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比赛,为何落地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德阳观察 周玉琴
机器人跳舞、机器人探月、急速物流、智能产线……6月22日,德阳广汉市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上演了一场现实版“机器人总动员”。当天,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四川赛区选拔赛暨成渝地区第二届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在这里举行。来自全省31所高校,3000多名大学生参加本次比赛。参加省赛团队359支,1026名大学生线上、线下展开激烈角逐。
图片
四川赛区选拔赛线下竞赛现场
本次大赛共设创新赛、应用赛、竞技赛、挑战赛四个比赛主题,有机器人创新赛、人工智能创新赛、智能家电创新赛、机器人舞蹈仿人(单人/多人)赛、机器人竞技 iLoboke 足球赛、全地形自适应机器人设计赛、复合机器人月球探索赛、四足急速物流赛和智能产线应用场景赛10条赛道。
机器人舞蹈赛围绕仿人机器人领域,开展仿人机器人复杂动作规划、通讯、控制等技术研究。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动手能力、编程能力。动听的音乐,优美的舞姿,赢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在复合机器人月球探索赛中,模拟出了智能探月场景,选手将复合机器人投放至“月球基地”,机器人需根据任务要求将矿产资源带回月球资源库。一个个比赛场景,体现出本次参赛选手的专业、协作、创意等综合能力。
图片
复合机器人月球探索
来自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王雪,参加了机器人创新赛道(线上)比赛,该赛项主要考察选手的机器人编程能力,并将系统应用程序搭载到无人机上。已经读研究生第二年的她所学习的是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她表示自己对民用航空领域的人工智能比较感兴趣,“希望今后在人工智能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本次大赛四川赛区选拔赛为何落地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据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民航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科研基地主任潘卫军介绍,中国民航飞行学院连续多年参加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并在多个赛项上获得奖项。“人工智能在民用航空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场景。”潘卫军说,低空经济是民用航空领域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他希望今后能将智慧飞行项目纳入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推动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服务低空经济发展。
图片
智能产线应用场景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作为全国最大的通用航空机构,是民航低空经济、飞行技术、机务维护、空运管理和航空公司运行等方面的科研主力。潘卫军表示,依托民航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重点实验室这一重要创新平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将积极开展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相关研究,力争在民航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领域取得一批关键理论与技术突破,培养一批行业高端人才,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形成特色鲜明的民航科研创新体系。
据了解,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CRAIC)起办于1999年,是一项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影响广泛的全国性机器人竞赛。其以引领机器人科技发展为主旨,坚持以大赛为平台,以赛项为抓手,对学生开展创新培养,涵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多个教育阶段。举办25年以来,大赛已为我国培养了大量“能动手”“敢创新”“善协作”的复合型人才,有力推动了我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