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提最新要求,吴清、华春莹、胡明朗等56人,集体宣誓

撰文丨余晖
6月21日,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总理李强监誓。国务院任命的40个部门和单位的56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
图片
2015年7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
2016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明确规定了参加宣誓人员的范围、宣誓形式和程序等。
本届国务院已至少举行了三次宪法宣誓仪式,时间间隔为半年左右。
2023年6月15日,国务院任命的55个部门和单位的81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
2023年12月8日,国务院任命的52个部门和单位的73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
央视披露了现场画面:
图片
图片
在过去半年内,国务院任免多位国家工作人员,包括:
任命华春莹(女)为外交部副部长(5月27日);任命赵志远为外交部部长助理(5月9日);任命刘忠义、胡彬郴为公安部部长助理(4月11日);任命陈晓东为外交部副部长(3月14日);任命胡明朗为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张政为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2月23日);任命吴清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2月7日)等。
6月21日下午3时,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吴政隆宣布宪法宣誓仪式开始。
全体起立,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随后,领誓人手抚宪法、领诵誓词,其他宣誓人列队站立、跟诵誓词。
央视画面显示,领誓人是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
吴清曾长期在上海市任职,担任过上海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今年2月任中国证监会主席。
图片
宣誓后,国务院总理李强作了讲话。
李强强调,铮铮誓言,要铭记于心,更要见之于行。践行向宪法作出的誓言,最根本的是要忠诚于党。
“忠诚于党”“严于律己、廉洁自律”等,是每次宪法宣誓仪式上,总理都会强调的重点内容。
在这次的仪式现场,李强强调,要更加严于律己,始终绷紧廉洁从政这根弦,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扑下身子干实事、求实效。
李强还分析了目前的形势——
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都非同寻常,这对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作风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与之前两次宪法宣誓仪式现场的总理讲话相比,此次讲话多次提到了“更”——要有更强的责任心、要有更强的执行力、要有更强的全局观。
一是要有更强的责任心,夙夜在公、奋发进取,勇挑重任、担当作为,全力以赴完成好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等各项任务,遇到矛盾不回避,碰到问题敢直面,关键时刻顶得上、扛得起、靠得住。
二是要有更强的执行力,持续提升履职尽责能力,紧盯所在领域前沿动向,与时俱进推动知识更新、观念更新、本领更新。持续增强开拓创新意识,勇于打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大胆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不断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三是要有更强的全局观,摒弃各种本位思想,多从国家发展全局出发思考问题、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汇聚起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
资料 | 新华社 人民网 中国政府网等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归政知新媒体独家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