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不褪色!青岛理工大学退伍大学生为青岛地标建筑穿上“防护服”

通讯员 张楷 王俊富 邵先锋
“青岛理工大学这群大学生专业素养扎实,吃苦耐劳又有担当,他们利用专业知识为青岛地标性建筑钟表楼设计了修复方案,并且免费对建筑进行了修复加固,让钟表楼焕发新颜,充分体现了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青岛栈桥景区负责人翟涛说,“经过多年的海洋环境侵蚀,钟表楼正面临着日渐风化、损坏的威胁,修复前内部结构已是满目疮痍,部分设施老化,已经无法更好满足服务游客的需求。”
图片
近日,由青岛理工大学退役士兵、土木研2302班张楷领衔的海梦砼护志愿服务队,利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对青岛地标建筑钟表楼内部结构进行考察修复工作。他们利用所学混凝土专业知识,采用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新型施工技术,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大幅缩短修复周期,为钟表楼穿上一层新型防护服。相较于普通混凝土,超高性能混凝土的使用周期更长,维修费用更少,是一种更经济的混凝土材料。
图片
“青岛栈桥钟表楼位于中山路社区,我在学校开展的大学生进社区实践活动中得知钟表楼需要修复加固,正好我所学的专业可以派上用场,我带领团队对建筑进行了现状勘察,包括调查建筑本身的残损情况,绘制测绘图纸,评估建筑安全现状,提出维修保护方案。考虑到钟表楼所处海洋环境氯离子侵蚀较为严重,我们采用紧密堆积理论设计和制备了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更加密实;考虑到修复区域多为天花板,为节省人力物力,我们采用了喷射超高性能混凝土对建筑物损伤处进行修复,减少了碳排放,其优异的耐久性也将大幅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从而进一步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负荷。”谈起他的专业张楷满眼放光,“为人民服务一直是我遵循的宗旨,两年的军旅生涯造就了我坚韧不拔的意志,军队的严格管理使我真正意识到了时间的宝贵,读书的重要性。成为研究生之后,更需要应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图片
“张楷他们做了大量扎实的前期调研工作,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个多月,对于科学制定修缮方案至关重要。就像看病一样,在确定诊疗方案前,需要做细致的检查,找到病根,才能开对药方,精准施策。”团队指导老师王鑫鹏博士说,“学生设计的超高性能混凝土与原有的混凝土结构具有很好的粘结性,并且不发生开裂现象,在保证材料性能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恢复建筑原貌,保留那些岛城文化记忆,助力青岛旅游品质、文旅品质提档升级”。
图片
用科技凝聚力量,赋能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团委还将继续深入实施大学生社区实践双百计划。与共建的全市16个结对社区规范建设志愿服务组织,发掘和培育有需求、有专业、有实效的品牌志愿服务项目,重点围绕垃圾分类、环境保护、助老助残助弱、城市微更新等领域培育品牌,构建“能力建设、资源链接、宣传推广”相结合的志愿服务组织培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