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万人进场咨询高考志愿填报,今天广州这个地标好火!

“嗓子哑了”“资料带少了”“分时段控制人流量这个措施很赞。”6月22日,“圆梦高考”2024广州高考咨询会在广报中心圆满落幕,多位参加的学校招生老师如此反馈。
据悉,近8个小时里,到场家庭超五千组、人数过万,四千册《圆梦高考—广报求学·2024年高考志愿填报一本通》纸质版也在中午时分派发完毕,面对面咨询、主题分享、公益指导填报等不同板块干货满满、针对性强,为即将开始的高考志愿填报明晰方向、增添底气。
图片
人气火爆:
学校紧急加送招生资料
早上不到9点,咨询会还未正式开始,现场就有许多考生和家长开始排队入场了。不一会儿,许多学校的展位前,就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考生和家长。
执信中学的吴同学和爸爸一起来参加咨询会,“我们在家长群里看到老师转的链接,就很感兴趣。”吴同学父子俩在中山大学的展位前详细了解有关招生信息,随后,又去西安交通大学的展位前询问了老师,最后他们来到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的展位前咨询有关信息。吴同学说:“很感谢你们举办的这次活动。之前我在校内参加过一些高校的宣讲,但今天来现场跟更多学校招生老师面对面沟通,收获很大,心里对志愿填报更有底了。”
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的陈同学和妈妈也一起来参加咨询会。“班主任在群里发了这个信息,我们刚好之前也没有参加过咨询会,就决定来体验一下。”陈同学的妈妈说,儿子想学工程类的专业,重点了解了省内外的一些知名高校。“现在资讯很发达,我们事先在网上也了解过一些信息。不过来咨询会现场跟老师面对面交流,还是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和启发。我们也添加了招生老师的微信,将来出分后,也会更有针对性地与老师联系咨询。”
图片
由于人气爆棚,不到中午,广州大学等一些高校带来的纸质资料竟然都被考生和家长“抢光”了。广州大学的老师告诉记者,他们之前没有预料到咨询会这么火爆,已经临时安排紧急加送资料了。到12时许,广州南方学院带的资料也所剩不多,当了解到下午1点之后还有接近一半的预约量时,老师也赶紧安排送资料来。
“这次活动很成功啊!”广州科技贸易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刘纳夸赞道。她今年3月来参加了广州日报举办的春季高招咨询会。“那次人气很火爆,没想到,这一次人气更旺!”
除了人气旺,许多学校老师对广报中心举办展会的场地和服务也赞不绝口。“地铁口配置接驳巴士很贴心,分时段控制人流量也很到位,交通方便,环境非常好!在这里吹着空调,舒服多了!”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本科招生广州市负责人吴老师说。
主题分享:
院校特色推介、志愿填报指导干货满满
本场咨询会特别设置“圆梦高考”志愿填报主题分享区,邀请升学政策专家、招生老师与业内人士为考生和家长分享志愿填报策略,助力考生科学填报志愿,顺利进入心仪大学。
挑专业、选大学,是高考志愿填报必须面对的问题。“大部分考生可能很难在两者之间兼得,但可以做到最优。”高考直通车高级顾问黄跃雄就院校和专业的选择为广大考生支招。他建议,考生可以从以学校实力、学科实力、学校特色等纬度选择合适的大学,专业选择方面则建议考生从自己的兴趣出发,立足长远。“冷热专业会转换的,而从兴趣出发的考生会比较自主,发展后劲会更足,尤其是计划进一步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考生。”
今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本科招生有不少亮眼之处。主题分享环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务部副部长邓丽君为考生和家长逐一揭秘学校2024年本科招生十大亮点及学校招生政策。“我们今年新设了9个双学士学位项目,这九个项目性价比非常高。”邓丽君介绍,报读该项目的学生入学在校的四年内可以修两个学位,毕业生达到相关要求后授予双学士学位。今年,广外在粤招生的院校专业组设置和去年相比整体变化不大。“考生和家长可以放心,大胆填报我校作为第一志愿。”
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越来越紧密的背景下,香港特区政府近期推出的“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以下简称VPAS)受到考生和家长广泛关注。香港职业训练局内地及国际事务处处长熊思晨介绍,内地学生在完成指定的职业训练局全日制高级文凭(两年制)课程后,可凭该学历在香港参加VPAS计划,寻找与其课程相关的工作或升读香港或者国际高校全日制学士学位课程。据了解,香港职业训练局目前在VPAS计划内有27个专业可供选择,覆盖五大行业,包括“航空、运输及物流”“创新及科技”“海事服务”“机电工程”以及“建筑、土木工程及建设环境”。满足入学条件的考生可凭成绩到香港职业训练局官网报名VPAS 计划相关专业。报名截止日期为7月7日,感兴趣的学生不要错过。
图片
这个高考季,迎来院士校长的广州南方学院颇受考生和家长青睐。广州南方学院招生与就业办公室主任刘浪英表示,今年4月,学校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汤涛教授担任校长。如今,学校的核心学术力量和师资力量都变得更加强大。据介绍,今年广州南方学院共面向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招生,其中广东省外共投放计划数750个,广东省内投放计划3700多个。学校今年新增翻译专业,共有45个本科招生专业。
今年广东高考本科录取形势有哪些新变化值得关注?广报高山学校校长邓飞文结合近几年广东夏季相关数据表示,总的来说,物理类本科录取名额增加,但录取率略微下降,而历史类本科录取名额减少,但录取率略升。邓飞文提醒,不同学科门类对选科的要求不同,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需要留意。
