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复盘 | 土耳其败于“自杀式攻击”战术,葡萄牙占便宜也留隐患

全文2936字, 阅读约需9分钟,帮您划重点如下

划重点

01葡萄牙在首轮小组赛中绝杀捷克,另一场格鲁吉亚和土耳其互捅,使得葡萄牙剩余两个对手实力不强。

02尽管葡萄牙在人员层面进行调整,但主教练罗伯特-马丁内斯的首发阵容变化不大,依然强调控制皮球和场面。

03然而,土耳其在比赛中高位逼抢,导致葡萄牙后场失误,佩佩在救球过程中受伤,为葡萄牙赢得进球。

04葡萄牙在下半场逐渐控制比赛,最终2-0战胜土耳其,C罗和佩佩在比赛中表现出色。

05尽管如此,葡萄牙在小组赛阶段仍需关注两头,避免过于依赖中间球员,以争取更好的结果。

由腾讯混元大模型提供技术支持

图片
首轮小组赛结束之后,葡萄牙应该偷着乐一会儿。
他们绝杀捷克的的同时,另一场的格鲁吉亚和土耳其打成了互捅,这说明葡萄牙剩余的两个对手实力和强度都不会很高。至少在小组赛阶段,佩佩和C罗的80岁组合同时登场不会让葡萄牙的出线变得有所悬念。
然而,对于主教练来说,这依然是个难题。
对阵捷克的三后卫体系在赛后遭到媒体和球迷的痛批,于是罗伯特-马丁内斯在这场比赛改变了用人,但主打的就是一个“改了,好像又没改”。
所以,你依然无法预判淘汰赛的罗伯特-马丁内斯。
图片
和首轮比赛相比,葡萄牙在人员层面上的调整只有一处,罗伯特-马丁内斯用后腰帕利尼亚替下了右翼卫达洛特,葡萄牙的阵型也从三后卫变成了四后卫。
但在自己所设计的内容生效之前,葡萄牙首先需要顶住土耳其在这个相当于半个主场的比赛的迅猛施压,开场不到1分钟,土耳其就用高位逼抢逼到了葡萄牙的门前:
图片
中前场六人全部压进30米区域,作为实力有限的弱队,一上来就展现这样的姿态,虽说不少见,但还是很令人惊讶。
从土耳其的角度来说,主教练蒙特拉之所以要设计这样的打法,十有八九是打算赌一下葡萄牙拿长球一点的能力,毕竟葡萄牙摆是摆出了两个前锋,但C罗和莱奥都并非正牌中锋,在低位时难说能帮助到球队。
话是这么说,但走到这一步,这意味着土耳其的逼抢效率需要足够高,需要让葡萄牙后场无法短传出球,只能选择长传,但就在这第一次逼抢,土耳其就让葡萄牙打出了反击:
图片
虽然战术看起来并没有生效的样子,但土耳其还是坚持了下去,无球时能逼抢,说明球队的活力已经拉满,这也就使得土耳其在有球时投入进攻的力度也很大。
所以在此后不到1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土耳其两次从右肋尝试进攻:
图片
图片
不管是直接从这一侧强攻,还是用转移球打出速度,土耳其都做得不错。
本场比赛,蒙特拉的用人也支持了这一点,他让更善于肋部作业的伊尔迪兹和居莱尔都从替补席打起,用更具有冲击力的球员来代替他们首发,这里明显存在着先手消耗,后手收割的安排。
只不过,他们的思路并不能彻底按住葡萄牙,这导致了战术的失败。
首先,土耳其即便拿到了球权,也没有高效形成进攻的能力,这种由传跑形成的失误,都会在葡萄牙的技术能力下直接变成反击:
图片
其次,土耳其在边路的进攻也并不能给葡萄牙带来足够的震慑和冲击,所以他们能打出次数:
图片
图片
但回过头来,葡萄牙也可以从这一路打回去,甚至门德斯都会上来帮忙:
图片
图片
这就点出了葡萄牙本场比赛的战术安排。
纸面上,今天的葡萄牙的确修改了他们的体系,从三后卫改成了四后卫,使用了帕利尼亚这名专职后腰,但在运行的过程中,他们和第一场的思路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因为在第12分钟这次后场运转中,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帕利尼亚落进后卫线的时候,坎塞洛会从右后卫的位置内收中路:
图片
这样一来,葡萄牙的后场便和上一场一样,还是三人站位,只不过由门德斯换成了帕利尼亚而已。
但在第一次推进尝试失败之后,葡萄牙在后场重新组织,维蒂尼亚落进后卫线拿球,你可以清晰地看到,当队友拿球的时候,帕利尼亚此时处于很茫然的状态,他并不清楚自己该到哪里去策应队友,所以三人一度聚堆:
图片
从这个角度来说,葡萄牙的体系有没有发生变化,完全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帕利尼亚这个角色。
如果你认为帕利尼亚是个中场球员,那么后场变成两个中卫,两个边后卫全上,那么葡萄牙就由上一场主要保护佩佩的体系,变成了主要支援C罗的体系。
所以你能看到,葡萄牙能够从两个方向送上传中,给进攻端送上源源不断的机会:
图片
图片
包括这种进攻的横向转移,这是上一场的葡萄牙没有做到的:
图片
