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雨云间》大结局:沈玉容这一生,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墨雨云间》大结局,沈玉容纵身从城墙上跳了下去,薛芳菲听到声音,迟疑了一下,没有回头。沈玉容这一页,在薛芳菲心中,终是翻了过去。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这个结局,没有让人感受到大仇得报的畅快感,反而有种怅然若失的失落感。
沈玉容这一生,出身贫贱,身负才华,多年努力,终换得功成名就,他本应携着年少时的抱负一展宏图,可他却走错了路,致使自己最终失去一切,命丧黄泉,还连累了母亲和妹妹。
图片
沈玉容的一生,本不该是这样的一生,可他就是硬生生把自己的人生路走成了这样,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出身。
一个人的才学、功名,跟后天的努力是脱不开干系的,但他的眼界、格局却在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出身。我想这也是当年薛怀远不愿意让薛芳菲嫁给沈玉容的原因之所在。
沈玉容的出身,就是他人生最大的bug。他出身贫苦,从小缺乏对家国天下这等情怀的熏陶和耳濡目染,他的母亲又是个贪慕虚荣、自私自利之人,这就注定了他对财富、对仕途的执念和狭隘认知。
图片
也就是说,当他的同龄人很多都在立志读书报国的时候,他心里想的最多的,依然是通过学有所成让母亲过上好日子,实现光宗耀祖。
他的出身,决定了他的层次。
当然,认知也不是不能通过后天改变的,但这需要自己具备相当强大稳健的内核力量。他需要靠自己的内核力量去挣脱原生家庭对他的影响,才能逐步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形成自己正确的三观体系。
图片
但很显然从剧情中我们发现,沈玉容做不到这一点。他自始至终都受母亲的影响极深,母亲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让他讨好婉宁长公主,他虽然心有不满,但照做了,母亲和妹妹设计陷害他的妻子,他也默认了。
哪怕最后到了孤注一掷的时刻,他首先想着的,也是先把母亲和妹妹送到老家。他一辈子都活在母亲的阴影和束缚下,所以他一辈子,也活不出真正的自己。
所以说沈玉容的出身,就为他的悲剧人生定下了基调,埋下了伏笔。他后面所有的遭遇,看似偶然,实则都是必然。
图片
际遇。
沈玉容这一生,原本有两次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
第一次,是他成了薛怀远的学生并娶了薛芳菲。薛怀远是一个有着大格局之人,沈玉容虽然出身层次比较低,眼界格局都没有那么宽广,但薛怀远一直在把他往大理想大抱负的方向引导。
沈玉容也的确是有才华的,薛怀远希望他这份才华能够真正用在为国为民上,对沈玉容也就格外关照。
图片
后来沈玉容和薛芳菲产生了感情,薛怀远虽然看好这个学生,但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可无奈薛芳菲就认定了沈玉容,薛怀远也只得尊重女儿的决定。
薛芳菲嫁给沈玉容后,一门心思助沈玉容求学、走上仕途,她不惜当掉了父亲留给她的玉佩,卖掉了父亲为她买的她最喜欢的琴。沈玉容也不负所望,高中状元。
这本是沈玉容最意气风发也最能够施展抱负的时刻,以他的才华和成绩,若一心一意走正途,假以时日,必定能够前途无量。可他却选择了委身婉宁公主,这个选择,足以让他的人生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图片
第二次,就是他对婉宁的态度。沈玉容选择了婉宁公主,他给自己找的借口是怕母亲和妹妹有危险,我们姑且相信认为这是真的。可是他跟婉宁公主在一起后,他的行为和态度,却是直接把自己送上了丧心病狂的毁灭之路。
婉宁公主是个可怜的人,她先前曾被送往代国为质,受尽凌辱,这也导致了她的心理有些扭曲,她终其一生所渴望的,不过就是有个真心待她爱她之人。
图片
倘若沈玉容以真心待婉宁,再慢慢以正确的三观对她进行引导,婉宁未必不会为他改变。可沈玉容虽选择了婉宁,却无半点儿真心可言,他只是把婉宁当成一颗棋子,甚至对她充满了鄙夷和厌恶。
所以沈玉容不仅没能成为治愈婉宁的良人,反而导致了婉宁的更加扭曲。而他自己,也利用婉宁一步步走向更深的罪恶之渊。
这两次本可以改变人生的际遇,都被他白白辜负了。
图片
结局。
沈玉容原本对婉宁就没有情,再加上之前在婉宁的逼迫下他活埋了薛芳菲,他把这所有的罪孽都算到了婉宁头上。当他利用完了婉宁,他就开始筹谋着除掉她报仇了。
他先是撺掇成王用婉宁的死给自己制造一个出师之名,想借成王之手杀掉婉宁。只是成王对婉宁尚有那么点儿兄妹情意,不忍心害死自己的妹妹,沈玉容便又献上假死之计。
这个假死,也只是沈玉容拿来骗成王的。实际上他给婉宁喝下的是真的毒药,他就是打定了主意要婉宁死,事后再把这一切归咎到成王身上。
图片
沈玉容想着,等成王成功登基,也必定不会在意一个公主的命了,到时候他是辅佐成王登基的功臣,不仅拥有了高官厚禄,还能再次拥有薛芳菲。
这里你会发现,沈玉容这个人,真的就是一个极其不成熟的人,或者说,他根本没有一个健全的自我。他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学无所成的时候,想着有爱人相伴,考取一个功名,然后按部就班过日子也就行了。考中状元后,他又想着借助婉宁之手站稳朝堂。等站稳了朝堂,他又开始嫌弃婉宁,惦记起了薛芳菲。
图片
知道薛芳菲没死后,他又策划了一盘棋局,要除掉婉宁,再次跟薛芳菲在一起。他发现薛芳菲爱上了萧蘅,又动了除掉萧蘅的念头,所以他投靠了成王,想要一石三鸟,最终让自己走上了万劫不复之路。
到了最后,沈玉容都没有反思自己,反而对薛芳菲说,如果当初他没有考中状元,就不会是现在这个结局。他把自己后来的境遇,都怪罪到考中状元了,却没有想过,他前半生的贫苦是出身所致,从考中状元之后都是他自己的选择。
我们每个人,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出身。但是后天的道路上,有的人越走越宽,有的人,却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图片
我们不可否认,沈玉容这一生,一直没能挣脱原生家庭带给他的束缚,但这并不都是出身的错,而是他自己缺乏强大的内心,无法完成心理弑母,实现自我成长。
他看似走了很远,做了很多,实际上,他还一直停留在原地,一直是那个出身贫苦的、精神匮乏的小男孩。
当一个人无法实现后天的心理上的成长,又没有好的出身,他的结局,便注定了悲剧。
作者简介:相见相思,一个喜欢读书和写字的女子,专注于影视情感方向文章创作以及情感领域问题的分析和解答,希望我的文字能够伴你温暖前行。