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归来(2):版筑絮语

良渚归来(2):版筑絮语

所谓絮语,在于有关版筑的技术文章较多,我这里所谈,是一些自言自语的疑惑,当然,也有思考的答案。

您见过版筑吗?冷话题也!

脑子里有印象,龙山时期黄河流域采用版筑技术修筑城墙,而其它地域采用的是不同方法,这与我在良渚博物院所看到的展示资料有相异之处,于是就有了疑问。

图片

先看《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版筑”的解释:

版筑,筑土墙用的夹板和杵(筑土墙时,夹板中填入泥土,用杵夯实)。泛指土木营造的事情,也作板筑。

《词典》的解释可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解释偏向于单字的拆解,解释的是造墙的“用具”(夹板)与“工具”(杵),其实容易让人误解,括号中的解释才算到位;第二层意思,说明了是泛指,是一种延拓性的解释。个人以为,对于词的解释,首先要明确其“狭义”,“狭义”更接近其本质,然后才好对其意义进行扩展。

小时候在农村,版筑还是鲜活的存在,我熟悉版筑,觉得可以这样解释:版筑是以板材立模,在模板中间填土夯实(捣实)的一种造墙技术。

清华大学水利系系歌《水利建设者之歌》原来的歌词中有这样的话:“住着帐篷和土房,冒着山野的风霜……”在上世纪5060年代,国家条件有限,水利、石油、矿山从业人员,住土墙搭牛毛毡的房子还常见,这种房子谓之“干打垒”,其土墙多为版筑。上世纪60年代大庆油田建造“干打垒”时用的工具,现存在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是国家一级文物。有名的《干打垒之歌》,就是石油工人创业的印记。

版筑技术在我国的历史很长久。“水灌晋阳”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其记载中有这样的话:“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这里,版为长度单位,“高二尺为一版。”[1]做个合理的推测:一版大体可视为一块木板的宽度。再进一步延拓:当年的晋阳城,其城墙当是用版筑的方法修建。当然,这里是推测,推测的基础,不惟是“城不浸者三版”,更在于此项技术早已成熟。早在夏商,版筑技术已经发展得规范,城垣构筑及战国时代的长城修建多用之[2]。题外话,“水灌晋阳”是春秋末年的一场水战,结果导致三家分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战国时代。司马光《资治通鉴》之记载,开始即是三家分晋。“水灌晋阳”留下了流淌两千多年的智伯渠,智伯渠于上世纪90年代填平。

和版筑关系大的一个历史人物叫傅说。傅说为商朝中兴贤相,传说傅说发明了版筑技术[3]。《史记﹒殷本纪》中对傅说有记述。《孟子﹒告子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是说出身低下的傅说,于劳作之中被起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三辑)中有《傅说之命》三篇,进一步丰富了傅说的形象事迹[4]。傅说是山西平陆人,平陆山高坡陡,傅说所营建的版筑,极可能同山涧修筑具有防洪功能的土堤有关[5],人临涧而住,比如可以住窑洞,有用水的方便性,但同时要避水患。西汉贾让说“堤防之作,近起战国”,那是针对于黄河,将视野由黄河下游转移到中游山涧,则堤防的历史就再回溯千年之上。 

再看《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中重要的论述:“大约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文化统属于龙山时期。”在这一时期“构筑城墙,黄河流域黄土地带采用夯土板(版)筑技术,在长江流域为堆筑夯拍,在河套地区为石块砌筑”。[6]

这是权威的论述,没有什么不妥,是依据当时的考古发现。

那是否意味着同期、或更早的时期,南方没有夯土版筑技术呢?

似不能这样理解,上述引文的叙述并没有排他性,推测是当时的考古资料中未发现南方采用版筑技术而已。考古学的巨大吸引力,就在于其在不断揭示着我们原本不知道的东西。尽管如此,我还是因为在良渚看到版筑的资料而兴奋,认为是新发现。

且看良渚博物院的展板资料:

图片
(展板资料,摄于良渚博物院)
图片
(展板资料,摄于良渚博物院)

良渚博物院的展板资料清楚显示: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即距今53004300年之间,在环太湖流域的营建工程中,堆筑技术与版筑技术并存。

图片
(土层剖面,摄于良渚博物院)

良渚莫角山台地的营建,工程量大,边沿用版筑技术(因夯实而用人工多),中间部分采用堆筑技术(多依靠建筑材料的自然固结,省人工),实际上是优化了的施工方法。

这里的良渚版筑技术,显然早于龙山时期黄河流域构筑城墙的版筑技术,即南方地区早就有版筑技术了。

那么,与良渚同期,中原地区是否存在版筑技术呢?

1995年,郑州西山发现了黄河流域年代最早的史前城址,为仰韶文化晚期的城址,城址延用时间距今5300~4800年。“城墙采用版筑法夯筑而成。”[7]

几乎与良渚同期,共同散发出城市之光。城市为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之一。

那么,同为版筑技术,谁学习谁呢?

作为一项营建技术,既可能独创,也可能是相互学习的结果,因为人群在不断地迁徙与融合。

历史地理学者唐晓峰先生在其著作《华夏文明地理新谈》中引用了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的一幅原始文化分布图,时期属于“文明曙光初现的时候”,并认为,在文明初创的意义来讲,这些地区都做出了贡献[8]

图片
(原始文化分布图,源于唐晓峰)

我以为,文明之进步,如同流域之汇流,由滴水而溪流,由溪流而江河,灿烂的中华文明,源于历史长河中中华大地不同地域的共同贡献,良渚遗址之发现即为实证。(马吉明,图片源自网络)

参考文献:
[1][宋]司马光 编着,[元]胡三省 音注,资治通鉴 > 卷第一,中华书局,195606
[2] 任会斌:《战国长城的版筑技术——兼谈版筑的起源与发展》,《南方文物》2016年第4期,第169-172页。
[3]平陆县志编纂委员会:《平陆县志》,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2年,第14页。
[4] 任会斌:《战国长城的版筑技术——兼谈版筑的起源与发展》,《南方文物》2016年第4期,第169-172页。
[5]王志超:《殷商“中兴名相”傅说》,《运城学院学报》1993年第3期,第29-31页。  
[6]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 新石器时代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792页。
[7]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考古学·新石器时代卷 (Kindle 位置 6112-6119).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Kindle 版本.
[8]唐晓峰,《华夏文明地理新谈》,见蔡蕃; 童书业; 万国鼎; 单士元; 方汉奇; 等。 新编历史-文明史话系列,北京出版社。 Kindle版本, 1204~1206页。

图片

  • 三国故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