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科技感、未来感和国际化 今年中山大学本科通知书来了

图片
南都讯 记者杨晓彤 孙小鹏 通讯员张洁 2024年是孙中山创立中山大学100周年。值此中大世纪华诞之际,中山大学2024年本科通知书以“世纪中大,山高水长”为主题,在录取通知书的设计中凸显科技感、未来感和国际化,结合中山大学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展现中山大学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办学实力和广阔未来。
据介绍,通知书礼盒名为“百年树人”礼盒。“百年树人”礼盒以世纪华诞中大红为整体色调,采用激凸烫红金工艺,更有立体感和艺术感染力,体现世纪华诞主题和中大精神。红色的盒身印有南校园中区大草坪、中大世纪华诞标识以及标志性的大榕树,共同体现了“百年树人、欣欣向荣”的寓意。
随着通知书向上抽拉,交替映入眼帘的是1924年中山大学最早的办学校址广州市文明路大钟楼,与2024年新生汇聚的广州校区南校园的代表建筑怀士堂,两个画面切换变化,展现中大百年风貌,寓意着中大走过的百年征程,从此迈向新的百年篇章。取出通知书的镂空灵感源自海棠式窗花。压印有“SUN YAT-SEN UNIVERSITY 100TH ANNIVERSARY”的字样。而展现大钟楼与怀士堂画面切换的镂空部分则呈现出圆形拱门造型。通知书取出后,支撑板底部则呈现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陈永正教授题写的中大世纪华诞主题“世纪中大,山高水长”的烫金字样。
图片
光影汇聚,洞见百年初心;济济一堂,共创辉煌未来。“世纪之门”徽章通体为金色,用数字“100”的形态汇聚光影。“1”的形象源自南校园中轴线上的孙中山先生铜像。
在“1”之后,第一个“0”的造型为富有历史感的拱门,灵感源自怀士堂大门。门中镶嵌的校徽石英片由物理学院师生和校友团队共同研制。董建文教授作为中大光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此次与校友黄健星博士一道,指导学生团队通过全息光学技术来呈现中大百年初心。第一个“0”中镶嵌的透射石英片刻有中大校徽,可以通过光源(如手机手电筒)投射孙中山先生亲手题写的中山大学校训的全息图案。
图片
第二个“0”的形象是充满未来感的旋转门和阶梯式设计,寓意学子济济一堂,共同跨入新的百年征程。方孔中镶嵌的是中大校友捐赠的制作芯片的原材料硅晶圆,含有对于各位新生的期望,如一枚硅晶圆,在中大的光刻和雕琢下,成为国之栋梁。
白云山高,珠江水长;吾校矗立,蔚为国光。18厘米长的“山高水长”镇纸搭配“世纪之门”徽章和山峦插片,寓意新生于18岁迈入世纪中大,在未来勇攀高峰,学以成人,也象征中山大学谱就百年华章,传承百年文脉,即将迈向新的百年征程。
通知书套有礼盒同色系“世纪光影”封套,封套上“录取通知书”五字是中山大学古文字学教授陈炜湛先生亲笔所书的篆体字,从2011年沿用至今,古朴的篆体彰显了孙中山先生手创的世纪名校所独具的历史沉淀与文化底蕴。打开录取通知书封套,内面左侧印有中山大学高松校长对各位新中大人的寄语,右侧印有中山大学的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出自《礼记·中庸》,是孙中山先生于1924年11月11日在广东大学举行成立典礼时亲笔题写。通知书内页插口整体形状为木棉花组合造型,代表传承红色基因,同时木棉花也是广州市的市花。录取通知书设计带有海棠式窗花边框与海棠式窗花底纹,背面印有怀士堂南面校训墙图案。
此外,礼盒内还有2024级本科新生留念校徽,寓意“入学新生将成为中大人,与我们共赴百年新征程”。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部分由通讯员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