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故事“走出去” 体育文化“零距离”

近半个世纪以来,徐家汇体育公园的“三件套”见证了上海城市的发展和变迁,承载了上海体育的辉煌和梦想,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在城市里萌芽和生长。
上海体育场、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馆的改建背后,有怎样的故事?6月21日,“品场馆故事 悟体育精神——万体火炬主题日”在上海体育场正式发布。
图片
冠军的摇篮
徐家汇体育公园的变迁史,也是城市体育的蝶变史。
上海体育场,先后见证了上海运动员刘翔在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男子 110 米栏决赛中勇夺冠军,上海申花、上海海港分别登上足协杯及中超联赛冠军领奖台等精彩时刻。上海体育馆,先后见证了上海体育馆建造过程的千辛万难和中国女排的强势崛起。上海游泳馆,曾举办过国际跳水邀请赛、国际游泳邀请赛,第一届东亚运动会等多项国内外顶级体育赛事,屡获包括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内的多位体坛名人的赞许,先后见证了吴敏霞、陈芋汐等奥运冠军的成长和丰收。
图片
图说:诸韵颖
活动现场,前女排国手诸韵颖、前跳水奥运冠军吴敏霞、现申花球员朱辰杰带来了“冠军”主题演讲,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与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馆和上海体育场的深厚渊源,传递着体育精神与文化的力量。从徐汇区走出来的诸韵颖感慨,自己“梦回万体”,现在,上海韵颖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徐家汇体育公园又新增了一处训练场,希望能传承女排精神,让更多的孩子热爱排球、热爱体育。
建设者的骄傲
1975年落成的上海体育馆,1983年拔地而起的上海游泳馆,1997年巍然而立的上海体育场,几十年来,人们对上海体育的时代印记浓缩于这片土地,“三件套”承载了一代人的体育记忆,牵起了中国体育的过去与将来。
作为上海体育“三件套”建设过程中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中国工程院魏敦山院士向在座各位娓娓道来一则则令人骄傲和自豪的故事。
图片
图说:魏敦山
谈到六边形建筑的上海游泳馆,魏敦山介绍,上海游泳馆同时承载了游泳和跳水两项功能,开创了当时的先河。这个自主设计建造的项目,解决了声学、冷空气冷凝水等一系列问题,被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称赞为世界一流。
图片
为进一步激活场馆在孕育城市体育文化方面的重要承载功能,久事体育中心公司以“体育精神引领和海派文化传承”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场馆体育历史底蕴,策划创办了“品场馆故事 悟体育精神——万体火炬主题日”,通过全面梳理上海体育场、上海体育馆、上海游泳馆 “上海体育三件套”的改建、运营历程,归纳提炼“团结拼搏、自强不息、勇立潮头”的体育精神内核,形成徐家汇体育公园各重要场馆精神谱系。
让市民走进来
为不断满足市民快速增长的体育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徐家汇体育公园顺应时代的潮流,于2020年对场馆进行了升级改造。建成后的徐家汇体育公园,体育赛事功能进一步凸显,区域环境品质和公共服务能级也显著提升,成为“体育氛围浓厚、赛事举办一流、群众体育活跃、绿化空间宜人”的市级公共体育活动聚集区。
图片
魏敦山作为设计总顾问,一次次实地回访,提供规划设计建议。魏老说:“不管自己亲自来,还是在电视里看比赛,每当看到这些体育场馆,我都感到非常亲切。徐家汇体育公园改建后,能让更多市民走进来运动,我非常高兴。”据了解,目前正在改造施工中的上海国际体操中心项目也由魏敦山主持设计。他认为,体育建筑设计要考虑人本主义,作为市场运作的场馆,既要满足运动员主体和体育比赛的需求,也要关注观众使用的体验感。“现在的体育场馆一般都是多功能使用,配套设施也要让市民有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
作为徐家汇体育公园运营管理单位,久事体育中心公司积极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公司党委“万体火炬”党建品牌为引领,精心打造的“万体火炬”主题日品牌,将全过程、全方位地展示上海乃至中国体育发展的重要回忆。(新民晚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