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挖掘中国优质企业实践案例!长三角商业创新案例论坛在沪举行

图片
长三角商业创新大会组委会联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商业知识发展与传播中心日前举办长三角商业创新案例论坛暨复旦管理案例课堂,进一步梳理企业如何在AI时代将数字技术与自身业务深度融合,实现更高效、更智能的技术创新与管理变革,促进长三角地区的商业创新和科技发展。
会议既聚焦传统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也关注数字科技公司与产业相融的探索思考,云南褚氏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褚一斌、上海声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一青从不同维度作主题演讲,并首次将复旦管理案例课堂融入论坛;上海合合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青山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副教授朱振梅共同围绕“从数据到智能:激活数据资产的多重价值”这一主题进行案例课堂活动。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已是当下的一项重要工作。传统产业在制造业中基数大、占比高,是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重点和难点。而农业产业的数据规模,远高于工业化生产。目前,国内种植企业都在面临与“时间赛跑”的数字化转型期,通过高度标准化、规模化以面对下一轮的市场竞争。
作为行业领头羊,褚氏农业自2019年开始,在标准化工作基础上积极且坚定地开始了“数字化农业”方面的布局。“我们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橙子,通过数字工业手段进行科学管理。”褚一斌表示,“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来培育改良作物,数字化生产将要迈向可感知、可定量、可计算、可调控和可预测的智慧生产管理阶段。”
作为行业内的隐形冠军,声通科技通过全渠道AI创新应用,打造客户服务闭环。“我们正在构建全渠道客户标签属性,”欧阳一青分享表示,“通过数据的管理、分析以及用户画像,我们精准地降低了用户投诉率,帮助客户达成了运营目标”。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帮助客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为客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从而赋能发展,这正是AI新时代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新常态。
面对数据价值发掘动力不强、应用场景知识复杂、数据价值实现难度大、数据建设成本高等痛点,企业怎样利用数据资源这一新型生产要素助力企业的发展,成为必答题。
合合信息深耕智能文字识别与商业大数据领域,采用智能识别、AI+大数据等新技术,赋能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从数据到智能的成长。陈青山介绍了相关创新实践案例,并针对“数据资产入表对企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数据资产化“等问题,结合自身实践一一做了解答和分享。
朱振梅则表示:合合信息数据资产入表的实践表明,数据建设投入资本化,可以在增加公司资产规模的同时改善财报;通过盘点数据资产和梳理数据加工链路,有助提升数据质量、数据资产周转率、数据团队工作效率;长期看,“入表”给了公司动力,加大数据业务的投入,有资源提升数据质量和竞争力,切实服务好“做出好数据,帮客户用好数据”的数据业务使命。
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秘书长兼常务副院长蒋斌表示,目前离数据资产规模化、批量化且可评估的目标,还有较长的一段路要走。商创院持续聚焦数字科创领域,多年来持续发掘像合合信息这样有条件有能力的优秀企业,希望汇集产学研力量,协同做研究,合力做事业,共同推动产业价值创造,赋能企业发展。
同日,“创新案例实验室“正式发布。“希望通过和复旦管院联合打造创新案例实验室,可以把身边的优秀样本找出来,将中国当前最好的创新实践的智慧汇集起来,打造教学案例、研究案例、实践案例,最终为中国式的范式教材做基础的积累和沉淀,”上海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知新工程执行总监段谟轶表示,“创新案例实验室将在案例研究、案例开发、案例传播、案例评选及案例导师培养等方面与企业和高校展开深入合作”。
为此,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案例库与长三角商业创新研究院创新案例实验室联合推出第一个年度创新案例征集活动——长三角AI与管理创新案例征集活动也在会上正式发布,期待更多的产学研携手,共促AI与管理创新。
作为长三角商业创新大会的重要组成论坛之一,长三角商业创新案例论坛已连续举办三届,深度聚焦长三角产业丰富的实践资源,进行创新案例的总结、提炼和开发,助力产业发展,助力培养人才、科研创新。
  作者:唐玮婕
文:唐玮婕图:采访对象提供编辑:商慧责任编辑:戎兵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