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纪念邮戳、行李寄存、影院摇铃仪式……上海电影之城的“打开方式”

为期 10 天的第 26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6 月 14 日开幕以来,海内外的影迷纷纷赶赴申城, 沉浸式感受电影之美、城市之美。今年电影节不仅首映影片占比再创新高,461 部影片总计 放映约 1624 场,47 家展映影院遍布全市 16 个 区。为呼应影迷需求,还专门提供了加场、行李 寄存、餐饮及文创产品售卖等服务。
图片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组亮相金爵盛典红毯仪式。
图片
买到心仪的电影票和纪念册比什么都开心。
图片
在上海影城结伴来看电影的人们自拍留影。
图片
在上海影城开设的光影生活节市集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
图片
在上海影城,一名女士手捧鲜花,一场观影见面会后她将要把鲜花送给她心仪的演员。
图片
在上海影城开设的光影生活节市集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
图片
影迷在上海影城二楼欣赏《光影》上海影城周年展。
图片
影迷在上海影城二楼欣赏《光影》上海影城周年展。
图片
在上海影城,一名工作人员在为影迷解答疑问。
图片
观影结束后影迷有序走出上海影城。
“电影之城”是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题 。在上海“ 商旅文体展 ”加速融合的背景下 , 电影节的“打开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在上海影城门口,一大批集邮爱好者为盖上邮政部门准备的带有“上海国际电影节”字样的邮资机戳排起了长队;美琪大戏院在每场电影正式放映前 45 分钟开始发放的独家限量纪念票根,影迷愿意花费半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排队领取精心设计的透卡,也留下了关于电影节的美好回忆。
“参加电影节的人似乎有一种默契,坐在地铁车厢里,听到旁边两位乘客在聊电影节,我突然感觉她们可能和我要去看同一场电影,后来果然如此。”6月14日一早,影迷章影直奔天山电影院—宛平剧院影城观看《东方快车谋杀案》,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在那里,她还第一次加入了影迷群。
图片
在上海影城,影迷在索尼哥伦比亚百年影业造梦庆典装置前参观。
图片
在大光明电影院影迷留影。
图片
中国动画界“顶流”IP闪现上海影城。
图片
孙悟空、葫芦娃兄弟、黑猫警长、哪吒等20多位中国动画界“顶流”IP闪现上海影城。
除了看电影、买文创产品、收藏海报,在展 映影院附近喝杯咖啡、邂逅影人,走访不同的 影视取景点 、打卡地 ,也是影迷参与电影节 、爱上电影节的方式。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展映见面会上,上海影城的千人大厅座无虚席,王佳俊、朱洁静等主创人员与现场观众真诚交流,自发穿旗袍来的观众也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图片
在天山电影院设有专门的行李寄存处为影迷提供便捷的行李寄存服务。
图片
在天山电影院一楼大厅,影迷在挑选电影相关书籍。
图片
在大光明电影院,一位工作人员为影迷发放塑料袋装雨伞。
图片
影迷在大光明电影院拍摄电影文创。
图片
在大光明电影院,影迷在电影节海报前合影。
图片
在大光明电影院二楼上影节排片影片海报展吸引影迷目光。
图片
在大光明电影院影迷购买上影节文创产品。
6月20日12时55分,美琪大戏院礼宾领班韩钰举着铃边摇边提醒:大家抓紧时间进场下一场电影还有 5 分钟就要开始了。这是电影放映的专属仪式感。在摇铃声中进场观影,深受年轻人的追捧。韩钰认为,影院摇铃这个传统正萌发着新生。
图片
在大光明电影院一位影迷手持电影票拍照。
图片
在大光明电影院一位影迷手持电影票拍照。
图片
影迷在大光明电影上影节专用取票机前排队取票。
图片
上海影城电影艺术中心也全新亮相。
图片
位于新华路淮海中路路口的上影节巨幅海报成为城市的一道风景线。
图片
在上海影城,影迷在查看电影节排片表。
图片
在上海影城,手持电影票和行李箱的影迷前来观影。
图片
在上海影城,影迷排队加盖上影节纪念章。
图片
在上海影城,影迷排队加盖上影节纪念章。本报记者 赖鑫琳 摄
图片
在上海影城,影迷排队加盖上影节纪念章。
图片
梅海星是上海电影节的老影迷,从第一届开始他一届也没落下。开票后梅海星迫不及待从家中赶到上海影城,在取票机上一口气取了10张票子。“票子都是女儿在线上帮我买的,我过来取一下,这次我主要锁定的都是金爵奖入围影片。”本届电影节梅海星购买了22场电影,其中10场是上海影城的排片。
图片
中外影人本届上影节电影市场对接供需。
遵守上影节的观影礼仪,也是影迷的共识。“鼓掌是 SIFF 的特色,不鼓掌的电影节是不 完整的 。”有影迷说 ,参与上海国际电影节 , 观众都会将时间完全交给电影“,电影院会等字 幕全部播放完再亮灯,每一位影迷也会安静地坐到字幕结束再离场,这是电影节的仪式感,也是大家对所有幕后电影工作者的尊重”。
 欣赏电影,尊重电影,上海就是这样一座“电影之城”。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