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直到方协文返场指责玫瑰,才知道方太初被养的有多好

玫瑰的故事》第31集玫瑰与傅家明才刚见过父母,没想到傅家明就因心脏病复发在弟弟的婚礼上晕倒了,原本高高兴兴的婚礼被搞砸了...
图片
玫瑰的女儿方太初因亲眼目睹了傅家明的“死亡”被吓坏了,好巧不巧晚上做噩梦吓哭时被电话里的方协文得知。
第二天便在电话里直接向玫瑰兴师问罪!好家伙,方协文还有返场戏,上来直接又是给玫瑰扎刀子,一句“你交男朋友是你的自由,但好歹你找一个身体健康的吧”不亚于杀人诛心...
图片
看方协文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责玫瑰的样子,对他好感全无了!
本以为方协文主动提出离婚是真的幡然醒悟了,原来只是权宜之计?
不是,方协文你有什么资格指责玫瑰呢?
孩子几岁了一次没照顾过,偶尔带一下打碎个鸡蛋就吼,动不动就把脾气发到小孩身上,结果离婚了假仁假义让女儿跟妈妈,却又要求玫瑰按时带女儿去上海见他。
图片
就是典型的管生不管养,完事还想要享受当爸爸的快乐,得亏玫瑰还说他是个好爸爸,其实就是不想影响女儿的成长环境。
看到方协文返场指责玫瑰的这一幕后,才知道方太初被玫瑰养的有多好。
方太初目睹了傅家明晕倒被送去医院后,她做噩梦被吓哭并非恐惧,而是因为她害怕失去傅家明这个朋友。
学会送别朋友这一点原本就是人类正常的情感表达,这还是傅家明教会的。
图片
傅家明不仅教会了玫瑰勇敢面对生离死别,也教会了方太初送别朋友。
在育儿这一块,傅家明绝对是方协文的老师。
从傅家明愿意以平等的姿态与方太初相处就可看得出他很会尊重小朋友。
这一点反倒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方协文做不到的,他只会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指责,而傅家明确做到了大人和小孩平等,没有大人觉得小孩幼稚不懂事的思维。
图片
这个观念上傅家明和黄亦玫是共同点,都视方太初为独立的个体,三人一起面对生死课题,真的太美好了。和小孩相处还看什么专家啊,这三个人完美示范啊!
幸好方太初是跟了玫瑰,才有了这么好的成长与学习环境。
直系上,玫瑰给了小初很好的教育,光是小初撒了牛奶那里就可以看出来。所有为人父母的都可以学习这段。玫瑰自己情绪稳定,坚持学习。
而且几段恋爱也都不是无缝衔接,都是出于真心的喜欢,第三段玫瑰也是经过对傅家明的亲子考验后才决定在一起的。
图片
他们仨一起,能为方太初提供很好的艺术创作与学习氛围。家明与太初做朋友,和太初一起创作了一首给兔子写的歌,邀请太初上台表演,把太初当做一个朋友,并且问太初可不可以当玫瑰的男朋友...
两人给了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与情绪价值。
反观方协文,他能为方太初提供什么?眼里除了工作就是工作,连起码的陪伴他都给不了。
图片
情绪易怒暴躁,根本给不了方太初一个好的情绪环境,离婚后的方协文很快就跟仰慕并对他一见钟情的肖小雨好上了,这种见钱眼开的后妈能对方太初好?
祖辈上,玫瑰有开明素养极高的爸妈与哥哥,为方太初提供了很好的家庭成长环境。
反观方协文那个重男轻女一肚子坏水的母亲,能教会孙女什么?耍心眼还是打麻将,素养低不说人品也极差。
图片
所以,我不能理解说玫瑰随便,容易爱上人,不带孩子顾着谈恋爱的种种言论。
玫瑰是追求自由与浪漫,但从未丢失一个母亲的责任,追求自我与爱情,与做一个好妈妈并不冲突。
《玫瑰的故事》更多的是告诉女性要随着自己的心追求所爱,追求情投意合,追求灵魂上的共鸣,找值得的人,做热爱的事,而不是沉溺于生活无情的琐碎中,按照世俗对女性养儿育女的教化而活着。
【注:图片来源网络】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