看完觉得,真香啊,把我拉回了青春记忆里。
图片
首先我觉得值得肯定的一点,也是一开始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它没有为了所谓的流量找一些“超龄”演员来演青春片。
我一直有点抗拒“中年古偶”或“中年现偶”,有些东西可以靠演技来弥补,但年轻人饱满的胶原蛋白和精神洋溢的状态是骗不了人的。被世事和人情反复捶打的中年人,很难摆脱疲惫感,用句大俗话来说就是:眼里没有光了。
而《沙漏》大胆启用新人演员,片中几个演学生的都是95后、00后,青春感十足,主创也很会挖掘演员身上的点,和角色相结合。
演莫醒醒的邱天,我之前发过好几次。
图片
她的长相在小花里属于少有的鲇鱼系(舒淇倪妮那挂),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高级脸。
作为95后时尚宠儿,她身上自带清冷疏离的气场,能很好诠释出醒醒的破碎感。
而演醒醒好姐妹米砂的包上恩,则是典型的甜妹。
图片
自然灵动中带着狡黠可爱,很契合米砂的小太阳属性。
同时米砂又有倔强的一面,包上恩凶起来的时候就像护犊的小猫,让人特别想揉下她的脑袋。
这两个女孩站在一起,互补又养眼,有种非常舒服和默契的气场。
至于黄明昊饰演的路理,就是年少时让我们这些普男眼红的校草。
图片
高颜值学霸,还是戏剧系的社长,绝对的校园风云男神,气质很干净温润。
长成这样,我就很能理解,为啥米砂第一次看到他,会有点错不开眼。
戏里有几幕考验演技的重头戏,强矛盾,强冲突,情绪激烈,尺度很难拿捏。虽然演员们年轻,但普遍发挥得不错。
我印象最深的是醒醒吃生肉的那场戏。
图片
这一幕里醒醒病发,大口啃食和吞咽食物:米饭、火腿肠、西红柿、黄瓜、生肉末……生肉末掉在地上,她抓起来就往嘴里塞。
这需要演员建立很强的信念感,才能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
邱天传递出了醒醒野兽般饥不择食的状态,冷静又粗暴,看得人有种身临其境的疼痛感。
醒醒的病叫交替性暴食厌食症。
她母亲因“见义勇为”而去世,此后,她不得不面对父亲酗酒、同学排挤,患上这一心理疾病。所幸,她遇到了“小太阳”米砂和学长路理,在二人陪伴下度过了一段惬意的青春时光。
图片
不是每个人的青春都轰轰烈烈,但总会经历深厚的友情与盛大的暗恋,《沙漏》在这方面的呈现,真实而立体。
一句“你好,我叫米砂”,让醒醒和米砂在漫长的未来中,成为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
这是两个家世与性格迥然不同的女孩。
醒醒背负着“英雄女儿”的枷锁,家贫且成绩不好,长期被其他同学疏离,同班同学蒋蓝(陈昕葳 饰)更是带领小团伙对她恶言相向,甚至动手打人。
图片
醒醒习惯了忍辱负重,从未想过反抗,直到米砂闯入她的世界。
米砂家庭优渥,成绩优秀,爱憎分明,对人对事的态度都坦率直接。
没有遇见米砂前,醒醒的天空布满乌云;而从米砂对醒醒伸出手的那刻起,她就照亮了醒醒心中黑暗的角落。
图片
诚然,《沙漏》的角色和故事是典型的,比如莫醒醒的家世和被校园霸凌的经历,米砂单亲家庭转校生的背景,但人物特殊,可情感是共通的,足以让人引发共鸣。
回想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我觉得他们的共性就是敏感又勇敢,少不经事,总会无限放大生命中的美好,并把它视为唯一,为此产生一些在成年人看来有些夸张的冲动。
比如醒醒和米砂的友谊。
米砂对醒醒说过:“一起被孤立,就不算被孤立”,她们是彼此生命里的养分和支撑。
图片
两个成长背景不同的人,怎么会成为最亲密的朋友?
对于她们友情的建立和逐步深化,电影建立起了可信的逻辑。
从同桌、室友,到帮对方整理肥大的校服裙,再到看到对方被欺负忍不住仗义相助,深夜一起躺在床上分享少女心事……相伴越久,越深入对方的世界,友情的根基就越牢靠。
图片
因为原生家庭的破碎和周围人的排挤,醒醒是自卑的。她认为她不配做米砂的朋友,因为“我就是个累赘”。
可米砂告诉她:“总有人因为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其实,醒醒也是米砂的光。
米砂自小没有了母亲,她一直摆脱不了被母亲抛弃的恐惧。
在羸弱却有野草般韧性的醒醒那里,我感觉米砂对她寄托了某种亦友亦母的复杂情感。
为了米砂,醒醒会冲出来,只身对抗小流氓,把米砂护在身后,甚至愿意牺牲自己。
米砂哭着蜷缩在醒醒怀里时,醒醒会温柔地拥着她,轻声抚慰她,给她一种婴孩回归母体后的安全感。
图片
醒醒认为她是“一无所有”的人,没办法跟“什么都有的人”做朋友。
但这不是单向救赎的故事,而是一段相伴而行、抱团取暖的时光。
“不光衣服可以缝补,人生也是。”
即便世界破破烂烂,但总会有好朋友来缝补成长的伤口,来并肩面对青春里的黑洞。
图片
我很喜欢的还有电影对两女一男感情的处理。
以往很多青春片里,总少不了两个闺蜜因为一个男生雌竞的套路。
《沙漏》看到一半的时候,我以为它也掉进了这个窠臼,结果通过雨中决裂的高潮戏,它巧妙地改写了情感关系。
图片
注意看米砂对醒醒愤怒的点,不在于醒醒“抢了”她喜欢的男孩路理,而在于醒醒和路理有共同的秘密,却把米砂排斥在外。
正是出于对二人友情的重视与珍重,米砂才产生了被伤害与背叛的痛楚——让她难过的不是失去爱恋,而是失去她视为独一无二的友情。
我认为这个处理,展现的是在新时代性别观念下,创作者对女性观众的尊重和理解。
“女性互助”不能只是漂亮的外壳,而是要落到实处。
《沙漏》就大声宣布:友情不会因男性的介入而轻易变质,它依然可以保持纯度和浓度,可以让女性就在彼此的陪伴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图片
发现醒醒的疾病后,米砂曾独自跑到海边,通过暴食零食的方式,模仿体验醒醒的痛苦。
路理在海边找到米砂后,米砂让路理背她走了一段。
然后,她甩开手,自己大踏步往前走,这一幕预示着少女的成长与解放:她决定放下对路理的暗恋,因为比起她的快乐,她更想让醒醒幸福。
《沙漏》在片中,是个重要的意向。
电影里有段台词是:“沙漏可以重启,人生不管遇到多少困难,都可以有转机。”
图片
事实上,沙漏并不可以重启,它无法倒转时光,人生总会留下不可弥补的缺口。
但青春哪怕有遗憾和苦涩,仍是美好的。它美在不可再来,且总是用很用力的姿态,给记忆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借由《沙漏》,我有几个瞬间感觉又重返青涩又懵懂的时光。
图片
对我们这些青春不再的人而言,它适合和青春里那个对你最重要的人一起看,大家一起忆当年。
而作为和毕业季强关联的影片,它在今天上映,还是给毕业生群体一份专属的仪式感。
对正值青春的你们而言,或许,也可以把它当成一份成人礼,送给自己和学生时代最好的朋友。感谢她/他出现,陪你走过青葱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