主题分享环节还特别邀请位于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东莞的广东科技学院来到现场。广东科技学院招生办副科长蔡伟健介绍,近年来,学校紧密围绕东莞地区重点产业优化学科专业体系,逐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同时以专业赋星、专业认证、专业集群建设为抓手,打造专业特色。值得关注的是,学校今年新增数字经济专业,还新设中外联合培养的工商管理、英语专业。 
招生亮点:多个院校扩招、新增专业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本科招生广州市负责人吴老师介绍,学校今年有较大幅度的扩招,预计在广东省的招生计划为120多人(最终须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数据为准),“鼓励对港科大(广州)感兴趣的考生大胆报考”。目前学校开设3个本科专业进行招生,包括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等专业。学生入学后前两年不分专业,先进行大类培养和通识教育,在大二结束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此外,学校以本硕连读和本博直读为主要模式对学生进行贯通式培养。
广州中医药大学今年招生3070人,在广东省拟招收2315人,较往年扩招200人,中医学、针灸推拿学等医学类专业增加招生计划。长学制、医学类、医药类等相关专业集中在同一专业组,更有利于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进行报考。
图片
佛山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总计划数为5040人(含预留计划),其中广东省招生计划数为4388人,外省招生计划数为602人,另有预留计划50人。招生总计划数较去年增长13.56%,各类优势专业大幅扩招,其中医学类扩招比例超230%、工学类扩招比例超110%。
肇庆医学院今年新增了本科批次招生,首批招生专业是护理学和药学,同时专科招生计划增加了1503人。还新增了选考科目要求,同时根据选考科目等条件不同,本科设置1个专业组,专科设置5个专业组。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新增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康复治疗、中药学、网络与新媒体、电子商务、工程造价6个本科专业,过本科控制线考生即可大胆报,建议按实际情况选择专业服从调剂,以免出现“退档”情况。 
热点问答:
实用解答话你知
记者在现场收集、梳理了家长、考生关心的问题,邀请多位学校招办老师及资深志愿填报指导老师鹏鹏、虹虹进行解答。
问:志愿填报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答:在成绩公布前,大家可以先大致预估出自己的成绩,在估分时可以留出上下10分的浮动。接下来就是大面积搜集近三年的数据,做分析,预测今年分数的大致走向。还一定要对各重要事项的时间节点和查询渠道“心中有数”,关键时刻不掉链子,同时尽量全方位了解意向院校和专业,包括学校历史、地理位置、学科优势、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
在填报过程中,要选好第一志愿院校专业组,不管是哪个批次的第一志愿院校专业组,都十分重要;注意其他志愿院校专业组,在第一志愿院校专业组没有录取时,其他志愿院校专业组就非常重要了;积极慎重填好服从调剂栏,增加被录取的机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即家庭状况、自身情况、经济条件、不同地区院校录取分数的高低,对区域进行选择等。
问:各批次都要填报吗?
答:如果你的成绩优势不是非常明显,建议填报多个批次,增加被录取的机会。目前广东省的志愿批次共分三个批次,提前批批次,本科批批次,专科批批次。本科与专科这两个大的批次已是大家很熟悉的,其实提前批除了招本科,也招收少量专科专业,包括司法治安、航海轮机等专业,以及专科卫生专项计划、定向军士计划等,因此要重视提前批的报考机会,提前批批次的滑档不会影响后续正常普通本科批、专科批的录取,多一个选择的机会,或许可以用低分冲刺名校。
图片
问:志愿梯度如何掌握?
答:关键是合理使用“冲稳保”的策略,留意专业录取规则,尽量勾选“服从调剂”。首先做到“稳”“保”,其次才是冲。它们的比例如何,要根据个人风格来定,但要避免目标院校排位过于靠前而导致滑档。“冲”就是填写比自己排位稍高的院校专业组,“稳”就是填写与自己排位相当的院校专业组,“保”就是填写比自己排位稍低的院校专业组。最后,要确保冲的院校专业组里没有你绝对不能接受的。
问:新专业、新学校是否有“捡漏”的可能?
答:可以适当关注和尝试,因为第一年招生,没有以往数据可参考,其实就看报考热度了,大家就当“开盲盒”了,但如果是处于热门城市的学校,预计录取分数不低,但进入新专业、新学校也可能会面临不确定性,因为办学模式、实力还没有得到实践的检验。
问:今年许多学校在招生专业目录中明确提出了“物理+化学”的选科要求,这会产生哪些影响?
答:这的确是备受关注的一个变化,本科院校提这类要求的越来越多,但应届生不必太慌,因为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这更多是对后面考生的影响。要求“物理+化学”的专业多了,但考生也多了,水涨船高,而且不意味着历史类考生就没出路了,如果你本身是尖子生,那选历史,可以避开很多竞争对手,相当于另辟蹊径。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曾俊、林霞虹、王婧、谢泽楷、林欣潼、魏丽娜 、徐依励、李津 实习生 黄靖容、吴楷兵、项婧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张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