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奶能加冰的“中医奶茶”火出圈,缘何捕获当代“脆皮”年轻人的心

图片
“中医奶茶”并非新生事物,在上海由来已久,鼻祖是拥有24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童涵春堂,于7年前就已率先打入饮品界,开创了茶饮品牌“童涵春堂·二十四节气茶”。
店内的茶饮大多含有药食同源食材,以童涵春堂的古方入茶,并根据二十四节气上新不同的限定款饮品。
在吴江路上的一家分店内,店员向记者介绍,当下季节主推两款消暑饮品,生津开胃的山楂陈皮波波冰和生津润肺的古法酸梅汤。
图片
“店内最受欢迎的饮品包括现煮的小吊梨汤,润肺、润嗓子,还有红枣枸杞茶,补气养血。”
店员还介绍了其他饮品,“比如黄金桂圆汤,是纯药汤,健脾养胃;古法酸梅汤则完全不加糖,保留了纯中药的味道;还有黑玫瑰枸杞茶,需提前煮好,润肺补血;红豆薏米红水则是祛湿的好选择。”
据了解,部分以古方入茶的饮品制作时间超过两个小时,以确保药材的药效得到充分释放。“其实上了热搜的中医奶茶的词条并不准确。”店员解释道,“所谓的中医奶茶不一定是有奶的,很多其实就是中医养生饮。”
图片
这些饮品在口味上有所调整,和真正的古方有较大区别。记者注意到,在点单台上,店家注明了”所有饮品更换L-阿拉伯糖(一种低热量的机能性糖)”,而部分茶饮成分本身含有糖,在夏季,绝大多数饮品默认选项是“加冰”。
图片
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执业中医师李瑞向记者表示,加奶、加糖或加冰的做法情有可原,这一做法不仅仅是为了平衡口感,也是为了茶饮店本身的生存空间而考虑。
从事中药茶饮行业20余年的她举例,“我们曾在一个活动现场分享了主打养生、手工熬制的古法酸梅汤,但得到的反馈都是 ‘好酸’,不得不为此做了改变,加入更多冰糖,以口感为主要考虑因素。”
图片
“中医奶茶”之所以火爆,主要因其吸引了奶茶爱好者的眼球,也迎合了现代年轻人对养生的需求。
“事实上,纯中药茶饮的口感是很差的,肯定没办法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品尝。”李瑞说。
那么,经过口感改良的中医茶饮还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吗?
“首先从药材上来说,中医茶饮选择的是药食同源的材料,比如大家熟悉的红枣、枸杞子、山药、茯苓、陈皮,包括可以根据季节适当加入一些水果,比如说梨、桂圆。”
图片
李瑞解释道,“在制作养生茶饮时,尽量选择药食同源的食材,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再谈功效。”
不过,从中医的概念上来说,并不提倡食用冰冷食物,尤其是冰奶茶、冰咖啡、冰啤酒等,“虽然这些冰饮会让人感觉一时舒适,但实际上会伤害脾胃的阳气,导致脾胃虚寒和湿气增加。”
因此,她建议大家在选择养生茶时尽量避免冰饮,尤其是在夏季更应选择温热的饮品。
图片
“夏季空调环境和潮湿的气候容易让人体内积累阴寒,进一步加重湿气。长期饮用冰饮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困倦乏力、容易感冒,甚至影响女性的经期。”
此外,她还建议根据身体实际需求选择药材,如有乳糖不耐受或身体本身湿寒的,也不适合饮用牛奶。
近年来,只要带有“中医”字样的食物或饮品都能瞬间火起来,比如今年以来先后登上热搜的中医馆药膳食堂、中医院“乌梅饮2.0版”、中医奶茶。
“这是一个好现象,有助于传播和分享中医文化,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李瑞认为,这是中医多年积累和网络传播的结果。
图片
“中医奶茶的流行不仅仅是一次潮流,更是传统中医文化与现代健康理念的结合。望大家通过中医能改变自己的体质,也能帮助到家里人、身边人。起码通过中医,你能有一个对健康的基础认识。”
过去,养生常被认为是中老年人的关注重点。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年轻人群也越来越重视养生。
中医奶茶能够迅速走红,也在于社交媒体的传播力和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的敏感度。
“其实现在90后、00后都很注意养生。”李瑞告诉记者,“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负担重,年轻人面临着高强度的挑战,促使他们更关注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各种措施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包括调整饮食习惯、进行适度的运动、选择天然食材、养生茶饮等等。”
其次,熬夜的人群比较多,“大家或者因为加班工作或者有睡前刷手机的习惯,所以熬夜的比较多,这样就导致出现阳气不足的一个表现,比如第二天的倦怠、乏力,整个人提不起精神。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中医养生来改善体质。”
近几年来,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夜门诊,也是因年轻人的养生需求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白天下班,夜晚便前往那里进行诊疗。
据记者了解,相比其他科室,夜门诊的中医康复科尤其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如今,除了门诊场合,养生的风刮进了茶饮届,以更生活化的方式融入到年轻人的世界中。
图片
最近,上海爆发两起Manner咖啡店内员工和顾客的冲突事件。
“冲突事件折射的正是年轻人当下面临的巨大压力和情绪调节问题。工作负荷、生活压力、长期熬夜等因素,导致很大一部分年轻人情绪易波动、脾气变暴躁。”
李瑞认为,在中医看来,肝主情志,情绪问题属于肝气郁结、肝火旺盛的表现,平时要给自己减轻压力,找到舒缓释放情绪的方法。
图片
她提醒,每个人体质不同,养生的方式也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到核心问题,通过适合自己的养生之道,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也能有效减少冲突和矛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