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重磅发声:汽车业需转型升级和优化重组,高质量发展是必须

全文2031字, 阅读约需6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将推动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和优化重组,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02发改委强调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配套能力,如长城的Hi4混动系统和比亚迪的混动专用架构。

03由于此,汽车行业的淘汰赛即将开启,新老势力都面临危险,只有真正沉下心来做产品的企业才能生存。

04同时,合资车企也将面临模式改变,国内外技术合作将更加灵活。

05最后,发改委呼吁各方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优质企业脱颖而出。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在整个汽车行业都在讨论该如何卷价格和卷价值时,国家层面终于发声了。
6月18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李超出席了相关的新闻发布会。明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与各方协同,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企业优化重组,进一步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配套能力,加强国际合作,实现整个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消息传出后,整个汽车板块震荡走高,东风集团、赛力斯、长安汽车、力帆科技等多家企业股票大涨。
图片
发改委的发言透露了什么倾向?我们汽车产业的发展将何去何从?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高质量发展是红线
提起汽车行业,最近最大的主题应该是“卷”。国产车、合资车全部下场,B级家轿做到了998,合资紧凑型SUV也下探到了10万以下。
价格确实是下来了,也不免让人有些担心,质量会不会同步退坡。因此本次新闻发布会发改委重点提到的点,就是提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配套能力。
图片
比如嫌弃传统的四驱结构复杂、价格高,又不够节能,就可以像长城一样推出一套Hi4混动系统,双电机的结构就能实现电四驱,而且足够节能,价格也在可承受的范围内。
想要油耗更低,就要提升发动机效率,像比亚迪通过提升压缩比、采用深度阿特金森燃烧系统以及低摩擦气道喷射技术,最终实现了46.06%的热效率。混动专用架构的引入,也让整车结构更加简洁,实现了空间利用最大化。
甚至是不那么起眼的零跑,推出的“四叶草”架构,让控制器数量从42个减少至28个,线束减少了300多米。甚至芯片也能“省着点”花,高通骁龙8295可以实现智驾和智能座舱算力的共享,既能实现APA等级的L2级智驾,也可以完成环视、功放、疲劳监测等功能。
这些都实打实降低了成本,而不是像很多企业认为的一样,降成本就只能是减配。
图片
再就是配套产业链的建设,在过去都是车企不太关注的点,很多人信奉,“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结果一次产业变革,一次“卡脖子”,就彻底老实了。不是每家车企都得什么都造,毕竟能够全栈自研的企业也不多,但对于供应链的控制能力一定要提高。
现在合资车企转型慢,很大程度就是被供应链给拖累了。比如设计上要尽量简化,这样的提案很容易被内部否决,因为牵涉到太多群体的利益了。结果产出来的新能源车,无比复杂又不契合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价格还高,自然没有市场。
这次发改委下场,就再度提出了建设健康产业链的重要性。如果部分企业为了竞争不择手段,违背了高质量发展的初衷,这样的企业很可能会率先出局。
(2)淘汰赛开启,新老势力都危险?
发改委这次重点提到,要推动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企业的优化重组,这几乎已经盖棺论定,汽车行业的大逃杀要开始了。这也是之前已经预料到的,能够进入下一轮的企业不会太多,除了传统的头部车企外,新势力能进入下一轮的或许并不会太多。
除了在市场层面胜出外,更重要的可能就是企业自身的buff加成了,就是你这么多年的积累,对于这个行业究竟有多大的意义。
图片
先说我们耳熟能详的“蔚小理”三家,理想毫无疑问是经营状态最好的,今年1-5月销量达到14.12万辆,单月平均销量接近3万辆。
但理想有个问题,那就是它的被替代性极高,在技术上并无太多的亮点。而且理想已经从L9出到了L6,单车售价一路下滑,并且在其他领域比如纯电赛道或者轿车赛道,也看不到出圈的希望。一旦理想的销量撑不住,那它的崩溃可能也会来得非常快。而没有销量支撑的理想,价格可能并不算高。
蔚来则与理想恰好相反,1-5月销量66,217辆,不到理想的一半,但蔚来本身的资产可能更多。首先是主打高端,单车均价超过40万,而且是只做纯电车。另外一个就是换电布局了,作为这条技术路线的代表性企业,蔚来几乎不大可能被放弃,因为这属于优质资产。更何况蔚来的销量提升还比较快,5月销量超过2万台,市场层面鹿死谁手也未可知。
至于小鹏,价格上不去,销量也上不去。曾经引以为傲的智能驾驶,如今也被华为甩在了身后,处境是相对危险的。
图片
二三线的新势力数量更多,小米凭借出色的整合能力应该会占有一席之地,像深蓝极氪、腾势这样的“伪新势力”就更不用说了,最差的情况估计就是被主品牌“收回去”,何况这几家的销量如今都不错,已经自成体系。
问界作为第一个智选品牌,吃尽了红利,如今超级工厂已经建成,高端市场也站稳了脚跟,问界M9甚至成为50万级销冠,大概率会一路长红。但其他几个“界”恐怕就没有那么好运了,能够分到的资源有多少,或者本身后续往哪个方向走,是要打上问号的。
其余几家,深谙卷成本之道,早早放弃了入门代步车,并且已经成功上市的零跑,大概率是能上岸的。曾经新势力销量前列的哪吒,不论定位还是销量,已经没有亮点,恐怕危险。
图片
合资作为已经被证明可行的模式,并不会消失,但大概率会改变模式。国家已经放开了50:50的股比限制,各大合资公司完全可以“按劳分配”。比如宝马将合资公司的股份提升到了75%,腾势的比亚迪占股达到90%,刚刚奇瑞与捷豹路虎达成一致,将推出全新的“Freelander神行者”品牌,采用奇瑞的技术架构。
合资不仅仅只能是国外出技术,国内做制造,同样也能倒过来。比如去欧美建厂,国内车企出技术,甚至也许这会成为常态。
总之,一切都变了,但都有机会。
(3)功夫拍案
前几天看到了一个采访,段永平提到了20多年前的“VCD争霸”,表示想赚快钱的几家企业都消失了,步步高却活了下来。当然,现在的步步高早就不做VCD了,而是在做学习机、词典笔之类的,还衍生出了小天才电话手表,OPPO、VIVO手机品牌等等。
相信汽车企业也是一样,真正沉下心来做产品的企业,消费者会记得,也永远不会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