然而,如果你认为帕利尼亚是个后场球员,主要职责还是保护后场,那么他和双后卫就组成了上一场的三人组,身前还是坎塞洛、维蒂尼亚、布鲁诺-费尔南德斯和贝尔纳多-席尔瓦在控制中场,为数不多的区别就是这一场葡萄牙将队形拉得很开,这体现于贝尔纳多-席尔瓦主要在右路接球,而上一场直上直下的达洛特变为这一场的门德斯,他为莱奥提供了更有效的支持,破门也是这一套路的体现:
图片
所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罗伯特-马丁内斯改了,好像又没改。
他修改了一些人员、站位和传跑线路,但其中的内核还是控制皮球、控制场面,看重的还是进攻,包括罗伯特-马丁内斯在评价上一场比赛时所说的那些数据。
那么,你危险的地方还是防守,就像上一场对阵捷克,让人第一脚射正便形成进球。
所以在葡萄牙收获进球之前,他们首先出现了一次危机,这次高位逼抢,布鲁诺-费尔南德斯、鲁本-迪亚斯在内的多人出现问题,这导致土耳其从左半扇打出来,佩佩身前的最后一道屏障维蒂尼亚因为腿短而失效,于是佩佩需要出来干活:
图片
土耳其的实力决定了这样的进攻,他们只能打出寥寥几次,这几次也很难累积出进球,但葡萄牙需要避免的恰恰是如此消耗佩佩。
41岁的老将每动一次都是对自己的消耗,而同时消耗的也是葡萄牙的下限,因为是先有了这次拦截,才有了后面的进球。
丢球之后,土耳其重新拔起强度,也重新开始了高位逼抢。
第28分钟,他们如愿逼出了葡萄牙的长球,也在高位拿下了一点,但转瞬间就丢掉了二点,直接被葡萄牙形成了反击:
图片
这次直接的进攻没有打成,但土耳其却送上了大礼:
图片
门将和后卫的失误,让土耳其直接陷入了两球落后的困境,这对他们的士气是巨大打击,但也足以让他们放下包袱。
有什么手段,就可以都使出来了。
于是,高位逼抢来了:
图片
中路强攻来了:
图片
最有效果的其实是来自左路的突破,坎塞洛根本防不住对手的操作,这让他所在的一侧直接落入了下风:
图片
图片
图片
实际上,上一场捷克队的进球就源自于坎塞洛在防守中的软弱,他的防守问题在英超、德甲和欧冠赛场也相当突出,但罗伯特-马丁内斯还是选用了他打右后卫,放弃了身板更结实的达洛特,那么教练想要的是什么,其实就很清晰了。
当然了,葡萄牙开始承受压力,你也难说这不是一件坏事,毕竟反击的空间就更大了,于是在上半场结束前,葡萄牙打出了一些进攻:
图片
但也付出了帕利尼亚黄牌的代价:
图片
从这个半场就可以看得出来,土耳其其实跟不上葡萄牙的强度,蒙特拉选用的战术也有些激进,哪怕有半个主场的氛围,这一点也不合时宜。
但比分如此,也就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了。
而在半场回来之后,这一场的罗伯特-马丁内斯出手很快,用内托和鲁本-内维斯换下了莱奥和帕利尼亚,不管原因为何,至少这个换人一打出来,支援进攻的思路就是明确的方向了,毕竟鲁本-内维斯可没有帕利尼亚的硬度和覆盖。
所以下半场回来,土耳其还是可以从左路形成突破:
图片
也能把葡萄牙阵线压扁之后,从外围形成远射:
图片
但葡萄牙也可以因势利导,通过贝尔纳多-席尔瓦和坎塞洛的右路配合,打出右路的进攻:
图片
也可以利用土耳其前压的防线,通过打身后的方式杀死比赛悬念:
图片
单刀不打送助攻,C罗的心态看来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会有益于葡萄牙的进攻效率提升,但在其他的比赛里,葡萄牙再想获得这么大的单刀机会,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是了。
此球一进,比赛悬念也就消失了,强度逐渐下降,球员开始放飞自我,葡萄牙依然有进攻端的表现:
图片
图片
但惊人的还是佩佩:
图片
不仅是这次带球上去,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次夺回球权之前,佩佩启动的时候,脚步已经有些沉重了,但下脚时依然伸得出去:
图片
老家伙们还是很强,他们踢到40岁固然给教练带来了在杯赛环境保持强度的难题,但后辈们确实达不到他们在这种一个球里的技术高度。
所以,C罗和佩佩依然会给罗伯特-马丁内斯带来幸福的烦恼,至于结果,今天赢了就很好,明天的事情就明天再说。
图片
还是那句话,上一场捷克的表现,格鲁吉亚和土耳其打成对攻的比赛,都说明了葡萄牙在这个小组里不会有太困难的技战术考验,C罗和佩佩,包括他们之间其他球员的使用问题,很难能影响葡萄牙出线的结果。
强队没有以前那么强了,弱队自然也会变得更弱,但这也会让强队教练难以发现自己的问题,就像这一场的罗伯特-马丁内斯,你可以说他顺应形势使用了帕利尼亚,但他也用了坎塞洛,还在半场换下了帕利尼亚和莱奥,这一切在指向什么?
不重视两头,而重视中间,重视所谓的球权、线路和数据,那么C罗、佩佩和罗伯特-马丁内斯的合作就很难收获足够好的结果。
那会是最令人遗憾的。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